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唯一号: 292234020220000261
专题名称: 节日俗
文件路径: 2922/01/object/PDF/291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579.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产地: 酒泉

专题描述

节日俗 (一)腊八。每年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吃“腊八粥”。《梦华录》载:“十二月初八,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各家是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二)祭灶。腊月二十三日为“灶神节”,家家以“灶干粮”(形如小月饼)、宰杀煮熟的大公鸡献于灶神像前,将旧灶神像(俗称“灶码子”)取下,在灶前焚化,换上新请来的灶神像,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送灶神赴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主人一年来的勤劳及善行。古人“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一习俗。腊月三十(除夕)夜,灶神自天宫返回,家家焚香献供,鸣炝迎接,祈求来年家庭平安幸福。 (三) 扫房。腊月二十三日以后,家家准备过年,头一件事是家庭大扫除,全家动员,翻箱倒柜,大搞卫生。这一良好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四) 剃头。春节前,各家男性不论长幼均要剃头理发。“有钱没钱,剃个光头过年”,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五)打醋碳。初夕夜,各家从野外捡回手抓石头一块,洗净烧烫,放入醋碗内,冒出丝丝青烟,让醋香味四处弥漫;逐屋巡回后将“醋碳石”送回原处,以求消灾袪病,俗称“打醋碳”。(六)装仓。腊月三十下午,家家炮臊子汤、擀长面,所有人都放开肚子吃,吃得越饱越好,喻示来年仓廩充盈,五谷丰登,俗称“装仓面”。(七)坐夜。吃罢“装仓面”,人们围着火炉守夜,谓之“坐夜”。据说“坐夜”可延年益寿,故又称“熬寿”。(A)接神。正月初一天亮前,各家用条盘端上供品、香、表,出大门面向东方焚香叩拜,燃放鞭炮,迎接各路福神驾临人间享受烟火,降福降财,谓之“接神”。(九)出行。正月初五早饭后,家家在门前地里点燃麦草,献供品,放炮仗,全家人向五方叩拜,送五方神灵各归原位。还要把牲畜赶出让其吃草撒欢;把农具在火上烧燎一遍;把车辆、碾、磨都推操转动一下,“出行”才告结束。(十)七“人”八“谷”。民间旧俗:正月初一至初十,马、牛、羊、鸡、犬、豕、人、谷、瓜、菜各占一天。据说初一是属于狗的一天,人们把白面馍和黑面馍同时给狗吃,看狗先吃哪个,以此来预测当年粮食丰欠。初七是人的一天,妇女忌做针线;初八是五谷的节,也忌做针线活,否则五谷将遭虫蛀。俗有“七人、八谷、九瓜、十菜”之说,各有讲究。(十一)上九会。正月初九日,民冋举行庙会,诵经唱戏,人们焚香奉祀,祈祷还愿,俗称“上九会”。(十二)元宵节。正月十五日,城乡秧歌、社火竞演比赛技艺;家家吃糯米元宵,取“团团圆圆”之意。在农村则吃芽面包子、油老鼠等食品。(十三)女蜗补天。正月二十三日,据说这一天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危日,家家户户摊煎饼而食,以纪念女蜗娘娘炼石补天之功。,(十四)惊蛰。家家吃油炸鸡蛋,饮白糖茶叶水,以期开窍润肺。这一天,农家还要给家畜啖药,灌大油萝卜汤,喉中打盐,鼻孔里淋清,润肺清火,开百叶。(十五)清明。各家上坟扫墓,祭奠先祖,儿童放风筝,青年男女外出踏青春游。(十六)地母会。又称“娘娘会”,民间举行庙会,诵经祈祷。(十七)佛诞节。四月初八,传说是释迦牟尼的诞辰日,民众举办庙会,祈祷还愿,浴佛布施,又称“浴佛节”。(十八)端午节。家家吃糯米糕、粽子,饮雄黃酒,以纪念屈 原。家家门口插艾草、柳枝或沙枣花;小孩将雄黃酒抹于耳鼻等处,以避瘟疫或预防蚊蚁叮咬。是日,妇女走出家门,云集泉湖,在湖边洗发,形成泉湖公园一大景观,称“濯发节”;女儿们开禁出游,胸前桂香袋,允许小伙子前去刁抢,以为定情信物,故肃州人又把端午节称为“女儿节”。(十九)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肃州人叫"陆月陆”,是当地年中气候最热的一天,家家采集乡冋百草,烧汤洗浴儿童;成人下河澹洗澡。据说可预防皮肤病。有些地方还要沙浴,用以治疗关节炎和腰腿疼。是日清晨,青年男女相约早起,在乡间田埂上穿行,让草叶上的露水绊湿裤腿,称为“绊露水”,据说能预防腿脚疼痛。(二十)七夕会。农历七月初七日,传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清早,农人穿红衣,执响鞭,驱赶庄稼地里的鸟雀,以免伤害谷物。夜间,人们坐观天河,寻找牛郎织女星座。肃州城内,王爷庙等处上演《鹊桥会》等大戏。(二十一)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家家上坟祭奠先祖,吃包子,食瓜果,城隍庙唱戏祭城隍。(二十二)财神会。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家家焚香献供敬财神,祈求赐财降福。(二十三)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晚间,家家在院中月光下设案,以瓜果、月饼供月神。外出之人返回家团聚,亲友间互赠月饼、瓜果。肃州农村吃蒸饼或锅盔,锅盔上画有月亮、桂树、猴子等图形。(二十四)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家家蒸四瓣梅花卷,上置五枚红枣,俗称“花糕”,供祭太阳神。(二十五)寒食节。农历十月初一日,民冋普遍上坟祭奠祖先。市民献牲祭城隍。有些人家还为亡灵焚烧纸制寒衣。(二十六)冬至节。家家食“猫耳朵”,俗名“杏壳娄”。是日忌焚香,据说这一天如焚香,庄稼地里会生“节节草”(木贼)。(二十七)腊八节。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家家食豆豆饭(红豆、大豆、玉米、小麦、扁豆等,俗称五谷杂粮)预示来年丰收。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市肃州区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为人口、民族宗教、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旅游、交通、邮电通讯、城乡建设、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肃州区委员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肃州区人民代表大会、肃州区人民政府、政协肃州区委员会、军事、公安、检察、审批、乡镇概况、人物等三十八章,记述了酒泉市肃州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酒泉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