第六编 工业交通邮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115
颗粒名称: 第六编 工业交通邮电
分类号: F427.42;F512.742;F632.742
页数: 40
页码: 247-286
摘要: 本文编记述了山丹县的工业、交通、邮电发展情况。
关键词: 工业 交通 邮电

内容

第一章 县属国营工业
  县境内有较丰富的煤炭、硅石、石膏、石灰石、耐火粘土、石英砂等矿产资源,金、银、铁、铜、大理石、水晶石等也有一定的储量。为山丹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明洪武年间,山丹手工业有陶瓷、采矿、面粉加工、榨油、制砖、制瓦各业。清代、民国虽有发展,但较缓慢,绝大部分手工业者为农民兼营,利用农闲,制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加工农、副、畜产品。1939年,全县有各类手工业者80多户,90多人,年产值为当时国民政府法币110万元。
  1943年,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在山丹创办培黎学校,并办了一些小型校办工厂,有制鞋、造纸、纺织、陶瓷以及煤炭开采等机械工业,为山丹地方工业的发展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1950年10月成立了工商联合会,组织和统管各行业的生产。1951年全国第一次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提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方针,激发了手工业者的积极性。1952年底全县手工业产值达26.81万元,占工农业总值的3.04%,比1949年22.98万元增长16.6%。1953年,贯彻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全县个体手工业者606户,1390人,除部分保留个体及转划农业外,其余组织了4社(缝纫社18户、铁木器生产社22户、公私合营印刷社1户、瓷器合作社91户),3组(鞋业合作小组11户、缝纫组3户、铁木器组4户),合营水磨4户,全部职工人数212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9.48万元。1958年,山丹、民乐两县合并,以“小土群”为主,全县共办起大小厂矿5419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67个(包括各学校勤工俭学工厂),完成工业总产值1054.87万元;社办工业共5352个,仅完成工业总产值1924.46万元。1962年底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严格划分工业企业与农副业生产的界限,将消耗大、成本高、没有销路而又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关、停、并、转”。到1964年只保留了农具修造、煤炭、陶瓷等18个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8个,集体所有制企业10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48.9万元。1970年,对全县工业布局进一步调整,一些企业停建下马,新建羊户沟煤矿、石湾子煤矿及磷肥厂、榨油厂。是年完成工业产值263.84万元。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各项经济政策,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1988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51个,其中国营企业12个,二轻企业6个,乡镇企业33个,工业总产值达2696.4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国营企业1741万元,乡镇企业800.3万元,二轻企业155.1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34.1%,比1978年增长19.72%,实现利润291.8万元。城乡私营联营工业及个体工业290个,产值约1566万元。
  第一节 采矿、冶炼
  一、煤炭开采
  山丹县煤炭开采较早,明清时农民利用农闲采煤。民国时期城关镇、新河、十里堡、陈户、马营窑坡等地农民土法开采,据1943年统计,原煤产量在6000吨左右,供人民生活和小手工业之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解决城乡人民生活用煤和酒泉钢铁厂所需焦煤,1953年起先后有西北地质局六二五煤田地质勘探队、西北煤田地质局一三三队对山丹煤田进行了勘查。一三三队在东水泉和柴胡沟之间33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普查,在10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搭钻精查,并对羊户沟煤田进行了普查,相继提出了精查和普查报告。甘肃煤田地质大队一四五队于1972年后对羊户沟煤田、花草滩煤田、长山子煤田先后进行了精查,县境内煤炭储量约为4亿吨。从50年代起,省、地建有山丹煤矿、东水泉煤矿,山丹军马场长山子煤矿。县属煤矿有:
  1、羊户沟煤矿
  羊户沟煤矿地处山丹县县城东南50公里焉支山(又名大黄山)北麓羊户沟煤田。北邻山丹县老军乡羊户沟村,东与永昌县接壤,距甘新公路4.5公里,地质结构为石炭统羊户沟群。煤田共分5个块段,自羊户沟块段始向东延伸分别为井湾块段、黑土泉块段、截大坂块段、骟马墩块段。
  羊户沟煤矿建于煤田西羊户沟块段。1970年11月,县人民政府筹建羊户沟煤矿,1971年请兰州煤矿设计院三队初步设计,可年产3万吨,总投资额为152万元,编员156人,服务年限11.3年。1976年省煤炭局投资99万元,地方财政投资2.2万元。通风、照明、提升均由土法改为机械,增置6160增压柴油发电机组2台。整修由矿区至甘新公路简易公路4.5公里。又在龙口斜井西侧500米处另建羊户沟斜井1口,东翼与龙口斜井贯通。是年,有职工140人。1979年由陈户崖头变电站架送10千伏电线路17公里,将手工攉煤改为17型溜子运输。同年由省煤炭局拨给技措资金29万元,在羊户沟斜井建成容量200立方米中央水仓1座,井下涌水得以解决。1981年羊户沟煤矿开始试行用工改革,招用农民轮换工和合同工,按吨煤价承包工资,成本下降,效益上升。1988年全矿有职工224人,完成原煤产量为2.9万吨,产值82.35万元,吨煤成本24.76元,年实现利润11.7万元。
  首都钢铁公司和兰州煤矿中心试验室化验,羊户沟煤矿原煤为焦肥煤T号,含硫2.4%,灰份17%,含矸率8%,发热量为7640焦耳/公斤,是理想的工业用煤,主要供应张掖、山丹、武威等地地方工业。
  2、西窑、新河煤矿
