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建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042
颗粒名称: 第三编 建置
分类号: K294.2
页数: 32
页码: 111-142
摘要: 本编记述了山丹县行政建置的情况,包含了区域演变,建置沿革,行政区划和乡镇村概况。
关键词: 建置 概况 山丹县

内容

第一章 区域演变
  自西汉武帝迄今两千余年间,历代政权在县境皆有行政建置,或开郡置县,或立州建卫,或数县并置。而疆界和区域范围有明确记载,却始于明代。
  明代山丹卫疆域,以卫城(今县城)为中心,东至永昌卫界100里(明制,约数,下同),南至祁连山150里,西至东乐驿(东乐堡)40里,北至红寺儿山(北山)25里,东南至和宁山口140里,西南至宁番山口150里,西北至甘浚山(龙首山)30里,东北至玉泉墩120里,广140里,袤170里。
  据《甘镇志》载,明代山丹卫区域范围东、东南、南、东北面大致同于现状,西南、西、西北、北面与现状有所不同,即,西南面现属本县之吴宁、巴寨、上下西山、霍城(黑城)一带,时属甘州,而现属民乐县之洪水堡以南至祁连山间地区,时属山丹卫。西面现属民乐县之太和(四家儿)、赵刚、三堡一带,时属山丹卫。现属本县之东乐、西屯地区,时分属甘州右卫。北面疆界小于现状,只达龙首山区。
  清代山丹县疆域,以县城(今县城)为中心,东至定羌庙古城洼凉州府永昌县界100里(清制,约数,下同),南至祁连山黑番界150里,西至乐定铺(今东乐乡十里铺村)张掖县界30里,北至阿拉善游牧界63里,东南至白石崖口黑番界180里,西南至祁连山黑番界150里,西北至龙首山北部界30里,东北至玉泉墩120里,纵160里,横130里。
  据清《山丹县志》载,清代山丹县区域范围东、东南、南、北、东北面大致同于现状,西南、西、西北面与现状不同,即:西南面疆界大于现状,辖有现属民乐县之童子、慕化两坝。西、西北面疆界小于现状,只达现属本县之东乐乡十里铺村(旧称乐定铺)。
  民国时期本县区域状况:民国18年(1929年)3月之前,区域同于清代。之后,区域范围有过几次变更,即:民国18年3月,本县四区(童子区)、五区(慕化区)划归东乐县管辖,是时,县境除西部小于现状只达乐定铺外,其他几个方面同于现状。民国19年6月,民乐县城洪水堡遭兵燹迁东乐堡,童子、慕化两区复归山丹县管辖。21年3月,民乐县城复迁洪水堡,童子、慕化两区划归民乐县管辖。自此以后,山丹县区域范围恢复民国18年3月之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山丹县区域同于民国后期状况。1952年10月,民乐县六东区之西屯、东乐、五墩三乡归划山丹县管辖。1958年2月,撤销民乐县建置,其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山丹县。1959年,山丹县老军公社划归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次年复归山丹县管辖。1962年元月,恢复民乐县建置,山、民两县分设,本县区域范围同于现状。
  山丹县区域现状:最东至国道312线2604公里处与永昌县水泉子乡相邻(原界牌在古城洼十五里口,1985年8月14日,山丹、永昌两县发生边界争端,省人民政府勘定于此),最南至祁连山冷龙岭与青海省为界,最西至国道312线2699公里+200米处与张掖市碱滩乡相连,最北至夹山梁子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毗邻,东南沿西大河、平羌口至冷龙岭与永昌县、肃南县为界,西南沿大坂山墩、西刺长沟东梁、俄博沙垴、小香沟西梁到祁连山分水岭与民乐县永固、南丰两乡接壤,西北沿烟洞沟至直沟门与张掖市、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毗邻,东北至纳林沟和沙井沟汇合处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为界。县境位于东经100°41—101°42′,北纬37°50′—39°03′,东西跨经度1°01′,宽89公里,南北跨纬度1°13′,长136公里,总面积5402.43公里。
  第二章 建置沿革
  县境开发历史悠久。据境内壕北滩、四坝滩、山羊堡滩、草场洼等地考古发现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县境内就有先民从事原始的农耕、畜牧活动。夏、商、周时期,西羌诸族先后在境内生息、繁衍。战国至秦,县境为乌孙、月氏等族重要牧地。汉初,北方匈奴族崛起,冒顿单于时,遣太子弼粥(老上单于)率兵进入河西,逐月氏族西迁,县境遂为匈奴族占据,属匈奴右地。汉武帝时,县境为匈奴昆邪王领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境内祁连山麓、焉支山谷、龙首山区、弱水河畔,呈现过农业、畜牧业兴旺的景象,先民们为县境的早期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西汉王朝为实现“断匈奴右臂”和开拓河西交通孔道进而经略西域的战略计划,两次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远征河西,败匈奴,迫使昆邪王率众归汉。自此,县境正式纳入西汉版图,境内始有行政建置。
  境内置县,始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是时,境内建置删丹、日勒两县,属张掖郡。
  删丹县辖有今县境绝大部分地域,为本县历代建置的主体。据旧志载,删丹古城在焉支山谷地近钟山寺处,“以晓日出映,丹碧相间如‘删’字,又名删丹山,而县以此得名”。
  日勒县辖有今县境东北部焉支山北侧地域,治在今峡口东古城洼,以驻地城堡“旗翻日勒”之景而得名。西汉王朝又在境内泽索谷置日勒都尉以御匈奴,为境内军事要地。
  新朝天凤元年(公元14年),改张掖为设屏,删丹为贯虏,日勒为勒治,隶属关系依旧。
  东汉沿袭西汉建置,境内仍置删丹、日勒两县,隶属于张掖郡。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以张掖郡东部地区另置西郡(郡治日勒城),删丹、日勒两县归西郡管辖。是时,境内郡、县建置并存。
  三国时期,县境属魏国,魏废西郡,仍置删丹、日勒两县,复归张掖郡管辖。
  西晋时期,恢复西郡建置。境内置删丹、日勒、仙堤、万岁、兰池五县,皆隶属于西郡。删丹县,其地域含今县城和县城以西,治所无考。日勒县,辖原日勒县地,治在古城洼。仙堤县,在今县城以南,治仙堤铺(今东十里铺)。万岁县,位于今县境中部,县治为东汉窦融所筑万岁城,其址无考。兰池县,在今县境北部龙首山区,县治无考。
