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动物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03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动物资源
分类号: Q95
页数: 3
页码: 92-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动物资源的情况。其中包括家畜家禽、野兽野禽、昆虫、鱼等。
关键词: 山丹县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内容

一、家畜家禽
  山丹县畜禽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但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南部沿山地区霍城、马营、花寨、李桥等乡骡、马、牛较多,红寺湖、老军、陈户、位奇等乡羊只较多。
  牛 有黄牛、牦牛、犏牛等。河西黄牛最为普遍,以役用为主,耐粗饲,体质结实,使役能力较强。牦牛来源于青藏高原,适应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肉乳兼用,在祁连山、大黄山、马营滩放牧。犏牛是黄牛与牦牛杂交品种,“有两种:以公黄牛和母牦牛杂交所产称真犏牛,以公牦牛和母黄牛杂交所生称假犏牛,”体力最大,耐寒冷,耐苦役,善爬山,寿命长,是沿山一带的耕畜之一。引进品种有秦川牛、三合牛、早胜牛、西门塔尔牛等。
  马 分河西马、山丹马等。河西马体型中等,略显粗重,体质结实,使役能力较强,是山丹的主要耕畜。霍城乡最多,占总马数的22.3%,其次是大马营乡,占15.3%,引进马种有阿尔登马、弗拉吉米尔马、卡拉巴依马、顿河马。
  山丹马是山丹军马场为适应军队驮马需要而培育成的一个新品种,以驮为主,挽乘兼用。1984年进行鉴定,命名为“山丹马”。
  骡 有马骡和驴骡两种,生长发育快,耐粗饲,体质坚实,抗病力强,寿命长,使役性能好,使用范围广,是山丹主要役畜之一。
  驴 地方品种为河西驴,体型小,耐粗饲,适应性强,抗逆性大,能拉善驮,性情温顺,是一个古老品种。山丹大部分农户饲养。
  骆驼 县内均为双峰驼,主要分布在荒漠草原上,红寺湖乡最多。
  猪 分河西猪和土种猪,以河西猪最多。引进品种有巴克夏、约克夏、内江、长白、杜洛克猪等。肉食主要靠生猪生产,农户普遍饲养。
  羊 分山羊和绵羊两种。绵羊有蒙古羊、藏羊和卡拉库尔羊,藏羊分布在高寒山区,数量很少。蒙古羊又称伏羊,全县各乡都有,位奇乡最多。
  山羊公母大部有角,公羊角粗大而长,向后弯曲,母羊角小而短细。
  卡拉库尔羊 1975年引进卡拉库尔杂种羊改良繁殖,现已饲养1000只。卡拉库尔杂种羊毛黑而浓密,弯曲成花卷,或呈环型和半环型。羔皮价值高,供
  出口。成年羊每只产毛4—5公斤。
  鸡 有星杂288、京白鸡、来航鸡、九斤黄、土种鸡、罗斯鸡、狼山鸡等。产蛋较多的是星杂288和京白鸡,每只母鸡产蛋100—160枚。
  兔 有土种兔、西德长毛兔等。
  狗 有本地狗、哈巴狗和狼狗等。
  猫 主要为本地猫。
  鸭 城市居民零星饲养。
  鸽 城乡居民零星饲养。
  二、野兽野禽
  狼 性凶暴,我县稀少,分布于沿山地区,皮可制裘革。
  狐 嗅觉、听觉发达,行动敏捷,狡猾多疑。肉和内脏可入药,皮可制高级皮裘。
  草兔 俗称野兔,广布全县,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肉细嫩,皮可制皮衣。
  旱獭 分布于祁连山、马营滩一带,肉可食,皮可制皮衣。
  刺猬 皮肉均可入药,分布于山区。
  黄鼠狼 分布于南部山丘和草坡地。
  獾猪 分布于大黄山和马营滩一带,对农作物有危害。
  黄羊 分布于大马营草滩和大黄山、龙首山中(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肉可食,皮可制褥。
  青羊 (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栖于高山林莽中,肉可吃,皮多制褥。
  蝙蝠 喜群居于岸洞或庙宇中,昼伏夜出,吃蚊子等有害昆虫,粪是良好的中药,称夜明砂。
  田鼠 分布极广,沿山地区最多,危害庄稼。有长爪沙土鼠、鸣声鼠、中华鼢鼠、草原黄鼠4种。此外还有室内害鼠。
  鹿 甘肃马鹿(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分布于大黄山和祁连山中,肉、血、骨均可入药,鹿茸是高级药料,经济价值高。
  野禽有:啄木鸟 鸽子鹊 乌鸦麻雀 燕子老鹰 叼鱼郎 沙鸡布谷鸟斑鸠〓(俗名野鸡) 猫头鹰等。
  三、昆虫、鱼
  主要有蜘蛛 蜜蜂蚯蚓 蜈蚣蜻蜓蚊子苍蝇 蚂蚁蛇螳螂蝴蝶蝉蝌蚪青蛙;对农作物有危害的如蝗虫 松毛虫 地老虎 萤火虫 天牛 蚜虫 黄条跳䖬 豌豆夜蛾豌豆潜夜蝇 金龟䖬 麦穗夜蛾 麦杆蝇芜菁夜蜂草地螟等。鱼类,人工养的有草鱼、鲤鱼、鲫鱼、鲢鱼等。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