  西窑煤矿位于山丹煤矿北端,属山丹煤田。新河煤矿位于陈户乡新河村北约5公里。明、清时就有农民在王家湾土法采煤,时断时续,延续至今。1958年“大跃进”,为配合大炼钢铁,将西窑、新河二处小煤窑转为县属国营煤矿,土法生产。西窑煤矿因影响山丹煤矿四号风井的生产,于1961年停产。新河煤矿因井田资料不详,地质结构复杂等原因,1963年停产。
  二、其他矿体开采
  明时,老军瓷窑口、清泉碗窑沟瓷业工人在东水泉、前窑开采粘土,烧制陶瓷。大黄山羊虎沟、李桥石城门、范营红山等地有采银和淘挖砂金的历史,规模产量已无考。
  1、铁矿开采
  全县境内共有9个铁矿点,总储量为80.34万吨,主要分布在龙首山独峰顶、三岔口、大口子、红寺湖、清水井及峡口驿一带。60、70年代曾开采过,现有储量约70万吨。矿床成因为沉积型和热浪充填两类。矿石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含量一般在30%,最低28%,最高可达54%。
  民国34年(1945年)高恒山等联营民生铁厂,在县城内后北街土法炼铁,于红寺湖年采矿约千余吨,不久停办。
  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县成立钢铁指挥部,各公社抽调劳力3.5万多名,其中有1.3万多人,在龙首山独峰顶、三岔口、清水井和祁连山北麓酥油口、俄博岭矿点采矿,年采矿量6.86万吨,1960年底停采。
  2、青井子磷矿
  青井子磷矿位于县城北东60公里合黎山旋帽头顶青井子(原属山丹县地界。1950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1972年8月,自筹资金,建山丹县磷肥厂。抽调管理干部3人,正式职工11人,招用合同工30人,于1973年正式采矿投产。1977年由省石化厅投资85万元,新上浮选车间1座,全部为机械操作。1978年10月,完成全部投资额125.5万元。主要设备有26台(件)。修筑从二十里堡桥到青井子磷矿砂石简易公路50公里。年采矿量1.6万吨,选矿量4000吨,全部职工86人。浮选车间由于装机容量小,电源、水源不足,成本高,亏损严重,建成试车后即停产。磷矿终因品位达不到所定25.8%的指标,且矿带紊乱,于1979年停办。
  三、冶炼
  山丹冶炼历史较短。1958年,投资60万元,抽调劳动力1300人,成立山丹县铁厂,建8—28立方米的高炉9座,设计年产1.5万吨生铁。但由于生产条件差,设备落后,技术素质差,产品达不到设计要求,质次价高,严重亏损,1962年下马。1970年,投资70万元恢复生产,于1971年交张掖地区,后转产为山丹化工厂。
  此外,县农修厂于1985年兴建3000千伏安、年产2000吨硅铁的铁合金分厂。
  第二节 化工
  明、清时,老军乡峡口村民就利用当地碱土熬制火硝,加工黑色火药。1949年前仍有作坊3个,每坊有3—5人,月产火硝400—500公斤。火药主要供张掖、武威等地的花炮厂及附近山区的猎户,是峡口村民经济的主要补充。
  1958年,在县城南门外办起年产45吨土纸的机械化造纸厂,兴办年产15吨的炸药厂和炼油厂等国营化学工业。但均因原料不足,设备简陋,技术条件差等原因,1962年全部停办。
  一、山丹县磷肥厂
  县磷肥厂始建于1972年,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投资11万元,抽调职工90人,利用山丹县水电局打井队原址,安装了球磨机1台,破碎机1台和部分简易生产设备。1973年底基本建成投产,当年生产磷肥2000吨,工业总产值为2万元,实现利润260元。1976年扩建年产2000吨的硫酸车间,完成总投资额70多万元。磷肥生产实物量为1.1019万吨(标准量3072吨),产值61.74万元。硫酸产量低,成本高,于1979年停产。磷肥生产也因产品不合格(有效磷9.3%),1977年完成磷肥1.0676万吨(标准量248吨),产值仅10.45万元,1979年底已亏损8.38万元,停产整顿。1980年恢复生产后,由云南、四川购进矿石,吨矿石购进价为28元,含磷量为32%,当年完成产量4094吨,有效磷提高到11—14%,产值40.9万元,供山丹、民乐、军马场农业所需。由于原材料涨价,产品单一,成本高,效益低,企业仍有亏损,于1986年转产。
  二、山丹县龙首化工厂
  1985年,县磷肥厂利用县境内褐煤性能优越,储量丰富,腐植酸含量高的有利条件,由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转让泥浆处理剂——磺化酚腐植酸铬(PSC)生产的全部技术。由省经委列入1986年技改项目,设计能力为年产1000吨,产值140万元,总投资额105.5万元,1987年7月投料试车成功。次年12月,更名为山丹县龙首化工厂。1988年底,完成磷肥生产量1526吨。磺化酚腐植酸铬450吨,产品销往玉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产值154.2万元,实现利润9.81万元。形成固定资产185.6万元,现职工105人,主要设备69台(件)。设备装置稍加改造,还可生产腐植酸系列的其他产品。
  三、山丹县炭黑厂
  为利用焦化厂煤焦油资源的优势,1977年省经委批准由县财政拨给挖潜改造技措费99万元,在四川自贡炭黑研究所和温州有机化工厂的协助下,建成年产高耐磨炭黑1000吨的生产线。1980年试车投产,当年生产高耐磨炭黑100吨。1981年又生产中超炭黑131.58吨,2年完成产值38.3万元,上交利税3.32万元,形成固定资产174.9万元。由于老工艺生产线耗油高、成品率低,1987年由厂自行设计年产1500吨新工艺炭黑生产线。省科委列入“星火”计划项目,筹资70万元,建成利用圆筒状三段炭黑炉的新工艺生产线,热能回收利用,袋式除尘,使尾气含氧量达到尾气烧锅炉的要求。1988年建成投产试车成功,高耐磨、中超炭黑产品达GB3777—83国家标准,日产7—10吨,合格率98%。产品销往陕西、宁夏、新疆诸省,现有职工100人,主要设备22台(件)。
  第三节 机械制造
  民国时期,均为手工操作的个体作坊,有小型铁匠炉,翻砂炉及铜器、铝器、铁皮加工铺等和一些加工银铜首饰、装饰品的手工艺匠。大部工匠按农户需要流动做工,主要加工产品有畜力大车、犁铧、铁锨、切刀、火炉、铁锅、铜壶等,产品大都工艺简单,制做粗糙。
  山丹县农修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县供销社组织部分城乡铁木工36户,36人成立铁木器加工组。1954年4月扩建为铁木器生产合作社,自带工具折价入股2034元,仍以手工形式加工生产生活用具,年产量329万件,产值5.58万元。1958年转为国营山丹县农具厂,职工85人。山丹矿务局无偿支援B650牛头刨1台,C620、C615车床各1台,新购20千瓦电焊机1台,Z25台钻1台,产量当年完成16.07万件,产值16.5万元。1969年山丹县农具厂并入山丹县拖拉机站,厂址由城北迁往东门外,更名为山丹县农业机械修造厂。经过技术改造,70年代已有农机修造主要设备61台(件),有熟练技术工17人,基本形成了农机修造规模,转向机械制造和承修加工。产品有皮车、架子车排,倒槽轮收割机、玉米脱粒机、山地步犁、榨油机、轧花机、12千瓦、20千瓦、40千瓦发电机、铲运机、脱粒机、电动机、水轮机、五行播种机、轴承、链轨板、手扶拖拉机拖斗、打场磙子花键轴及S195发电机五种齿轮、工农11型手扶拖拉机底盘齿轮、主轴、井壁铸管等50多种。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改革,改善经营管理,调整原料不足,产销不对路的产品。1985年利用县境内的硅石、焦炭等资源优势,建成年产2000吨、3000千伏安的铁合金生产线,安装设备89台(件),敷设管道及输电线路1400米,总投资273万元,1986年投产。1988年底,农机修造厂形成全部固定资产392万元,设备130台(件),产品以硅铁、铸管、硫化硷包装桶为主,兼营工农业机械加工。是年生产硅铁1375吨,Φ100—300厘米铸铁管1358吨,包装桶2.6236万个,产值350万元,实现利润91.13万元。