  东晋十六国时期,县境先后属前凉、前秦、后凉、北凉割据政权。前凉前期,在境内建置西郡(郡治日勒城)。后期,县境西南部祁连山区划归新置祁连郡(郡治在今民乐县永固城南)。前秦沿袭前凉建置。后凉时期,境内仍置西郡,县境西北部边缘地区归西安郡管辖,西南部仍属祁连郡。北凉沿袭后凉建置。
  南北朝时期,县境先后属北朝之北魏、西魏、北周政权。北魏时期,境内置西郡,领永宁(日勒易名)、山丹(删丹易名)、仙堤、万岁、兰池5县。山丹之称,始见于北魏。西魏沿袭北魏建置,仍置西郡,领弱水(永宁易名)、山丹、仙堤、万岁、兰池5县。北周废西郡,改张掖郡为甘州,今县境内仍置弱水、山丹、仙堤、万岁、兰池5县,皆隶属于甘州。
  隋朝复改甘州为张掖郡,合并弱水、山丹、仙堤、万岁、兰池5县和北周在今民乐县境内所置金山县的全部地域置删丹县,隶属于张掖郡。据《元和郡县志》载,隋、唐时期,删丹县城在甘州城(今张掖)东120里,当在今址。
  唐朝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复改张掖郡为甘州,以今山丹县境与民乐县之部分地区置删丹县,又沿弱水东岸,迤逦西北行至居延海,也为删丹县辖区(注),隶属于陇右道甘州府。755年“安史之乱”后,青藏高原的吐蕃族乘虚占据河西,县境地为吐蕃占有达90年之久。其间建置无考。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张义潮起兵驱逐吐蕃,收复河、陇十一州之地,至大中五年,删丹复归唐朝版图。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割据,回鹘族占有河西,县境属甘州回鹘,其间建置无考。
  宋初,县境仍属甘州回鹘。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党项族首领赵元昊起兵击败甘州回鹘,占据河西,县境归入赵元昊所建西夏国版图。西夏大庆二年,即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五月,西夏国以甘州为镇夷郡,置宣化府。置甘肃军,删丹为甘肃军(西夏国十二军司之一)驻地,属宣化府。至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蒙古进入河西,县境属西夏国达190余年。
  蒙古汗国时,县境为亲王阿只吉大王封地,隶属于甘州路总管府(驻张掖)。此时,改删丹为“山丹”,沿用至今。至元十三年(1276年)七月,山丹 直隶于甘肃行中书省(驻张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五月,置山丹州,下 不领县,州治在今县城。
  明初,边境屯兵设防之地改设卫、所。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九月,废 州置山丹卫,隶属于陕西行都司(驻张掖),卫治在今县城。
  清初,沿袭明代山丹卫建置。雍正二年(1724年),裁撤都司,改并卫、所为县,以山丹卫之地和今民乐县童子、慕化两坝置山丹县,隶属于甘州府,县 治依旧。
  民国16年(1927年)7月前,山丹县隶属于甘肃省甘凉道(驻武威)。之后,废道制,隶属甘肃省。25年(1936年)后,隶属于甘肃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驻武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山丹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分区。1950年5月,张掖分区撤销,隶属甘肃省武威地区。1955年10月后,隶属甘肃省张掖地区。
  第三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明代山丹卫行政区划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九月,置山丹卫,军政皆领。洪武二十四年起,置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和50个百户所,统领境内驻军和屯卒。又置7个约保,管理民户。领永兴(城南27里)、魏机寨(城南30里)、卢家(城西南35里)、卢真寨(城西南30里)、新开坝(城西南40里)、阎贵寨(城西南35里)、暖泉(城南40里)、范家营(城东南50里)、杨家坝(城南50里)、右卫寨(城南60里)、大黄山(城东南90里)、东花寨(城东南70里)、上土军沟(城南80里)、新河(城东40里)、丰城铺(城东70里)、老幼寨(城东南80里)、石峡口(城东80里)、祁家寨(城西13里)、大桥寨(城西25里)、焦家堡(城西40里)、赵岗(城西南50里)、四家儿(城西南50里)、洪水三堡(城西南70里)、洪水店堡(城西南160里)等24堡。
  又以卫城为中心,分东、西两线,以10里间隔置军铺11处,城东由西向东依次为遵道铺(今县城南关)、仙堤铺(今东十里铺)、永兴铺(今东二十里铺)、居安铺(今三十里铺)、来远铺(址无考)、阜昌铺(址在今阜昌铺滩)、停云铺(址在峡口附近);城西由东向西依次为永清铺(今清泉村)、静安铺(今静安村)、乐定铺(今东乐乡十里铺村)、丰营铺(址在东乐堡东)。此类军铺当时虽为驻军守望而设,但却为后来形成新的村堡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清代山丹县行政区划
  清初,沿袭明代山丹卫建置。雍正二年(1724年),废卫置山丹县。县以下置约、村两级行政建置。先后置本城(驻县城)、新河(驻新河)、峡口(驻峡口)、永兴(驻永兴)、杨家(驻杨家坝)、花寨(驻花寨)、花寨外(驻陈虎寨)、马营(驻大马营)、黑城(驻黑城)、静安上(驻静安)、永固(驻永固城)、姚家(驻姚家寨)、洪水(驻洪水)、山家(驻山家寨)、新添(驻新添)、羊坊(驻羊坊)、慕化(驻慕寨子)17约,管理县城和各村庄堡寨。
