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01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地貌
分类号: P931
页数: 3
页码: 63-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地处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南北高山对峙,中间低缓开阔,东西贯通,呈走廊形。在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高山、丘陵、平川区,波状起伏,地形较为复杂多样。南与东南有祁连山、大黄山北坡冲积扇、冲积平川,北有龙首山南坡冲积扇,共同汇合于县城、山丹河附近。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成倾斜状,中间为槽形的平原地带。
关键词: 山丹县 自然地理 地貌

内容

山丹地处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南北高山对峙,中间低缓开阔,东西贯通,呈走廊形。在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高山、丘陵、平川区,波状起伏,地形较为复杂多样。最高祁连山冷龙岭海拔4444米,最低东乐乡西屯沙河1549米。县城所在地1756米,相对高差2895米,平均高度海拔2500米。高度差别大,因之气候、植被分布各不相同。
  南与东南有祁连山、大黄山北坡冲积扇、冲积平川,北有龙首山南坡冲积扇,共同汇合于县城、山丹河附近。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成倾斜状,中间为槽形的平原地带。
  一、高山
  1、祁连山 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在县城南90多公里处,冷龙岭为甘肃、青海两省分界岭。由一系列西北、东南东向平行山岭和山间沟谷组成,基岩裸露,沟壑窄狭。4000米以上山峰有现代冰川分布,是我县天然高山水库。
  北坡山间谷地年降水在400毫米左右,阴坡有大片森林,山麓以北有广阔草原。夏季山溪汇聚,穿山而出,马营、霍城两河发源于此。
  2、大黄山 距县城40公里,古名焉支山或胭脂山。山体呈东西走向,绵亘于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矗立于县境东南。形成浑圆平坦山地,西北坡较平缓,四周多山前冲积扇。海拔2919米,主峰毛帽山高3978米。南北宽20公里,东西长34公里,总面积680平方公里。水草丰美,自古为天然优良牧场。是境内主要水源涵养林地。地势险要,异峰突起,为古今军事要地。
  3、龙首山 位于县城北15公里处,海拔2000—2800米,主峰3528米。山势陡峻,中度刻切,深度一般500—700米,东西高,中间低,呈马鞍形。山坡坡度20—30度,南坡陡,北坡缓,因气候条件影响,垂直地貌分布带较明显。海拔3000米左右的地带,植被较好,有小面积云杉和灌木林,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山前呈半荒漠化地貌景观。由于相对高度大,横断北部风沙再侵,拱卫了山前绿洲农田。又以南坡热力反射,提高积温,有利于山前农作物生长发育。
  二、低山丘陵和波状丘陵
  1、低山丘陵 主要指瞭高山和独峰顶山以南的长沟山、乃家山、金子山、柴胡山、红山、黑山子、侯家山、楼儿山、峡子山等低山丘陵。海拔一般1800—2000米,刻切深度100—200米,山坡坡度15—25度,谷坡较陡峻。谷底大多覆盖1—2米厚的第四系松散砂碎(砾)石,在干旱气候影响下剥蚀作用强烈,呈荒漠化景观。
  2、波状丘陵 主要分布在龙首山北麓和四坝滩以东的红石泉、白水泉一带。海拔1500—2000米,最高达2283米,刻切深度50—100米,最大150米,波状起伏。地形高处覆盖0.5—5米的黄土,其它均为砂碎石、砂砾石,降水多的年份一年生草本植被较茂盛。
  三、走廊平原
  主要由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和冲积平原构成,分布在县境内大山前。组成物质为砂砾石和黄土状冲积物,呈半荒漠景观,有部分耕地。
  冲积平原 位于龙首山与大黄山之间,四周为低山丘陵环抱,故又称山丹盆地。包括清泉乡全部和东乐、位奇、陈户乡部分地区,为我县主要农业区之一。海拔1556—1950米,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平均坡降1%,地形较平坦。水系流向与平原展布方向一致,河谷宽阔,刻切深度2—3米,地表覆盖着1—3米亚沙土,土质肥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地带。
  冲积倾斜平原 分布在祁连山北麓,龙首山南麓和大黄山南北两侧。从南至北有大马营滩、黄草滩、于定滩、花草滩、青羊口滩和绣花庙滩等。海拔2400—3200米,向西北倾斜,地势较平坦,土层较厚,植被较好,宜于发展畜牧业。石岗墩滩和山羊堡滩海拔1600—1800米,属砾石戈壁平原,植被稀疏。
  龙首山北麓的红寺湖倾斜平原,位于县城北15公里处,北以趄坡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交界,东起坡拉麻顶、黑山山麓,西至芦泉井,为巴丹吉林大沙漠边缘,海拔1920—2300米,四面环山,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降4—5%。由于强度的风、水侵蚀,地表多沟谷,覆盖0.5—1米黄土状土,下部为砂碎石或砂砾岩,大多土层中含盐。植被为小量灌木、半灌木组成的荒漠景观。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
低山丘陵
相关地名
波状丘陵
相关地名
冲积平原
相关地名
冲积倾斜平原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

祁连山
相关实物
大黄山
相关实物
龙首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