  第四节 食品加工
  县境内粮油加工,起源较早,汉代删丹居民已用石磨加工面粉。明清以来,不仅水磨、油坊有所发展,酿造、豆腐、粉条、糕点加工也有了少量的作坊。民国时期,聚义成、俊兴元、德和永等商号加工点心、咸菜、酱油、面酱。一些私人作坊,利用大麦、黄小米熬制饴糖,并以青稞酿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办起了粮食、油料、食品、肉食等国营商办企业5个,1988年底工业总产值1057.46万元。
  一、山丹县面粉厂
  山丹县面粉厂建于1958年,1963年正常生产,全部工程投资60万元。年加工面粉量在4500—5500吨,米类加工2000吨左右。1982年底有固定资产76万元,职工39人。1984年,投资15万元,利用工厂现有条件,建起了一座年加工食油900吨的榨油车间。1985年进行优粉加工改机,粮油加工总量2064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72.31万元,实现利润8.33万元,全员生产率达4.1026万元/人。1988年企业实行承包,落实经营责任制,完成工业总产值314.8万元,粮、油加工总量5128吨,实现利润12.9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7927万元/人,拥有粮油加工主要设备36台(件),职工58人。
  二、山丹县榨油厂
  榨油厂位于山丹县城南门外,1969年投资6万元,利用原造纸厂址兴建,安装200型榨油机2台,以胡麻、油菜籽为原料,年加工油品932.5吨。1982年建成精炼车间,年精炼能力2000吨。1985年投资92万元,建成浸出车间,年浸量为1.775万吨。经扩建、改建已形成2438吨生产能力。1988年底加工油品3200吨,形成全部固定资产212万元。工业总产值(不变价)497.3万元,销售收入689.6万元,有职工93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314万元/人。
  三、山丹县食品加工厂
  1958年投资28.3万元,建山丹县食品加工厂。先后隶属县工交局、县食品公司。1971年划归县商业局管理。现有职工20名,固定资产26.4万元。主要设备有日产糕点1250公斤红外线烤炉1台、粉碎机5台、打蛋机1台、和面机1台、榨油机2台。产品有酱油、味醋、糕点、糖果、冰棍。1988年生产酱油5.4万公斤、味醋26.3万公斤、糕点3.9万公斤,年销售收入18.6万元,实现利润1.04万元。
  县商业局设酿酒厂1个,职工5人。1988年生产白酒15.5吨,产值4.6万元,固定资产1.8万元。
  四、山丹县粉丝厂
  1983年,筹资96万元,兴建粉丝厂。1985年建成年产粉丝500吨生产线,7月投产,当年生产粉丝、粉面98吨,产值22.16万元,实现利润752元。由于企业资金不足,原料短缺,1986年生产量仅40.8吨,产值完成10.3万元,严重亏损。张掖行署召集有关会议,提出免税、贴息等措施,由地区粮食处解决豌豆30万斤。1987年,生产粉丝、粉面374.6吨,产值57.1万元,实现利润5.5万元。产品成本由1986年每吨2114元下降为1410元。1988年,泡料、磨浆、分解、沉淀、出团、成品全部工艺流程基本实现机械化。全年生产321.4吨,产值完成119.2万元,实现利润6.6万元。“山丹粉丝”荣获1988年省商业厅出口行业产品评比第二名,除供本省外,并远销青海、湖南、福建等省。有固定职工41人,临时用工120人,形成固定资产96.8万元。
  五、山丹县粮食局饲料加工厂
  建于1983年,由省粮食厅先后投资27.8万元,自筹8.1万元,安装SJZ1000型饲料组合机组1套,年加工能量为单班3000吨。饲料由过去单一供应粮食、麸皮、油渣改由玉米、黑面、麸皮、鱼粉、骨粉、豆饼等混合科学配制的饲料,粗蛋白、粗纤维、钙、磷及其消化能均达省饲料公司颁发标准,并按禽、畜对象供给各种不同成份的营养饲料。1984年到1987年底共加工和销售精、粗饲料4096吨。1988年底生产和销量达1814吨,产值72.56万元,实现利润12.51万元,比建厂时增长4.17倍,职工1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7.256万元/人。已形成固定资产36万元。
  第五节 陶瓷 玻璃
  山丹县制陶业起源较早,四坝滩遗址、壕北滩遗址出土的陶器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已制陶为皿。明洪武时,大黄山北麓的瓷窑沟、县城西南碗窑沟就有制陶砖和陶瓷器皿的手工业作坊。民国时期仅存碗窑沟一处,共有10大窑户,产品有缸、盆、罐、碗等日用粗陶瓷器皿及方砖、瓦脊、兽头、龙头、狮子等建筑工艺品,和一般窑炉所需的耐火砖。大都为手工操作,自产自销。1943年培黎学校建立陶瓷厂1处,于1952年利用当地长石、石英等原料研制出了较精细的白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将40户陶瓷专业户144人组织成四合、义兴、胜利、兴隆、自兴、同泰、共和、三义、正平、三和10个厂家,年产量11万件,其中陶坯白釉的蓝边碗、盘产量居多,年产值2.56万元。1955年又将10厂扩大为91户97人,组成陶瓷合作社,折价入社全部固定资产为0.7万元,属县供销社管理。实行收入分成、3等9级的工资制度,产量为12.5万件,产值6.826万元,窑炉作坊仍为分散形式。
  一、山丹县陶瓷厂
  1958年陶瓷合作社转为地方国营山丹县陶瓷厂,并新建耐火砖生产多室窑1座10室,手工砸制一般普通耐火砖。同年10月,陶瓷、耐火分设,耐火厂交由省办,投资500万元,设计能力为3万吨/年,职工人数在1000人以上。1961年耐火厂停办,次年并入陶瓷厂,迁入新址(县城西南3公里碗窑沟三坝河西岸)。1963年陶瓷厂移交甘肃省轻工业厅,更名山丹陶瓷厂。投资30万元建成白瓷工房1座,并新置碗轮机、注浆机等设备,当年建成试产时失火烧毁,于1964年仍交县办。1971年,耐火厂恢复,为省属企业,投资约400万元,设计能力为3万吨/年,陶瓷厂为耐火厂陶瓷车间。1974年陶瓷、耐火两厂分设,均交县办。耐火厂因粘土储量少,质量低,于1978年停办。
  陶瓷厂几经改造,先后增置粉碎机、搅拌机、球磨机、碗轮机、刮缸机、压管机等原料及成型设备34台(件),改石膏模型刮缸为布袋刮缸和机压工业瓷管。兴建圆顶倒烟窑6座,并生产一般窑炉所需要普通耐火砖及异型砖、火泥。1983年省轻工业厅投资32万元,建起白瓷生产线。产品由原单一生产日用粗陶转变为可生产大小缸、罐、瓶、坛、茶具、酒具、碗、耐热瓷锅等生活用品及观音、佛像、奔马工艺制品、Φ50—300毫米工业瓷管和耐热电工业陶瓷等。产量达50.05万件,产值完成71万元,实现利润13.99万元。1986年甘肃省轻工研究所投资5万元,新增推板窑1座、注浆机1台、真空镀膜机1台。瓷制工艺品经镀铜加工,深受市场欢迎。1987年至1988年企业贷款280万元,兴建长97米,断面2.2×1.66的隧道窑1座,长36米,内宽680毫米,有效高度135毫米的辊道窑1座,年产量为45万件。1988年底,有职工189人,形成固定资产278.3万元。