  清代山丹县辖村庄堡寨有:南湾、清泉堡、祁家寨、北湾、静安堡、大桥寨、乐定铺、大墩庙、瓦窑沟、西灰窑、南灰窑、仙堤铺、李家庄、永兴铺、猩猩寨、居安铺、刘福寨、新河堡、王城堡、阜昌铺、丰城铺、峡口堡、定羌庙堡、焦家湾、老军寨、王家庄、李家泉、刘家庄、郭家庄、甘泉子、高寨、靳家庄、孙家庄、四坝寨、永兴堡、魏机寨、马寨堡、敦恕村、卢家堡、任家寨、蒲家寨、新开坝堡、石沟河、侯家山堡、刘英寨、暖泉堡、高家庄、陈家庄、孙家营、范家营堡、上孙营、曹家庄、上山湾堡、下山湾堡、徐家盘山、陈虎寨、杨家坝堡、李家桥、高庙、高家湖、花寨堡、大黄山堡、夹河寨、蔡家湖、二马营子、大马营堡、上石圈、下石圈、叶家窑、九个窑儿、下寨子、上寨子、上土军沟、下土军沟、武宁寨、巴寨子、苦芨滩、吴凝寨、下西山堡、上西山堡、黑城堡、上河西寨、下河西寨、驼岭、马营墩(自此以下今属民乐县)、八卦营、元卷子、张连庄、南村子、土关堡、四家堡、王郎庄、童亮寨、赵刚堡、东西鹁鸽、邵家闸、高家闸、下吾旗闸、张明闸、顾家闸、刘信闸、新堡闸、黄家闸、贾洗闸、雷陀寨、翟家寨、张仲杨家闸、姚家寨、叶官寨、郭家闸、郭东闸、乃独闸、永固城、洪水堡、吴佑寨、韩家营、上下姚庄、马庄子、钱寨子、李寨子、三二寨、杨户寨、黄琴寨、总寨、吕家窑、费家寨、牛顺寨、杏园子、观音堂、王什寨、马军营、毛家寨、可家寨、上花园、二坝寨、新添堡、羊坊堡、山家堡、临山堡、左卫寨、慕寨子、雪寨子、下花园等140多个村庄堡寨。
  第三节 民国时期山丹县行政区划
  民国18年(1929年)3月以前,县以下行政区划为区、村两级建置。初以水利灌溉渠系为名,置草湖、暖五、东中、童子、慕化5区。嗣后,草湖改称一区,暖五改称二区,东中改称三区,童子改称四区,慕化改称五区。
  一区 区署驻县城,领县城各街巷及县城以西至乐定铺区域内各村庄堡寨。
  二区 区署驻马寨堡,领县城以南,东至大黄山北侧,西到东十里铺,北至北山,南到山湾,西南至芦家堡区域内各村庄堡寨。
  三区 区署驻花寨堡,领西起于新开坝堡,沿侯家山堡、杨家坝堡以南,大黄山西侧区域内各村庄堡寨。
  四区 区署驻永固城,领今属民乐县境内童子坝灌区各村庄寨堡。
  五区 区署驻新添堡,领今属民乐县境内洪水河以西,慕化坝灌区各村庄堡寨。
  民国18年3月,本县四(童子区)、五(慕化区)两区之地划归东乐县管辖(同年12月,改名民乐县),全县置3区。
  一区 区署驻县城,领城内东街、西街、南街、北街、东关、西关及城南郊彭家台、碗窑沟,城西清泉堡、南湾、北湾、祁家店、静安堡、大桥寨、新盛寨、乐定铺及红寺湖等村。
  二区 区署驻马寨堡,领仙堤铺(东十里铺)、永兴铺(东二十里铺)、居安铺(东三十里铺)、四坝寨、高寨、永兴堡、马寨堡、新河堡、刘福寨、阜昌铺、丰城铺、峡口堡、焦家湾、老军寨、马莲村、甘泉子、下王城、位宽村(今张湾村)、上王城、陈户寨、徐家盘山、寺沟、范家营、上孙营、下孙营、余丁村、暖泉堡、山湾堡、位奇寨、刘英寨、小寨、洞子村、芦家堡、任家寨、汪家庄、蒲家寨等村。
  三区 区署驻花寨堡,领新开坝堡、侯家山堡、杨家坝堡、李家桥、高庙、高家湖、花寨、夹河村、大马营堡、窑坡、上下石圈子、新墩、圈沟、东西沟、上寨、下寨、吴宁寨、巴寨、周家河湾、陈家河湾、李家河湾、白家村、下西山、上西山、黑城堡、河西寨、西坡村、东山上、黄马村、王林村、东山下等村。
  民国19年6月,民乐县城洪水堡因遭兵燹迁至东乐堡,童子、慕化两区复归山丹县管辖。时,山丹县恢复原5区建置。
  民国21年3月,民乐县城复迁洪水堡,童子、慕化两区复归民乐县管辖,山丹县又恢复3区建置。
  民国22年后,县以下置区、乡、闾、邻四级行政建置,共3区19乡57闾114邻。
  一区 区署驻县城,领3乡。一乡驻县城,二乡驻祁家店,三乡驻大桥寨,各领3闾6邻。
  二区 区署驻马寨堡,领新河(驻地新河堡)、刘福(驻地刘福寨)、永兴(驻地永兴堡)、高寨(驻地高寨)、芦家(驻地芦家堡)、寺沟(驻地范家营)、马莲(驻地老军寨)、边山(驻地山湾堡)8乡,每乡领3闾,每闾领2邻。
  三区 区署驻花寨堡,领新开(驻地新开坝)、红三(驻地高庙)、西山(驻地下西山)、黑城(驻地黑城堡)、大马(驻地大马营堡)、夹河(驻地下夹河)、大独(驻地上寨)、花寨(驻地花寨堡)8乡、每乡领3闾,每闾领2邻。
  民国30年元月,撤区置乡镇、保、甲三级基层行政建置,全县置1镇5乡,即:龙峰镇、富源乡、仙堤乡、封云乡、维新乡、复兴乡,共辖52保480甲。此建置一直沿袭到民国结束。
  龙峰镇镇公所驻县城文庙,领东街、西街、南街、北街、王家什字、东关、西关、赵家庄(含赵家庄、周家台、王家庄)、彭家台、碗窑沟、边墙台(含宋家墩、北城拐)11保
  富源乡 驻地祁家店,领9保。一保辖八号(今郇庄)、北湾;二保辖九号、十号、红寺湖;三保辖王家闸湾、马家湖湾;四保辖张家桥、清泉;五保辖陈家山湾、尤家山湾、叶家山湾;六保辖祁家店、磨湾;七保辖西二十里铺、贾家庄、姚家庄、尚家庄;八保辖大桥寨、龚家庄、新盛寨、乐定铺;九保辖前窑、平坡、西沟。
  仙堤乡 驻地马寨堡,领8保。一保辖上山湾、中山湾、下山湾、上王城;二保辖陈家楼庄、暖泉、刘福寨、三十里铺;三保辖马寨、下孙营;四保辖永兴、四坝;五保辖高寨、十里铺、二十里铺;六保辖位奇寨、刘英寨、小寨;七保辖芦家堡、郭家洼;八保辖任家寨、汪家庄、蒲家寨。
  封云乡 驻地陈户寨,领9保。一保辖峡口、甘泉、定羌庙、刘家庄、郭家泉、李家泉:二保辖老军、祝庄、大口子河、丰城、上焦湾、下焦湾、杨家庄;三保辖周家坑、王家坑、陈户寨;4保辖徐家盘山、寺沟口;五保辖上河、中河、下河、马莲沟;六保辖范家营、上孙营、铁门庄;七保辖陈家崖头、张庄、高庄、王家滩;八保辖下王城、沙河湾、横沟沿;九保辖新河、郑庄。 维新乡 驻地花寨堡,领8保。一保辖大马营、上石圈、下石圈、周家墩、窑坡、东沟;二保辖上夹河、圈沟、封营、新墩;三保辖下夹河、梁家湾、潘家坡、石家台子;四保辖上寨、下寨、西沟;五保辖花寨过街楼以东之田庄、王庄、解庄和土坡头;六保辖花寨过街楼以西,高家湖、殷庄;七保辖高庙、李家桥、吴宁寨、杨家坝;八保辖新开坝、石沟河、侯家山。
  复兴乡 驻地黑城堡,领7保。一保辖甘泉子、刘庄、杜庄、东山;二保辖东关、吴家场、夏家庄、盛家沟口;三保辖泉头、西坡、王家庄;四保辖上河西寨、下河西寨、河里磨、普家庄、北台子;五保辖西门、沙沟、甘邓庄;六保辖萧家湾、眉毛湾、何家场、舒蔡家庄、上西山、下西山、新庄;七保辖陈家河湾、李家河湾、周家河湾、巴寨、陈家山头。
  民国后期,乡以下还曾短暂有过联保(亦称大保,即两保或数保为一联保)建置,各乡保数和甲数也时有增减。
  民国38年(1949年),曾将富源乡和龙峰镇合并称龙山镇,仙堤乡和封云乡合并称中山乡,维新乡和复兴乡合并称天山乡。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山丹县行政区划
  建国初至1965年3月近16年间,山丹县行政区划变更频繁。
  1949年10月,全县置龙山、中山、天山3区。区下设乡、村基层行政建置。
  龙山区 区公署驻县城,辖东起五里墩,西至乐定铺,南到四坝滩,北至红寺湖村区域内各村庄。
  中山区 区公署驻马寨,辖东起古城洼、大黄山北侧,西至东十里铺,南到下孙营,北至北山,西南至芦家堡区域内各村庄。
  天山区 区公署驻花寨,辖西北起于新开坝,沿侯家山、杨家坝、大黄山以西区域内各村庄。
  1950年2月,划中山区东北部另置新山区,划天山区花寨、大马营两地区另置焉山区。至此,全县建置龙山、新山、中山、焉山、天山5区,辖27乡98个行政村。
