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06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分类号: F203.9
页数: 4
页码: 148-151
摘要: 本章记述了山丹县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情况,包含了机构和管理。
关键词: 工商 行政管理 山丹县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民国时期,工商企业由商会管理,下设若干同业公会,协调业务、税务,交流信息,收缴会费,组织集市、庙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设工商科管理全县工商企业。1950年成立县工商业联合会,领导协调私营工商业。1956年7月撤销工商科,业务由县市场管理委员会兼管。1959年成立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县物价委员会合署办公。1962年撤销工商行政管理局,1963年8月恢复。“文化大革命”中撤销,业务由生产指挥部管理。1978年11月再度恢复。1983年12月与县物价委员会合并,成立县工商物价行政管理局。1984年7月,工商、物价分设,恢复原称。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令,办理工商企业登记,管理市场、经济合同、商标、广告,对工商企业实行经济监督。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生产,活跃流通,保证国家经济计划的实施。至1988年,下设城关、平坡、霍城、马营、陈户5个工商所,全系统有职工64人。
  第二节 管理
  一、市场管理
  民国时期,县城大什字设粮食市场,南关什字市场主要经营蔬菜、传统小吃,百货、杂货店铺多设于南街。农村较大集镇也有交易场所或利用传统节日、庙会进行交易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年至1952年),集市贸易作为商品流通渠道之一正常开放,为国民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作用。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除部分转业、歇业者外,其余按行业公私合营或组织合作店(社、组),少数继续自营。1958年将所有公私合营企业、合作店(社、组)分期分批过渡为国营工商企业,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纳入了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计划轨道。
  1961年11月,恢复集市贸易,贯彻“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管理原则,对纾缓国民经济暂时困难起了一定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市贸易被视为“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而取缔。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搞活经济,集市贸易迅速发展,市场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文物、金银、迷信品、淫秽书刊、黄色录音录像带以及腐烂变质和有毒食物等禁止上市,对短斤少两、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不法行为进行检查处理,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利益。
  二、企业登记
  1950年,县人民政府工商科对全县工商企业进行登记发证,其中私营商业302户,从业638人,各类小手工业者506人。1955年对私营工商业者再次普查登记发证,有私营商业154户,从业183人,饮食业80户,从业109人,服务业34户,从业49人,私营水磨173盘,油坊39座,小手工业219人。
  根据国务院《工商企业管理条例》,从1980年开始,对全县(含省、地属)工商企业进行全面普查登记,至1988年登记发执照的工商企业共506户,从业人员1.6922万人,注册资金1.7628亿元。其中,国营173户,从业9347人,集体333户,从业7575人。
  三、商标注册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颁布,至1988年山丹县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注册商标10件。为保护商标使用权不受侵犯,对假冒商标案件作了严肃处理。
  四、合同管理
  1981年,国家颁布《经济合同法》。山丹县于1986年成立“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组织合同网点4个,指定专(兼)职管理人员4人。部分乡镇、工商企业都成立了合同管理小组。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签订经济合同的企业增加。1982年山丹县开展合同鉴证工作,至1988年,由签约当事人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鉴证合同961份。每年对工商企业单位鉴证的合同组织自查、互查,并督促履行,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合同履行率达到94%。县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处理经济合同纠纷2起,解决争议资金4万元,保护了签约双方的经济权益。
  五、广告管理
  1978年以后,商品生产迅速发展,工商企业多用广告宣传商品,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加强广告管理。1988年经地区工商局核准登记并发许可证的广告兼营单位1户。
  六、个体工商业者管理
  1950年成立山丹县工商业联合会,下属18个同业公会管理个体工商业。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只有个体商贩22户,从业22人,1958年全部并入国营企业。1979年,为了活跃经济,扩大流通,国家政策规定,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和发展,城乡个体工商业户迅速增加。至1988年全县有个体工商业户2522户,从业人员5009人,资金487.9万元,全年营业额1078万元。为了发挥个体工商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加强领导和管理,1983年成立县个体劳动者协会,以及城关、东乐、霍城、花寨、陈户5个个体劳动者协会分会,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领导下,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