  二、山丹县玻璃厂
  1958年投资15万元,在县城西南碗窑沟兴办玻璃厂,分吹制和机制两条生产线。利用县境内红寺湖、平坡的石英石、石英砂、长石等资源生产茶杯、灯罩、花瓶等日用玻璃器皿,20—100毫升玻璃药品包装器皿及玻璃穿墙管、泡花碱等,产量为850吨。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成本高,于1962年底停产。
  此后,于1969年、1987年两度恢复生产,仍因设备、技术落后,1988年终于停办。
  第六节 印刷业
  山丹县印刷厂
  1956年前,河南人葛传来等8人组成私人印刷社,有2台石印机,从事简单的印刷业务。1956年3月,成立公私合营山丹县印刷社。后由县财政投资2.1万元,改为山丹报社印刷厂,职工共25人。同年改石印为铅印,除承印《山丹报》外,并承印少量文件、布告之类。设备有四开机1台,圆盘机3台,切纸机1台。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山丹县印刷厂。1959年扩建,人员增加到120人。1965年后,先后投资82.9万元,逐年加以改造。至1988年底共增加自动圆盘机6台,方箱机1台,,切纸机4台,对开印刷机1台,订书机1台,电动铸字机1台,四开机2台,热合机1台,烫金机1台,磨刀机1台,字模7副,生产全部机械化。形成固定资产18.9万元,职工39人。承印表册、发票、凭证、帐本、学生作业本、烫金塑料皮等,是年产品销售收入37万元,比1968年3.2万元增加10倍,实现利润1.39万元。
  第七节 电力
  民国34年(1945年),培黎学校用汽车带动60千瓦发电机组发电,后改用蒸汽机,自发自用。1946年4月正式安装80千瓦蒸汽发电机组2台,除学校用电外,还供县政府、邮电局、银行照明。1946年7月又在四坝滩校办农场安装10马力风力发电机1台,解决农场的照明。
  1955年山丹矿务局筹建山丹电厂。1956年第二季度在县城南碗窑沟鸳鸯河西岸破土动工。由武汉电力设计院设计,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提供设备,并派专家来厂工作,三十三工程处安装。1号机组于1957年5月5日移交生产,容量800千瓦。1958年2号、3号两台800千瓦机组投入运行,1959、1965年4号、5号机组先后投产运行。1970年安装1500千瓦机组1台,最大实际发电量2400千瓦。除对城区机关单位、厂矿企业供电外,并解决位奇公社十里堡、高寨、二十里堡和四坝农场、以及清泉、西街、南湖三个大队的生产生活用电。1979年,刘家峡大电网通电后,由于该厂设备陈旧,装机容量小下马。
  1965到1980年期间,水电局与有关公社利用本县水能资源的有利条件,先后建成小型水力发电站8座。即,祁家店1号电站(1967年建成,装机50千瓦),2号电站(1979年),马营河1号电站(1976年建成,装机84千瓦2台),2号电站(1980年),花寨公社1号电站(1974年),2号电站(1976年),霍城公社河西水电站(1976年),西坡水电站(1977年)。这些小水电站的建设,对当地农副产品加工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未能很好地发挥效益。至1988年,仅存马营河两座,祁家店1座。其中马营河1号电站年发电量为71.9万度,供马营河水管处及其周围的高庙、杨坝、山湾、范营等25个行政村1500户的生活及其农副产品加工用电。1986年,并入李桥变电站,架设10千伏连网线路3公里,10千伏直供线路2条16公里,有10千伏升压变2台,容量为280千伏安。1987—1988年供电量33.5万度。
  刘家峡大电网供电至永昌后,1973年,张掖地区电力局架设由永昌至张掖110千伏输电线路,并同时建成110千伏变电站,主变器容量为1万千伏安。1978年5月,刘家峡水电站送电至山丹,成立山丹县供电所。1985年改名为山丹县电力公司,下辖东乐、崖头、李桥3个35千伏变电站,及城区5条10千伏馈路。崖头变电站建于1979年,李桥建于1985年,东乐建于1988年。1985年建成红寺湖35千伏简易变电站,由红寺湖乡人民政府代管。变电站实行站长负责制,值班长巡视高压维护,负责安装、收费、安全教育。电力公司直辖的城区组主管县城内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清泉组主管清泉、南湾、北湾、双桥、郇庄、祁店、十号等自然村。位奇组主管高寨、列巴滩、十里堡、二十里堡、东湾等村。南湖组主管运输队、陶瓷厂、一四五队、清泉砖厂、南湖砖厂、西街砖厂及平坡小煤矿。水铁组主管山丹水泥厂、山丹化工厂、炭黑厂、汽车站等企业。红寺湖变电站主管红寺湖乡所属各村。崖头电站主管新河、老军、陈户、位奇4条10千伏馈路。李桥变电站主管霍城、花寨、李桥3条10千伏馈路。东乐变电站主管西屯、大寨、五墩3条10千伏馈路。1988年,全系统有职工82人,全县配电线路总长503.25公里,变压器557台,总容量为32640千伏安。
  供电、用电
  60年代全县供电量年均300—400万度,70年代上升到876万度。1988年底供电量增至3334万度,为1978年的4倍,1957年的100多倍。1988年底全县除个别散居山区的农户外,10个乡已村村有电。
  第二章 二轻工业
  第一节 机构
  1953年,根据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确定的方针、步骤和方法,组织采煤、铁木器加工、陶瓷、皮革、制毡、石料、水磨、油房等工匠1254人成立行会,或建立互助组,由县供销社管理。1955年12月,贯彻第五次全国手工业合作会议精神,制定全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规划,成立山丹县手工业联合社筹备委员会。1957年,召开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选举手工业联合会,管理手工业生产。1958年并入工交科。1962年恢复手联社,1968年移交城关镇。1971年联社恢复,1974年撤销联社成立手工业管理局。1981年撤局并入县工交委员会,1983年恢复手工业联合社。
  第二节 生产
  1957年,县手工业联社接管了原属县供销合作社管理的部分手工业小组,改组为缝纫、制鞋、自行车修理、工艺生产、群众运输5个合作社,从业人员28人,年总产值42.54万元。1961年撤销群众运输合作社,1962年成立了白铁箩笼社、木器生产合作社。二轻企业从业人员69人,产量1.61万件,产值21.74万元。1969—1978年,手工业管理机构更迭频繁,企业多次调整,将缝纫、木器、白铁、箩笼、自行车修理合并为被服、木器、五金、机械修理4个厂,以修理为主,加工辅之。
  1978年五金厂新建年产50万只煤油灯头的生产线,1979年因大电网送电停产。