  1951年10月,龙山区改称一区,新山区改称二区,中山区改称三区,焉山区改称四区,天山区改称五区。1952年10月,民乐县六东区之西屯、东乐、五墩3乡划归山丹县管辖,县府以此3乡和一区祁家店以西之地置六区。至此,全县建置6区37乡116个行政村298个自然村。
  一区 区公署驻县城,领7乡。一乡驻县城南街,领东街、南街;二乡驻县城西街,领西街、北街、王家什字;三乡驻西关,领东关、小东门、周家台、西关、小西门;四乡驻碗窑沟,领碗窑沟、彭家台、赵家庄、王家庄、前窑、平坡、老窑、西沟、大湾;五乡驻城北张庄,领城北、宋家墩、郇庄、红寺湖等村;六乡驻南湾,领南湾、双桥、清泉等村;七乡驻北湾,领北湾、十号等村。
  二区 区公署驻新河,领7乡。一乡驻峡口,领峡口、甘泉子、潘庄、刘庄、郭泉、李泉、羊户口;二乡驻老军寨,领老军、祝庄、丰城、上焦湾、下焦湾、杨家庄;三乡驻陈户寨,领陈户、周坑、王坑、徐家盘山、寺沟;四乡驻范家营,领范家营、上孙营;五乡驻陈家崖头,领陈家崖头、张庄、沙河湾、下王城、王家滩;六乡驻新河,领新河、郑庄;七乡驻刘福寨,领刘福寨、三十里铺。
  三区 区公署先驻马寨,后迁位奇寨,领6乡。一乡驻高寨,领高寨、四坝、十里铺、二十里铺;二乡驻永兴堡,领永兴、马寨、位奇寨;三乡驻暖泉堡,领暖泉、张湾、余丁、下孙营;四乡驻柳荫(刘英),领柳荫、朱湾、小寨;五乡驻芦家堡,领芦家堡、郭家洼、任家寨、汪家庄、蒲家寨;六乡驻新开坝,领新开坝、蔡家湾、卓庄、石沟河。
  四区 区公署驻花寨,领6乡。一乡驻大马营,领大马营、窑坡、上石圈、下石圈、前山、蔡家湖、二马营;二乡驻下夹河,领上夹河、下夹河、潘家坡、楼庄;三乡驻花寨,领花寨、高家湖;四乡驻高庙,领李家桥、高庙、杨家坝、吴宁寨;五乡驻中河,领上河、中河、下河、高坡、马莲沟;六乡驻新墩,领新墩、沙家洼、九个窑、前后圈沟。
  五区 区公署驻霍城(黑城),领6乡。一乡驻杜庄,领杜庄、盛家沟、东山、甘泉、刘家庄、车家庄;二乡驻王庄,领王庄、西坡、泉头、上下河西寨、周庄;三乡驻霍城西关,领霍城东关、西关;四乡驻新庄,领新庄、李庄、上西山、下西山、巴寨、周家河湾、陈家河湾、李家河湾、陈家山头;五乡驻上寨,领上寨、下寨、东沟、西沟;六乡驻何家场,领何家场、沙沟、白家台、眉毛湾、甘庄、萧家湾。
  六区 区公署驻东乐堡,领5乡。一乡驻西屯,领西屯、中铺子、苗家墩、上庄子;二乡驻东乐堡,领东乐、张家庄、叶庄、姜家庄、大寨、窦家庄;三乡驻五墩,领五墩、小寨、安家湾、魏家墩、姚家庄;四乡驻大桥寨、领大桥、十里铺(乐定铺)、邱家庄、新盛寨、龚家庄;五乡驻静安堡,领静安、尚家庄、贾家庄、祁家店。
  1955年7月,区由数字命名改为以驻地命名,原6个区依次改称城关区、新河区、位奇区、花寨区、霍城区、东乐区。各区所辖各乡大都亦以驻地改称,即城关区辖东街乡、西街乡、南关乡、碗窑沟乡、城北乡、南湾乡、北湾乡;新河区辖峡口乡、老军乡、陈户乡、范家营乡、崖头乡、新河乡、刘福乡;位奇区辖高寨乡、永兴乡、暖泉乡、柳荫乡、芦家堡乡、新开乡;花寨区辖大马营乡、夹河乡、花寨乡、李家桥乡、寺沟河乡、新墩乡;霍城区辖三峰乡、双峰乡、霍城乡、新庄乡、双寨乡、白家乡;东乐区辖西屯乡、东乐乡、五墩乡、大桥乡、静安乡。是时,为农业合作化时期,乡下辖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多是以原行政村或自然村建置)。
  是年10月,撤区并乡,全县37个乡合并为15个乡,即原东乐区东乐、西屯两乡和五墩乡西部合并建东乐乡(驻地东乐堡);原东乐区静安、大桥两乡和五墩乡东部合并建大桥乡(驻地大桥寨);原城关区南湾、北湾、城北三乡合并建城北乡(驻地郇庄);原城关区东街、西街、南关、碗窑沟四乡合并建城关乡(驻地县城西街);原新河区新河、刘福两乡和崖头乡西部合并建新河乡(驻地新河);原新河区陈户、范家营两乡和崖头乡南部合并建陈户乡(驻地陈户寨);原新河区峡口、老军两乡合并建老军乡(驻地老军寨);原位奇区高寨、永兴、位奇三乡合并建位奇乡(驻地位奇寨);原位奇区芦家堡、新开两乡合并建芦家堡乡(驻地芦家堡);原位奇区暖泉、柳荫两乡和原花寨区李家桥乡西部合并建柳荫乡(驻地柳荫寨);原花寨区李家桥乡南部,霍城区新庄乡西部和位奇区暖泉乡山湾合并建李桥乡(驻地高庙);原花寨区大马营、新墩两乡和夹河乡南部合并建大马营乡(驻地大马营);原花寨区花寨、寺沟两乡和夹河乡西部合并建花寨乡(驻地花寨);原霍城区双寨乡和新庄乡东部合并建双寨乡(驻地上寨);原霍城区三峰、双峰、霍城、白家四乡和新庄乡南部、双寨乡西沟村合并建霍城乡(驻地霍城)。
  1958年至1983年11月,撤销乡建置,县以下为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建置。
  1958年9月至1958年12月,全县建置红旗、红光、红星3个人民公社,即以原东乐、大桥、城北、城关四乡之地建红旗人民公社(驻地县城);以原新河、老军、陈户、位奇、柳荫、芦家堡6乡之地建红光人民公社(驻地位奇寨);以原李家桥、花寨、大马营、双寨、霍城5乡之地建红星人民公社(驻地花寨)。是时,公社辖属的生产大队,生产队范围都较大,大多是原有乡、农业合作社改称。
  1958年12月,撤销民乐县建置,将其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山丹县管辖。全县建置城北(原红旗)、位奇(原红光)、花寨(原红星)、民乐镇(原民乐县东方红人民公社)、丰乐(原民乐县河西人民公社)5个人民公社。
  1959年8月,全县人民公社作局部调整,划城北人民公社城区部分另置城东人民公社(驻地县城南街),划民乐镇人民公社北部另置三堡人民公社(驻地三堡),划丰乐人民公社西部另置南古人民公社(驻地南古城)。至此,全县建置城北、城东、位奇、花寨、民乐镇、三堡、丰乐、南古8个人民公社。
  1961年10月,为便于管理,将全县8个人民公社调整为城东(管理城镇居民)、城北、静安、东乐、城关(驻地县城西街)、位奇、芦堡、新河、陈户、老军、李桥(驻地高庙)、花寨、双寨(驻地上寨)、夹河(驻地下夹河)、大马营、霍城、洪水(驻地民乐镇)、三堡、六坝、民联(驻地张明寨)、太和、鹿中、永固、南丰、李寨、新天、杨坊、南古、丰乐、顺化、景会、花园32个人民公社。
  1962年元月,恢复民乐县建置,原民乐县所属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民乐县管辖。是时,山丹县建置城北、静安、东乐、城关、城东、位奇、芦堡、新河、陈户、老军、李家桥、花寨、夹河、双寨、大马营、霍城16个人民公社。
  1962年8月,全县人民公社又作调整,即,分东乐公社西部另置西屯公社(驻地西屯);分城北公社龙首山区另置红寺湖公社(驻地红寺湖);分霍城公社西南部另置祁连公社(驻地王庄);分霍城公社北部另置双湖公社(驻地甘庄)。是时,全县建置城北、静安、红寺湖、东乐、西屯、城关、城东、位奇、芦堡、新河、陈户、老军、李桥、花寨、夹河、双寨、大马营、双湖、霍城、祁连20个人民公社。
