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 第十五辑》
唯一号: 292235020220000474
作品名称: 清真寺
文件路径: 2922/01/object/PDF/291010020220000018/001
起始页: 0192.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291.442;B967
主题词: 清真寺;酒泉

作品简介

辛亥革命结束了268年的清朝统治,也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孙中山倡导“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信仰自由”,伊斯兰教迎来了一个新时代。清宣统三年(1912年)11月13日,中华民国成立。被清政府发配充军到金县(榆中)等地幸存下来的七十二户老酒泉回民自愿发起,在现酒泉东关北后街(原归化寺台遗址上)兴建清真寺。由老阿訇赵学海、社首张积德、老乡老马义财、马金贵、马玉真、马绪宗、阿訇马天德、马祥等筹划,并成立筹建小组。由马金贵负责带领杨万林、杨万清等骑马先后赴新疆哈密、奇台、迪化(乌鲁木齐)、伊犁、喀什等地化钱粮。后又去兰州、临夏、西宁等地化钱粮,共捐助银子三千两,加上本坊教民的集资,共筹集资金三千二百两银子,不足部分由本坊教民承担。于民国七年(1918年)开始破土动工,经过约五年时间,于民国十二(1923年)竣工。从设计到施工均由西宁木工马呈捷师傅承担。寺院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古色古香,内建有礼拜大殿,可容纳600多人礼拜,南北讲经堂十间,十八米高的宣礼楼一座,沐浴大小净水房,全系仿古建筑,总面积4800多平方米。落成典礼时,地方显达赠送的匾额有五块,分别是“真一”、“清真无二”、“独一无偶”、“清真为本”、“道寅天房”,悬挂在大殿正梁前后,显得庄严、肃穆。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 第十五辑

《肃州文史 第十五辑》

本书为肃州(今酒泉市)的一部地方史志。内容包括:人物春秋、往事钩沉、区域访古、地方揽胜、史实考证、民族宗教、民俗撷粹、编读往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