  1978年至1988年,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各厂、社引入竞争机制,全面实行以厂长为中心的经营承包,扩大服务网点,增加服务项目,以商补工,引进项目,增强了企业活力。1984年成立车辆修配厂,1985年技措贷款29万元,引进江苏沙州年产500吨的汽水生产线。同年贷款8万元新建山丹县针织厂,1987年扩建山羊绒生产线。新增产品有针织品、男女毛衣毛裤、背心、童装、山羊绒加工、现代家具、串片式暖气片、女士香槟、蜜桔汽水、钢屋架、门窗加工以及农用电器、汽车、拖拉机、农机具修理。至1988年,绝大部分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改变了多年来手工业者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差、条件落后的局面。产量完成镔铁制品37.13吨,串片式暖气片45.64吨,服装加工2.5万件,木制家具2886件,羊毛衫6420件,饮料276吨,无毛线230公斤。
  1988年底二轻系统所含6厂(车辆修配厂、五金厂、饮料厂、针织厂、被服厂、木器厂)2社(刻字社、制鞋社)一部(经理部)有职工178人(男68人,女110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71.6万元。销售收入212.4万元,上交税金10.21万元,实现利润6.98万元,固定资产总值89.8万元。
  第三章 乡镇企业
  山丹境内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品种多,分布广,且有充足的农副产品,适宜乡镇企业的发展。1958年,山丹、民乐两县合并,全县5个人民公社以小手工业为基础,相继创办了515个社办、队办工厂,随即剧增到5352个。行业有采煤、农具修造、化肥生产、食品加工、建材、造纸、炼钢、炼焦以及被服、鞋袜等,完成产值1924.46万元。1959年全面整顿,严格划分了工业与农副业的界限,适当合并,将社、队企业压缩为741个。1962年,社、队企业绝大部分停办,只有清泉公社农具厂,南湖砖厂,西街砖厂等继续经营。“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基本处于停产状态,1970年,兴办“五小企业”,社队企业得以发展。1977年,成立社队企业管理局,社队企业发展到179个,从业人数2184人,总收入582.4万元。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乡两级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治穷致富、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1984年,改社队企业管理局为乡镇企业管理局,各乡成立经济委员会,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组织领导。1985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210个,从业人数8140人,占全县农村总劳动力的15%,劳动生产率为1824元/人,形成固定资产929万元。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乡有4个,50万元以上的企业6个。乡办43个,完成产值609.78万元;村办15个,产值262.43万元;联合企业128个,产值542.58万元;个体企业24个,产值68.49万元。1988年底全县乡镇企业已发展到804个。其中:乡办39个,村办22个,联办139个,个体办604个,从业人数1.2393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38.9%,总收入3577万元,劳动生产率为3043元/人。固定资产2800万元,百元固定资产创利13元。形成以采矿、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建筑、运销、劳务诸多门类。产品已增加到30个品种,主要有原煤、农具、机制砖瓦、水泥、石灰、水泥预制件、面粉、食油、食品、服装等。
  第一节 建材、建筑业
  70年代初,建材业基本以生产机制砖、瓦、水泥、石灰为主。1985年,年产水泥1.35万吨;机制砖6599万块;石灰2.92万吨;水刷石1450吨。
  制砖 1966年,清泉公社扩大原有砖厂,开始生产机制砖瓦。之后,南湖大队、西街大队相继兴建砖厂。1986年,清泉乡双桥村砖厂投产。至1988年,全县乡镇及联营个体砖厂11家,年产机砖6000—8000万块,基本满足境内建筑之需。此外,位奇乡芦堡村、东乐乡静安村、清泉乡郇庄村先后在青海省花土沟建砖厂,年产2600万块,支援柴达木油田建设。
  水泥 1977年,清泉公社、位奇公社建水泥厂,从业人员共270人,产量2.2万吨,除供应本县外,还远销外县及内蒙等地。
  石灰 龙首山有丰富的石灰石,质量好,境内有较长的烧灰历史。因销售限制,多为个体生产。主要集中于清泉乡,年产量3.5万吨。
  水泥预制件 1986年,东乐乡静安村建水泥预制厂,从业人员260人,产量4000立方米,产值42万元,固定资产8万元。
  建筑 60年代,县内大型建筑由县建筑公司或外地工匠承揽。1971年,花寨公社城北大队成立建工队,承建平房。以后,基本建设日增,建筑工程队达24家,主要为东乐乡建工队、东乐乡五墩建工队、清泉乡建筑公司、位奇乡建工队、李桥乡建工队、老军乡建工队,多为个体或联合经营。为加强管理,乡镇企业局于1988年先后成立第一、第二建筑工程队,组织施工。年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收入达265万元。其中有4家技术力量逐步增强,可承建4层以上楼房。
  第二节 加工业
  加工业41个,有农具修造,食品加工、粮油加工等。年加工铁木制农具3.25万件,面粉3万吨,食油2986吨,罐头14吨。
  农具加工 70年代,各公社为适应农业机械修理需要,成立农具厂或加工厂,主要有清泉公社农具厂、花寨公社加工厂、东乐公社综合加工厂、霍城公社农具厂、位奇公社农具厂和1984年投产的大马营乡加工厂。1988年,上述诸厂从业人员62人,年产值23.9万元,固定资产75.4万元,连同其他联办和个体加工户,基本满足县内农机具维修和小农具生产的需求。
  粮油加工 1980年,霍城公社利用当地油菜资源,率先兴办榨油厂。1985年马营乡建榨油厂。1987年,清泉乡西街村建榨油厂。1988年,三厂年产油品600多吨,产值126.6万元,经营收入达203万元。尚有多家家庭经营的小型榨油厂,分布于较大的村镇。全县乡镇企业年加工油品近3000吨。粮食加工主要为村或家庭经营的面粉厂,每村一至数家不等,年加工能力在3万吨以上,可供应全县农业人口所需的面粉。
  其他加工业 霍城乡食品厂,1986年投产,1988年生产酱油、醋、豆腐等4.4吨,销售收入2万元。陈户乡罐头厂,1985年投产,1988年产水果、肉类罐头14吨,产值33万元。清泉乡清泉村布鞋厂,1987年投产,1988年生产布鞋1万双,销售收入4万元。服装加工除城关镇办被服厂外,其他均个体经营。皮革加工有陈户乡办的皮革加工厂,于1986年开始生产,产品有皮夹克、皮鞋等。
  第三节 采矿、运输业
  采矿业有煤炭、石灰石、硅石等156家,从业人数4079人。
  采煤 有114对井口,产量为26万吨。陈户、老军、位奇、花寨乡办煤矿和老军羊虎沟村办煤矿都已达到半机械化生产水平。规模较大者有东乐在平坡煤田建矿1处,1976年投产。1988年,设备有22kW绞车2台,水泵2台,矿车13辆,从业人员80人,年产煤0.8万吨,收入22万元。位奇乡煤矿于1978年投产。1988年,有22kW绞车1台,水泵4台,矿车9辆,从业人员45人,年产煤1.7万吨,收入32.5万元。李桥乡煤矿从业人员38人,设备较少,但1988年仍产煤1.3万吨,产值41.3万元,收入30.2万元。除乡村办的煤矿外,个体或联营的小型煤矿尚有数十家,多系手工生产。