  1965年3月,体制调整,将城北、城关两公社合并建西湖公社(驻地县城西街);静安、东乐、西屯三公社合并建东乐公社(驻地东乐堡);位奇、芦堡两公社合并建位奇公社(驻地位奇寨);新河、陈户两公社合并建陈户公社(先驻陈户寨,后迁崖头);夹河公社西部和花寨公社合并建花寨公社(驻地花寨);大马营公社和夹河公社南部合并建大马营公社(驻地大马营);霍城、双湖、祁连三公社合并建霍城公社(驻地霍城)。红寺湖、老军、李桥公社建置不变,城东公社更名为城关镇公社。1965年9月,西湖公社更名为清泉公社。至此,全县建置城关镇、东乐、红寺湖、清泉、位奇、陈户、老军、李桥、花寨、大马营、霍城11个人民公社。城关镇公社辖街道居民委员会4个。其他10社辖103个生产大队,833个生产队。此建置稳定达18年之久,至1983年11月恢复乡建置为止。
  自1983年11月起,县以下建置政、社分设,在不打乱原有各人民公社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的基础上,城关镇公社改称镇,其他10个人民公社改称乡,生产大队改称村,生产队改称社(村和社数有部分调整)。自此,全县建置:城关、东乐、红寺湖、清泉、位奇、陈户、老军、李桥、花寨子、大马营、霍城1镇10乡。一镇辖居民委员会7个,居民小组19个,10乡辖村111个,社700个。
  第四章 乡镇村概况
  第一节 城关镇
  城关镇以管辖城镇非农业人口为主,其辖区插花于县城各街巷、城郊各村和省、地驻县各厂(场)矿区。镇人民政府驻县城胜利街。辖东街、西街、南街、南关、城北、前窑、平坡7个居民委员会,19个居民小组。全镇总面积约82平方公里。1988年有居民4815户,1.9858万人。
  自隋、唐以来,城关镇驻地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1959年8月以前,县城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由城区乡镇统一管理。1959年8月,以县城非农业人口为主另置城东人民公社。1965年3月,城东人民公社更名为城关镇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称城关镇。
  省、地、县厂(场)矿和县属各机关、学校、文化、医疗、商业设施多设于城关各街巷及城郊。
  城关镇经济为工商结合形式,居民多在企事业机关单位和厂矿工作,或从事饮食、服务、摊贩、运输、建筑、采矿等集体或个体工商活动。近年来,该镇集体、个体工商业发展较快,成为全镇经济的主干。
  第二节 东乐乡
  东乐乡,位于县境西部,山丹河下游。辖区东至静安堡与清泉乡祁店村为邻,西至西屯火车站与张掖市硷滩乡接壤,南临民乐县六坝乡和北部滩乡,北越龙首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望,东北以龙首山为界与红寺湖乡毗邻,总面积85.55万亩。全境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坡降平缓。境内南为沙滩,北为荒漠,村庄、田畴多沿山丹河下游河道分布。
  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冯胜定河西后,明军驻守境内铁门关(今龙首山大口子)以御瓦刺,屯田西屯以济军饷。弘治年间,在境内筑东乐、西屯、大桥、静安、乐定等城邑堡寨,并置东乐驿。清乾隆八年(1743年),徙张掖县丞驻东乐堡。民国2年(1913年),置东乐县,以东乐堡为其县治。境内乐定铺(今东乐乡十里铺村)以西,明代属甘州右卫,清代属张掖县丞,民国属东乐县(民国21年后改名民乐县)。1952年10月,乐定铺以西划归山丹县。乡人民政府驻东乐堡,距县城22.5公里。现辖9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67个社,1988年,有居民2611户,1.3111万人。
  现有耕地3.35万亩,宜种植小麦、糜谷、瓜果、蔬菜等。过去,境内耕地靠山丹河水灌溉。近30年来,靠祁家店水库和数十眼电机井水灌溉。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1988年,全乡粮食总产量4251吨,产值276.97万元。近年来,乡办村办企业和劳务输出发展较快,静安村劳务输出和副业生产为全乡之首。198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783.82万元,纯收入547.82万元,人均纯收入409.84元。
  乡驻地设有医院、学校、粮管所、邮电所、供销社、财税所、营业所、公安派出所等机关单位。
  兰新铁路、甘新公路、东(东乐)民(民乐)公路横越境内,交通便利。
  境内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山羊堡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节 红寺湖乡
  红寺湖乡,位于县境北部,龙首山区,是山丹县位置最北,人口密度最小的乡。辖境东、北两面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接壤,南以龙首山为界与清泉乡相邻,西以龙首峰为屏与东乐乡相望。
  红寺湖乡古代为游牧民族游牧之地。清代道光初,县城南草湖头坝泉水干涸,知县黄璟徙民于此垦荒。自此,境内始有农户定居。境内龙首山有龙首洞,内有石龛石佛,又名红寺洞,地以此得名。民国初,地属草湖区(后改称一区)。民国30年元月后,地属富源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属龙山区(后改称一区)。1955年后,属城北人民公社。1962年8月,正式建置红寺湖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称红寺湖乡。总面积33.78万亩。乡政府驻红寺湖北窑子台,距县城15公里。现辖6个行政村。1988年,有居民207户,935人。
  境内多荒漠。地处凉冷干旱区,冬天寒冷,夏天炎热,常年多风沙,年降水量仅179毫米,气候干燥。全乡现有耕地1900亩,靠神仙窑、黑山截引、马莲湖、红柳湾泉水及塘坝蓄水灌溉。农作物以小麦、大麦为主,还可种植洋芋、胡麻等作物。
  该乡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草原面积广,适于发展畜牧业生产,为山丹县畜牧乡。1988年,全乡有羊7663只,骆驼376峰,牛、马、驴、骡508头(匹),牧业产值14.94万元。全乡经济总收入92.72万元,纯收入53.54万元,人均纯收入541.56元。