  石棉矿 1987年,陈户乡于青海、阿克塞建石棉矿,从业人员80人,有推土机1台,加工机2台。1988年产石棉700吨,产值80万元,收入72万元。
  运输业 全县有农用汽车185辆,各种拖拉机3742台,年收入在550万元。清泉乡南湖村二、三、四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各种车辆100多辆从事陶瓷运销,往返于民勤、敦煌等地。104户专业陶瓷运销户年收入约30万元左右,户均2900多元,人均收入596元。
  第四节 化工
  塑料 清泉乡南湖村于1988年办塑料厂,利用废塑料薄膜,生产半成品。后改进设备,可生产盆、桶等产品。
  油漆 1986年,清泉乡设油漆厂,从业人员17人,固定资产10万元。1988年产油漆30吨,产值12.15万元。
  造纸 清泉乡于1984年投资4万元,设花炮厂。1988年从业人员20人,生产各类花炮3000万响。1989年,由工合山丹试验区投资,转为造纸厂。
  第五节 劳务输出
  1978年,东乐公社静安大队、位奇公社芦堡大队在青海茫崖从事维修工程等辅助性劳动。1980年,分别于花土沟建砖厂,经营规模,日渐扩大。1985年,全县各乡在青海、新疆、敦煌等地经营制砖、修建、石棉生产各业,人员达数千人。1988年底,乡镇企业管理局设劳务办公室,并在青海西部设办事处。全县输出劳力已达5800多人,收入780万元,劳务输出队伍已扩展到兰州、金昌、张掖、玉门、酒泉、阿克塞、柳园、新疆、内蒙古、青海等地。输出类型已由单纯的劳务型向综合技术发展,在外地办起建筑、石灰、石料、水泥预制、运输、榨油等30多个企业。位奇乡芦堡村、东乐乡静安村在青海建立劳务基地,群众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人均纯收入在600元以上,集体积累扩大,促进了农业、福利事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由于资金少,基础差,底子薄,在很大程度上仍以手工操作为主,机械设备也较简单。1987年工业普查时全县乡镇企业主要机械设备为268台(件)。其中,工业锅炉4台,蒸汽及内燃机2台,金属切削机21台(件),木工机械2台,起重设备8台,输送给料设备10台,工矿车辆53辆,水泵21台,风机13台,焊接及割切设备5台,工业电热设备4台,磨粉碎设备8台,主要衡器1台,包装机1台,汽车11辆,发电设备1台,水泥及水泥制件专用设备10台,服装、鞋帽、皮毛加工设备40台(件),粮油加工专用设备27台。全县已形成了7个有特色的专业村:芦堡、静安的劳务输出业;羊虎沟村的采煤业五墩村的建筑业;城北村的石灰生产业;祁店村的采矿业;南湖村的陶瓷运销业。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场所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第四章 交通
  第一节 古代交通
  自西汉始,由长安经甘肃通往中亚,无论经今平凉、固原、海原、景泰沿腾格里沙漠至武威,或经陇县、渭源、临洮抵西宁后沿大通河入扁都口,或经兰州、越乌鞘岭进入走廊,山丹均为西行必经之地,堪称交通要冲。
  元初用兵西亚,供需繁剧,干线驿道,设施完备。在山丹城内设青寺站赤(驿站蒙译)一处,隶属兵部,由甘州管辖,备马80匹,牛驴各30头,供食用羊150只。置站户数百户,支应驿站费用及递运差役。
  明代山丹卫领驿站三、递运所三,即:山丹驿(卫城南关,置甲军56名,马骡驴54头匹),新河驿(城东40里,甲军48名,马骡驴23头匹),石硖口驿(城东80里,甲军40名,马骡驴21头匹)。山丹递运所(驿西,甲军49名,牛、车46头、辆),新河递运所(新河驿堡,甲军55名,牛、车55头、辆),石硖口递运所(硖口驿堡,甲军22名,牛、车23头、辆)。此外,在卫境内沿驿道每隔10里置一急递铺,共11铺,每铺置兵5名,共军士55名。卫城置遵道铺(卫城南关),东向依次为仙堤铺、永兴铺、居安铺、来远铺、阜昌铺、停云铺,西向依次为永清铺、静安铺、乐定铺、丰营铺。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裁驿丞,驿务统归州县。县境内置山丹、新河、硖口3驿,每驿置兵夫39名,养马60匹、牛5头。置山丹、新河、硖口、定羌庙、西二十里铺5塘,每塘置夫6名,马16匹。驿塘专供传递军政公文、支应来往官员之所需。
  民国元年(1912年),废止驿站,公文一概交邮局传寄。
  明清时除甘凉驿道干线外,县境内外大车道也四通八达,多依地形确定走向,主要有:
  山丹经东乐、六坝至民乐;
  山丹经碗窑沟、土官、屯粮寨至民乐;
  山丹经位奇、李桥、黑城(今霍城)、永固至民乐;经黑城、扁都口、俄博至青海;
  山丹经马营至永昌;
  黑城经乃家崖、六坝至张掖;
  还有山丹经武威,过干塘,沿腾格里沙漠至宁夏、包头的驼道。对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运输 古代长途运输,以骆驼、驴、马为主。骆驼多为富商所有,每只一般可驮150公斤。运输时多以“练”计,每练几峰到十几峰不等,由一人牵引,数练为一帮。每天可行30公里左右,边行边牧,为北路经内蒙到包(头)绥(远)的运输商队。自秦汉以来,随着大车道的开辟,畜力车成为重要运输工具。这种大车以结实的木质做成车轴、车排、车轮3个主要部分连接而成。车轮又有车头、辐条、车辋之分,轮高为4.8市尺,叫木轮大车。为使车轮结实耐磨,在车辋上包铁瓦、大铁钉铆合,称之为铁轮大车。以骡马挽拽,有单套、双套、三套、四套之分。用牛挽者也有单、双套之称,或以大牛掌辕、小牛和毛驴偏牵。铁轮大车根据套数载重量在400—900公斤之间,牛车约300—400公斤。短途转运普通使用单轮手推车。还有专供地主官僚乘坐的骡马小车,叫“轿车子”,制做精细,装饰华丽。
  第二节 公路
  一、甘新公路
  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征派民工整修原有大车道,勉强通行汽车,时称兰肃汽车路。之后,甘肃省建设厅督令沿途各县,随时派工修铺。
  民国26年(1937年)9月,成立甘新公路督办公署,国民党政府委任武威驻军军长马步青为督办,负责红城子以西甘肃境内路段的施工和管理。是年粗加整修,维持通车,1938年4月,始按照正式标准施工,至1940年12月结束。县境内近百公里路段,多为荒漠,征发民工均为贫苦农民,风餐露宿,忍受饥寒,时遭勒索拷打,情状凄惨。嗣后,县设公路段,下属定羌庙、丰城堡、新河、山丹4个道班,每处10余人,长期养护公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丹汽车站由甘肃省公路局接管,设国营山丹汽车站。甘新公路养护不断加强,经过多年整修、改造,县境内路段全长94.5公里。1980年后,逐步拓宽为12米,铺沥青路面,达到2级公路标准,属次高级路面。
  二、县乡公路
  1988年底,县城通往境内各乡、厂(场)矿间的公路共15条,全长251.2公里。农村9个乡全部通了公路,8个乡、3个矿区通了班车。