  乡驻地设有医院、学校、供销社、营业所、兽医站等机关单位。有滑石矿、农具修配等乡办企业。
  过去,境内交通闭塞,文化落后。20世纪60年代,开辟县城到乡驻地公路一条,便利了该乡和县境各地的联系。
  境内有汉、明长城、障燧、堡子城古城堡、红寺山关遗址。
  第四节 清泉乡
  清泉乡,位于县城四周。辖区东邻位奇乡,南靠山丹农场,西至祁家店与东乐乡为邻,北以龙首山为界与红寺湖乡接壤,东北部越独峰顶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望。总面积63.41万亩。乡政府驻县城西街。现辖14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101个社。1988年,有居民5441户,2.6142万人。
  地处龙首山南麓,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全乡有耕地3.71万亩,宜于种植小麦、胡麻、瓜果、蔬菜等,产量稳定。1988年,粮食总产量为1.0506万吨,产值686.43万元。
  居民多从事农业生产,兼营副业与商业。乡办企业有砖瓦厂、水泥厂、农修厂、采矿场、轧钢厂等。近城各村大都办有砖瓦、石灰、粮油加工、水刷石等小型企业。南湖、西街工副业生产为全乡之首。198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3924.29万元,仅工业收入就达2399.53万元,纯收入1141.77万元,人均纯收入516.11元。
  兰新铁路、甘新公路横穿北境,山(山丹)马(大马营)公路纵贯其南,山(山丹)平(平坡)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乡驻地设有学校、供销社、营业所、财税所、公安派出所、法庭等机关单位。
  境内有明代总兵王允中墓、大佛寺、明长城遗址等古迹。
  第五节 位奇乡
  位奇乡,位于县境中部。辖区东接陈户乡,南邻李桥乡,西至红羊圈河与民乐县民联乡毗邻,北靠山丹农场,东北过龙首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望。总面积83.39万亩。地势东部平坦,西部有丘陵地。乡政府驻位奇寨,距县城17公里。现辖17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114个社。1988年,有居民4466户,2.0965万人。
  地处温凉干旱区,农业基础较好,现有耕地10.57万亩,主要靠李桥水库蓄水和新开、红崖两渠灌溉。宜于种植小麦、胡麻等作物。北部十里铺、二十里铺、高寨、四坝、东湾等地适种瓜类、蔬菜等。1988年,全乡粮食总产量为1.1868万吨,产值809.95万元。产瓜1797吨。
  经济以农业为主,兼以工副业生产。乡办企业有农机修配、水泥、采煤、粮油加工、建筑等。部分村、社办有小型企业。近年来,劳务输出发展较快,芦堡村工副业生产和劳务输出为全乡之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198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为1997.67万元,纯收入1112.44万元,人均纯收入496.58元。
  乡驻地设有中小学、医院、供销社、营业所、邮电所、粮管所、财税所、公安派出所等机关单位。
  山(山丹)大(大马营)公路纵贯南北,位(位奇).新(新开)公路连接西部,交通便利。
  境内白墩子、壕北滩有两汉墓群。
  第六节 陈户乡
  陈户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辖区东连老军乡,南依大黄山和花寨子乡相望,西邻李桥乡和位奇乡,北以龙首山北麓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接壤。境内地势南高北低,中部为平原地带。总面积52.87万亩。乡政府驻陈家崖头,距县城25公里,乡以原驻地陈户寨得名。现辖14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89个社。1988年,有居民4223户,2.0961万人。
  南部大黄山区属高寒区,种植小麦、油菜籽、青稞、大麦;中部地势平坦,属干旱区,农作物以小麦、胡麻为主;西部新河、刘富、三十里铺,除种植小麦、胡麻外,沿长城内外地带宜种瓜类,为山丹县主要产瓜地区之一。龙首山南北为荒漠,宜放牧。全乡耕地面积8.56万亩,主要靠李桥水库、三十六道沟、寺沟3水库蓄水灌溉。1988年,粮食总产量为8343吨,产值599.21万元。
  北部沿山地带煤藏量丰富,当地农民采煤历史悠久。乡办企业有农具修配、采煤、粮油加工、建筑等。198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301.34万元,纯收入855.17万元,人均纯收入364.65元。
  乡驻地设有中小学、医院、供销社、营业所、邮电所、变电站、财税所、法庭、公安派出所等机关单位。陈户、崖头、新河等村集市贸易活跃。
  甘新公路横穿北境,新(新河)陈(陈户)公路纵贯南北,李(李桥)老(老军)公路横越南境,交通便利。
  境内新河堡,为明、清两代重要驿、塘和集镇。北部有明长城遗址,保存尚好。
  第七节 老军乡
  老军乡,位于县境东部。辖区东至十五里口与永昌县红山窑乡毗邻,南依大黄山,与花寨乡、大马营乡相望,西、北与陈户乡搭界。总面积67.64万亩。乡政府驻老军寨,距县城40公里。现辖10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37个社。1988年,有居民1403户,7144人。
  两汉、三国、两晋时期,地属日勒县。境内峡口堡、丰城铺、定羌庙(绣花庙)为明清两代驿、塘和军事守望重地。
  地处大黄山北麓,地势平坦,水资源缺乏,历史上多旱灾。耕地靠流水沟、瓷窑口两座小型水库蓄水和井沟、羊户沟、火烧沟、南山口、大口子、柳沟、长沟等山谷洪水灌溉。现有耕地5.06万亩,宜于种植小麦、胡麻、洋芋、青稞等作物。1988年,全乡粮食总产量3004吨,产值242.61万元。
  境内草原面积大,宜于发展牧业生产,为山丹县半农半牧乡。1988年,全乡有羊3.2106万只,牛、马、驴、骡3845头(匹)。
  乡办企业有农修、采煤、粮油加工等。198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544.03万元,纯收入319.73万元,人均纯收入420.33元。
  乡驻地设有学校、医院、营业所、财税所、供销社、邮电所、粮管所等机关单位。
  甘新公路横穿北境,陈(陈户)老(老军)公路纵贯东西,交通便利。境内有日勒古城、峡口古城堡、明长城遗址。
  第八节 李桥乡
  李桥乡,位于县境南部。辖区东与花寨子、陈户两乡为邻,南与大马营乡和军马场搭界,西南与霍城乡相连,西北与位奇乡毗邻。地形狭长,南高北低,东西为丘陵,总面积16.93万亩。乡政府驻周家河湾,距县城35公里。因境内原有李家桥(今李桥水库址)而得名。现辖10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60个社。1988年,有居民2128户,9972人。
  地处霍城河两岸,灌溉便利。南部属高寒半湿润区,以种植小麦、油菜籽、豌豆为主。北部属半干旱区,以种植小麦、胡麻、洋芋为主。现有耕地6.17万亩。1988年粮食总产量5651吨,油料总产量1250吨,农业总产值419.88万元。
  乡办企业有农修、采煤、粮油加工、建筑业等。198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761.51万元,纯收入471.26万元,人均纯收入441.26元。
  乡驻地设有中小学、医院、财税所、供销社、营业所、变电站、粮管所、邮电所等机关单位。有个体摊贩、店铺十数家。
  山(山丹)大(大马营)公路和李(李桥)霍(霍城)公路纵贯南北,河(河湾)东(东沟)公路连接东、西沟,交通便利。
  第九节 花寨子乡
  花寨子乡,位于县境南部。辖区东北越大黄山与老军乡相望,西与李桥乡相邻,南接大马营乡,北与陈户乡接壤。境内地势东为高山和丘陵,西部马营河两岸为狭长河川,总面积12.59万亩。乡政府驻地花寨子,距县城36.5公里。现辖9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71个社。1988年,有居民1939户,9324人。
  该乡地处大黄山西侧丘陵地带,村庄、田畴大多沿马营河、寺沟河道分布。东部属高寒区,宜于种植小麦、油菜籽、青稞等作物;西部属半干旱区,宜于种植小麦、油菜籽、胡麻、洋芋、蔬菜等。全乡耕地面积4.74万亩,其中水浇地占27.6%,多分布在马营河两岸,灌溉便利。1988年,全乡粮食总产量4267吨,油料852吨,农业总产值399.41万元。
  乡办企业有农修、采煤、粮油加工、建筑等。198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719.68万元,纯收入399.96万元,人均纯收入379.19元。
  乡驻地设有中小学、医院、供销社、营业所、粮管所、邮电所、财税所、公安派出所等机关单位。
  山(山丹)大(大马营)公路纵贯南北,交通便利。
  境内有明代钟山寺、广化寺遗址。钟山寺建于大黄山腹地,松林葱郁,景色宜人,为境内避暑之地。夏历六月六日,有盛大庙会,游人车马,络绎不绝。
  第十节 大马营乡
  大马营乡,位于县境南部。辖区东依大黄山,南邻军马场,西与李桥乡为邻,北与花寨子乡相接,东南与永昌县为界。境内地势南部平坦,北部东、西为丘陵,中为河川,总面积22.24万亩。乡政府驻大马营堡,距县城51公里。现辖8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53个社。1988年,有居民2204户,1.0041万人。
  大马营为历代牧养军马之地,明、清时期又为设防要冲,清代设大马营游击和守备于此。
  大马营乡地处高寒半湿润区,村庄、田畴多沿大黄山南坡,马营河两岸分布。现有耕地7.13万亩,旱地占耕地面积的88.8%。历史上只宜种植青稞、大麦,近20年来,以种植小麦、油菜籽、青稞为主,为本县主要油料产区之一。1988年,全乡粮食总产量5428吨,油料1500吨,农业总产值476.83万元。
  乡办企业有农修、采煤、粮油加工等。198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873.34万元,纯收入589.62万元,人均纯收入445.21元。
  乡驻地设有中小学、医院、供销社、财税所、邮电所、粮管所、公安派出所等机关单位。
  山(山丹)大(大马营)公路纵贯其境,交通便利。
  境内有大马营城堡及将军楼遗址。
  第十一节 霍城乡
  霍城乡,位于县境南部。辖区东接李桥乡西沟村,南连山丹军马场,西南与民乐县永固乡接壤,西与民乐县民联乡相连,北与李桥乡、位奇乡毗邻。全 境地势南高北低,东、西为丘陵,中间为平川,总面积26.86万亩。乡政府驻 霍城(原名黑城),距县城43公里。现辖14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96个社。 1988年有居民3961户,1. 9488万人。
  地处高寒半湿润区,土质肥沃,水资源较丰富。现有耕地8. 99万亩,靠东 山、白家、皇马、达达、王林、西达达、西山、盛沟独泉等泉水渠坝灌溉。1973 年后稍沟干渠修通后,灌溉面积增加。南部滩旱地和丘陵地以种植油菜籽、大 麦、青裸为主,北部丘陵地和水浇地以种植小麦、油菜籽、豌豆、洋芋为主。1972 年引进甘兰型油菜籽后,境内各村推广种植,产量高而稳定。该乡为本县主要 粮油产区。1988年,全乡粮食总产量11972吨,油料总产量5851吨,农业总产 值1219. 31万元。
  乡办企业有农修、采煤、粮油加工、建筑等。198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 1883. 45万元,纯收入1176. 91万元,人均纯收入571. 52元。
  乡驻地霍城,古为设防要地和贸易集镇,今设有中小学、医院、供销社、营 业所、财税所、粮管所、邮电所、工商所、公安派出所等机关单位。有集体和 个体店铺数十家,集市贸易活跃。
  李(李桥)霍(霍城)公路纵贯南北并连接山大公路,交通便利。
   上山湾 上山湾、尹庄
  第十二节 村堡演变
  本县建置历史悠久,境内古城洼、峡口、红寺湖、双湖、山羊堡滩、古弱水河道、长城沿线等处,至今尚有不少古村堡、古墓葬群遗址,足证明境内古代就有不少村堡存在。
  境内村堡的记载,始于明代。《甘镇志》和清道光《山丹县志》中都具体记载了本县明、清时期村堡分布情况。明代洪武、弘治、万历年间,都曾在境内大规模构筑堡寨,先后筑堡寨24处,军铺11处,尤以弘治年间为盛。清代,境内村堡有较大发展,有大小村庄堡寨140多处(含今民乐县童子、慕化地区)。民国时期,境内村堡有所增加,但多是原有村堡的扩展,或以原有村堡为中心在其周围形成的新庄新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原有村堡均有较大发展,随着境内开矿设场(厂),筑路修渠,开荒移民,又有不少新的村庄、居民点形成,尤以县城周围,城南四坝滩,城东列巴滩(亦称北滩),南部山丹军马场农牧区,西部前窑、平坡矿区,北部铁路沿线为盛。至目前,县境内有大小村庄450多处(含街道),较大的居民点70多处。