  山(山丹)马(大马营)公路 民国35年(公元1946年)由沿线居民协同山丹军马场拓宽取直原有大车道,铺设碎石路面,全长51.3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拓宽为8米。1980年整修县城至李桥29公里为沥青路面,属3级公路。
  山(山丹)平(山丹煤矿)公路 1958年整修原山丹通往民乐的大车道为碎石路面,全长17公里,路基宽8米,为4级公路。
  东水泉公路(甘新公路417公里至东水泉煤矿) 1958年兴建整修东水泉煤矿大车道为碎石路面。1970年东水泉煤矿复产后整修为沥青路面,路基宽9米,属3级公路,全长17公里。
  东(东乐)六(民乐县六坝乡)公路 原系西宁至张掖公路路段,始建于1938年,路基宽6—7.5米。后于1954年改建,砂石路面,境内长11公里,路基宽8米,至六坝接张青公路。
  王家湾公路(甘新公路426公里至王家湾) 1958年为适应新河煤矿原煤外运所筑之简易公路,土石建筑,全长5公里。
  山(县城)马(南湖)支线 全长2.3公里,为山丹驻军专用线路。地方养护道路9条。
  新(河)陈(户)公路 1964年在原大车道上拓宽整修,为砂石路面,1965年全线通车。1976年铺沥青路面,路基宽8米,全长12.2公里。
  铁(原铁厂、现山丹化工厂)新(河)公路 1977年通车,1984年修筑并改建为砂石路面,路基宽10米,全长21.5公里。
  陈(户)老(军)公路 1965年修筑并通车,砂石路面,路基宽8米,全长12公里。
  陈(户)马(大马营)公路 原为大车道,1969年拓宽取直整修为砂石路面,路基宽8米,次年修通,全长35公里。
  李(桥)总(民乐县总寨)公路 1958年山(丹)、民(乐)二县合并时在原大车道的基础上修筑,经永固到民乐总寨接张(掖)青(海)公路。本县境内管养20.5公里。1982年李桥至霍城以下13公里铺渣油沥青路面,路基宽8米,路面宽6米。
  李(桥)东(沟)公路 1976年修筑,次年通车,为砂石路面简易公路,全长8.4公里。
  位(奇)新(开)公路 1977年拓宽原大车道,为砂石路面,全长8.5公里,当年通车。1987年铺沥青路面,路基宽8米,路面宽6米。
  山(丹)火(车站)公路 全长3公里,1981年修筑并通车,煤灰渣路面。1987年改铺为渣油沥青路面,路面宽10米。
  山(丹)红(寺湖)公路 全长27公里,1976年在原驼道的基础上劈山整修,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相接,结束了红寺湖乡牲畜驮运的历史,大大方便了南北物资、经济的交流。
  三、公路运输
  民国末期,设山丹汽车站,经营客运业务,登记过往车辆。1949年,由甘肃省公路局接管,次年属张掖汽车公司。
  1953年,以互助组形式组织皮车16辆,大车20辆,骆驼620峰,往来于张掖、武威、民乐等地,年货运量为1270吨。1955年成立山丹县群众运输合作社,有畜力车16辆,年货运量为1.3824万吨,货运周转量为1.4976万吨公里。正式开办县属汽运业务,则始于1962年,当时,将县计划委员会汽车队改为山丹县运输队,有职工27人,汽车6辆(大道奇1辆,羊毛1辆,嘎斯3辆、吉尔1辆)。年货运量(包括群运)为14.526万吨,周转量为56.6066万吨公里。1967年货车增到10辆,新添轿车1辆。1988年底,全县有汽车507辆,其中属运输公司所有货车1辆,客车17辆,属机关企事业单位货车337辆(含省、地厂矿),私营货车143辆,客车9辆,年货运量66.1万吨,周转量4463.3万吨公里,客运量250.6万人,周转量2843.9万人公里。县境内除红寺湖乡和城区清泉乡外,从县城起到马营、霍城、老军、范营、新开、花寨、东沟以及山丹火车站、山丹煤矿、兰州相继开放客运班车共18个班次。
  张掖运输公司山丹汽车站除承担部分货运任务外,自1959年后也先后在张掖、兰州、军马总场、军马三场间通班车,并有途经山丹往兰州、金昌、武威、皇城、张掖、临泽、高台、酒泉、玉门、嘉峪关等地50次班车的客运业务,年客运量20.424万人。
  四、公路管理
  山丹公路段 成立于1958年,现有职工124人,下设丰城、新河、宋家墩、小寨子、平坡、梁家湾、碱巴、四坝8个道班,养护县境内甘新、山马、山平、东水泉、东六、王家湾、山马支线7条公路干支线,全长195.6公里。
  山丹县县乡公路管理站 1974年成立,原为山丹县工交局地方道路养护工程队。1976年改为县社道路管理站,1986年又改为县乡公路管理站,有职工15人。主要从事县乡公路的新建、改建、养护等工程任务,下设李桥、陈户两个道班,负责养护新(河)陈(户)、李(桥)霍(城)二条支线。
  五、交通管理
  1956年10月成立山丹县工交科,1958年8月改名工交局,同年12月工交、邮电合并成立工交邮电部。1959年6月工交、邮电分设,恢复工交局。1962年7月改名工交科,旋改工交局。“文化大革命”中撤销工交局。1981年设经委。1986年工交、财贸分设成立工交委,辖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管理交通工作。1988年底县境内交通运输管理单位有:
  山丹县运输公司 1962年山丹县计委汽车队改为山丹县运输队。1988年改名为山丹县汽车运输公司,现有职工274人,为本县汽车专营运输单位。
  张掖汽车运输公司驻山丹汽车站 成立于1950年,现有职工18人,为常驻山丹运输单位。
  山丹县公路运输管理所 1974年为机关车辆管理办公室,1984年改为山丹县公路运输管理站,1986年又改为山丹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现有职工7名,主要从事城乡公路客货运输、搬运装卸、汽车修理行业及为运输服务行业的管理工作。
  山丹县交警队、征稽站 1970年成立山丹交通管理站,1982年改管理站为监理站,隶属甘肃省交通厅,负责车辆安全管理、审验及养路费征收工作。1987年,撤销监理站,监理业务交山丹县公安局设置的交警队,养路费征收业务由新成立的征稽站办理。
  第三节 铁路
  兰新铁路横贯县境东西,境内全长89公里,1955年建成通车。同年开设尖山、白水泉、马莲井、红石泉、山丹、大桥寨、东乐、西屯8个车站。1959年后又陆续增开大青羊口、独峰顶、东明、北湾4站。山丹站区内还有养路工区、电务工区、桥梁工区、给水所等部门。车站属河西堡车务段,养路、桥梁工区属张掖工务段,电务工区属张掖电务段,给水所属武威水电段。境内车站定员576人,年货运量15.248万吨,客运量2.6748万人次。
  县内铁路专用线共4条,山丹站至山丹煤矿专用线全长19.7公里,山丹站至焦化厂专用线全长7.7公里,山丹站至军马场货场专用线全长492米,山丹电厂至石油库专用线全长925米,另有西屯车站到飞机场专用线一条。
  第四节 桥梁
  民国时期,县内多以石块、草皮垒基,上架木杆,铺茅柴砂土为桥。每至雨季,山洪暴发,则被冲垮。据《山丹县志》载,清代县境内较大的木结构桥有城西关外的观音堂桥,城西6公里的石嘴桥,城西10公里弱水流经处的永安桥(旧名北津桥),城南30公里的石嘴桥(现马营河李桥石门处)和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监生祁斌、祁彦等募修的城西祁家店大桥等,以上桥梁早已无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全县先后建起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34座,其中铁路桥6座,公路桥梁28座(境内甘新公路20座,县乡公路8座),全长680.6米,涵洞299道。
  第五章 邮电
  第一节 机构
  元、明、清各代,山丹设驿站、递运所、塘,传递公文邮件。
  民国2年(1913年),山丹邮政局成立后,下设峡口、新河、东乐3处邮政代办所。民国25年(1936年),设山丹电信代办处,始开办长途电话业务。民国33年(1944年)将山丹邮政局、电信代办处合并成立山丹县三等乙级邮局。
  1949年后,邮政建制仍为三等乙级邮局,隶属甘宁青邮局管理。共有房屋14间,职工12人,置邮务长1人。下辖大马营、东乐堡、东门、永固镇(今民乐县永固乡)代办所4处和民乐(今民乐县城所在地)邮亭1个,碗窑沟信柜1处,大什字、西关代售处2个。主要开办业务有普通邮件、包裹、快递、国内航空邮件、挂号、机要、储汇、长话及邮件投递工作。1950年下辖邮政基层调整为民乐邮亭1个,新河、马营、花寨、霍城、碗窑沟、永固镇、东乐堡7个邮政代办所。1952年4月,民乐县邮电局成立,民乐邮亭随之撤销,永固镇代办所即归民乐县邮电局辖属。1968年撤销马营邮政代办所,于7月20日设立王家庄(军马总场驻地)邮电支局,随即设立了军马一、二、三、四分场4个邮电所,办理机要收投业务。
  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电分设,成立山丹县电信局和山丹县邮政局,电信局属县人民武装部管理,邮政局属县管理。1971年12月电信、邮政重新合并为山丹县邮电局。1962年增开山丹火车站邮电所,1970年又增开平坡、东水泉2个邮电所,1974年增开大青羊口邮政代办所1处。到1988年底,全县邮电系统有职工128人,局设有行政、机线、分拣、营业、投递、话务、机务7个班(组),辖王家庄支局和新河、陈户、老军、位奇、李桥、霍城、花寨、东乐、平坡、火车站、马场一、二、三、四场共14个邮电所。
  第二节 邮政
  古时,驿铺只传递军书、公牍,不传递私人信件。驿站之间,互相接替,限行送达。民国2年(1913年),山丹邮局成立,始办信函、汇兑、包裹3项业务。峡口、新河、东乐堡3个代办所则通过商号、大车店代转,均为驮邮、步邮。汽车接邮于1937年甘新公路通车后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1951年始,先后增办报刊发行、保价函件、机要文件收投、特种挂号、国际挂号信函、包裹、国内保价包裹收寄、高额汇票、代收货价邮件、国内邮件回执、出售明信片、集邮、邮政储蓄、邮政快件等多项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年出口函件2.6万件,包件0.09万件,汇票0.24万张,报刊发行数0.12万份。1988年增加到函件63.6万件。包件0.52万件,汇票3.16万张,报刊发行317万份。
  1950年,邮路仅有山丹至民乐驴驮班邮1条,全长45公里。1955年开设县城至东乐、老军、平坡、李桥和李桥至马营、双寨、花寨、霍城的邮路5条,全长292.5公里,其中自行车班邮3条92公里,其余均为步班投递。1985年底,共开设邮路18条,总长1505公里。其中,市内邮路4条,总长146公里,为自行车逐日班。乡村邮路14条;委办汽车邮路3条,总长376公里;自行车邮路1条19公里;摩托车邮路9条,总长964公里。县境内10个乡已乡乡通邮。103个村通邮96个,843个社通邮608个已基本形成纵横交错、内外方便的通讯网路。
  第三节 电信
  一、电话
  民国25年(1936年)设山丹电信代办处,始开办电话业务。1938年长话只通张掖。1943年架设山丹至民乐报话线路45公里。1944年,山丹邮政、电信合并成立山丹县三等乙级邮局,长话可通兰州、酒泉。1956年县境内市农话始通。
  1、长途电话
  1962年长话开通6路,有载波终端机1部,会议电话终端机2部,会议电话汇接机1台,长话交换机1台20门。1972年长话线路增加为7路,载波终端机增加到5部,会议终端机5部,长话交换机50门。1982年长话线路8路。1988年增为9路,长话交换机增为2部50门,并负有一级干线增音任务,有增音机15部,长话业务量由1965年的9391张增大到3.3672万张。
  2、市内电话
  1962年市话杆路总长度仅为25.7杆公里。59.65线对公里,有100门磁石交换机1部,实占94门,市话用户小交换机160门,实占86门。1972年磁石交换机增到200门,实占120门,杆路总长度19.95杆公里,架空明线长度25.65公里,电缆2.5皮长公里,电缆芯线长125.2对公里。1982年磁石交换机实占为170门,市话杆路总长为21杆公里,电缆3.6皮长公里,芯线长216.8对公里。1988年底磁石交换机增加为300门,实占220门,市话杆路长度21.4杆公里,电缆5.2皮长公里,市话业务量由1965年87户增到186户。
  3、农村电话
  农村电话指县局到各邮电所间的电话,始于1956年。话类分5类,每部电话机月租费5.5元,通话按电路长度计次收费(每3分钟为1次),25公里内为1级,25—50公里为2级,50—100公里为3级,100公里以上为4级。
  1980年县内固定通话费按用户性质分甲、乙两种收费,甲种用户电话机每部月租费5元,乙种用户每部电话机月租费8元,计次通话费调整为3级。
  1962年全县设置交换点8处,装机8部,总容量270门,实占98门,农话线路总长度234.8杆公里、246.2线对公里。1968年增架红寺湖线路14.6杆公里,并将原有线路统改为双线线路。1971年增架东乐线路242公里,次年新架霍城到永固战备迂回线路17杆公里。同年7月,将县城到位奇17.2杆公里木杆农话线路改道更新为水泥杆线。交换点增到10处,装机10部,总容量240门,载波电话终端机1部,会议电话终端机1部,农话杆路总长为256.52杆公里,线条长3904.33对公里。1976年开通县城到李桥单路载波电路2路。1978年将新河到陈户10.5杆公里木杆农话线路改为水泥杆路。1979年开通县城到马营单路载波电路一路。1982年农话交换点10处,容量300门,实占141门,农话载波机8部,会议电话终端机15部,会议电话汇接机1台,农话杆路总长度186.5杆公里,线条长338.61线对公里。1986年开通县城到东乐特高频无线电话。1988年全县农话交换点10处,容量增为320门,实占141门,杆路总长度144杆公里,线条长307对公里,1985年中继线路全部实现水泥杆。1988年底农话户数已由1965年71户,增至91户,业务量由5.4055万张增到6.9678万张。
  二、电报
  民国25年(1936年),山丹设电信代办处,利用铁线线路实行话传电报、报话双用,以轮滚定时开放使用。由于音量小和传输耗衰等原因,只能用于短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报设备逐步更新。1957年开通山丹到张掖人工幻线电路1路。次年又开通山丹到张掖人工发报机1部。1972年开通有线电报电路,有人工发报机2部。1982年使用有线电报电路2路,有电传机2部,55型无线电台2部。1988年底已发展为电报电路4路,其中,电传电路2路,无线电路1路,气象专线1路。有电报插报机1部,55型电传打字机5部,15W无线电台2部。电报业务有天气、水情、公益、政务、新闻、普通、汇款、公电等八种。业务量1965年为1.8192万份,到1988年底增加到4.615万份。电报投递由原分送改为摩托车邮送,形成联系全国各地的通讯网络。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