  明、清时期,境内村堡多以堡、寨形式兴建。较大者构筑有土夯城堡、护门墩台、瓮城悬楼。建于明代的有石峡口堡、停云铺、老幼寨堡、阜昌铺、新河堡、居安铺、永兴铺、仙堤铺、永兴堡、魏机寨堡、芦真寨堡、芦家堡、新开坝堡、暖泉堡、范家营堡、杨家坝堡、右卫寨堡、花寨堡、大黄山堡、上土军沟堡、大马营堡、武宁寨堡、西山堡、黑城堡、永清堡、祁家寨堡、静安铺、大桥寨堡、焦家堡、乐定铺、丰营铺、东乐堡、西屯堡。建于清代的有定羌庙堡、高寨、四坝寨、王城堡、刘福寨、马寨、蒲家寨、侯家山堡、山湾堡、巴寨、上寨、下寨、大寨、新盛寨等。至民国时期,上述堡寨之城垣大都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多坍塌、拆毁。
  境内村堡名称由种种原因形成,有的以居民姓氏命名,如尤家庄、龚家庄、汪庄、杜庄、郑庄、尹家庄、潘庄、祝庄等等;有的以居住主要姓氏加居住地地理环境,地貌特征而名,如杲家窝铺、葛家山、郭家洼、徐家盘山、朱湾、周家坑、牛家湖、彭家台子、李家河湾等等;有的纯以居住地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而名,如山湾、眉毛湾、暖泉、圈沟、夹河、窑坡、河西、沙河湾、沙河垴、石沟河等等;有的以居住主要姓氏加独有设施而名,如李家桥、杨家磨等;有的以最早居住者姓名得名,如陈虎寨、刘福寨、刘英寨、武宁寨等;有的以居住地险峻形势而名,如峡口、天生圈、直沟门等;有的以古军营而名,如大马营、老军寨、孙家营、范家营等;有的以居住地旧有渠坝渠号而名,如九号、十号、五坝、四坝等;有的村堡已无原命名姓氏而仍保留原称,如芦家堡,最早以当地主要姓氏芦姓而名,后来无一芦姓。诸如此类的村堡还有焦家湾、祁家店、蒲家寨等。上述村堡名称大多沿用至今。也有部分村堡因谐音讹传或改名,称谓有所变化,明代老幼寨堡,清代改称老军寨,后因之;明代石峡口堡,清代改称峡口堡;明代魏机寨堡,民国时期谐音为位奇寨;明代仙堤铺、永兴铺、居安铺,民国时期分别以距县城里数改为十里铺、二十里铺、三十里铺;明代武宁寨堡,民国时期谐音为吴宁寨;明代黑城堡,民国后期一度改称复兴村,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改为霍城;明代乐定铺,民国时期以距离东乐县城东乐堡里数改为十里铺;明代卢家堡,民国时期谐音为芦家堡;明代上土军沟堡,民国时期改称东沟;明代永清铺,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改称清泉村;清代陈虎寨,民国时期谐音为陈户寨;清代刘福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谐音为刘富寨,又称刘伏寨;清代刘英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以谐音改称柳荫寨;民国时期的余丁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谐音为于定村。
  境内历史上的某些村堡,或因河流改道,或因沙碛侵袭,或因兵燹灾荒而湮没:明代右卫寨堡,卢真寨堡、焦家堡,至清代已湮没无存;明代大黄山堡,至民国初已湮没;定羌庙堡,清代为大堡,至民国时期日渐衰落,只剩寥寥数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此堡已无居民。阜昌铺在明、清时期也较繁荣,清同治年间因遭兵燹,居民四逃,夷为废墟。民国中期,又发展为有居民18户143人的小铺,至民国后期,终成废墟。清代西灰窑,宣统元年尚有居民248户,1423人;南灰窑,宣统元年尚有居民189户,958人,至民国前期,两地皆废;清代仙堤铺南五里之猩猩寨,宣统元年有居民近100户,536人,至民国初已无居民。他如敦恕村、强家村,民国时俱湮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境内新出现的居民点有:南部山丹军马总场,各分场及所属各队居民点近40处;城南四坝滩国营山丹农场场部、一站、二站及大小青羊口一站、二站、三站居民点;北部兰新铁路西屯、东乐、大桥、北湾、山丹、东明、红石泉、独峰顶、马莲井、白水泉、青羊口各车站居民点;西部前窑、平坡矿区居民点;城东甘肃山丹焦化厂,张掖地区山丹化工厂、水泥厂居民点;东水泉煤矿居民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境内形成的新村庄有:
  北滩村 在县城东5公里至7公里间兰新公路北侧。此处原为荒漠。1958年,迁城关、城北、东乐等处少数农户到此定居,由二十里铺开渠引李桥水库蓄水,陆续开凿机井数眼,开荒造田。后又陆续迁入不少农户,逐渐形成3个自然村(林场、一站、二站)。至1988年,3个自然村有居民108户,554人。
  二十里铺北滩村、高寨北滩村 地在县城东5至8公里间甘新公路南侧,原为列巴滩一部分。在1976年平整土地的基础上,迁高寨、二十里铺等处部分农户至此定居,形成两个自然村。至1988年,两村共有居民67户,336人。1971年11月省邮电局在甘新公路南侧(距县城6公里处)开办农场。1987年农场停办,下河村牛家湖等处农户迁此定居,形成自然村。至1988年,全村有居民72户,270人。
  东湾村 地在县城南山马公路3至7公里间北侧。此处原为四坝滩一部分,自1976年起,四坝寨、马莲沟、土坡头、寺沟河等处农户先后迁入定居,逐渐形成4个自然村。至1988年,四个自然村有居民154户,734人。
  白疙瘩洼村(亦称山子台村) 地在新河至下王城间。此处原为荒漠,有大古墓堆一座,名白疙瘩。1958年李桥水库开工后,原李家桥村部分农户因耕地为水库库址所占,1971年2月政府拨迁部分农户至此定居,逐渐形成自然村。至1988年,全村有居民30户,155人。
  县城东列巴滩(亦称北滩)和城南四坝滩,在20世纪40年代前为荒漠,如今村落相望,田畴成片。
  于定滩村 地在马寨子东,原为荒原。1958年开办于定农场。后农场撤销,移交县农业局。因上山湾村部分农户耕地被李桥水库所占,迁此定居,形成自然村。至1988年,全村有居民32户,160人。
  东乐城西林场村 地在东乐火车站南侧,原为荒原。60年代,东乐公社在此开办林场,迁入部分农户,形成自然村。至1988年,全村共有居民24户,117人。
  另外,1958年以来,因兴建李桥水库,原李家桥村农田被占,农户迁至白疙瘩洼和附近村庄,原李家桥村不复存在。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