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康建设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唯一号: 292234020220000256
专题名称: 农村小康建设
文件路径: 2922/01/object/PDF/291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111.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农村小康建设 1993年8月,酒泉市成立小康工程试点领导小组,制定农村小康标准,选择泉湖、怀茂2乡进行试点,印发侬村实施小康、部门为小康服务的意见及考核奖励办法》,分片召开小康工程研讨会,明确思路和主要工作。1994年,按照确定的16项标准,对小康指标进行逐项测算,酒泉市有10项达标。列入年度目标责任书的27项经济指标,综合完成率63%,乡镇企业完成率68%,收入积累完成率57%,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完成率53%,“菜蓝子”工程建设和畜牧业、林果业发展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1995年,酒泉市西峰、泉湖2乡被列为小康示范乡镇,西峰乡的苜场沟村,银达乡的蒲上沟、余新村,总寨镇的沙格楞村被列为小康示范村。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小康建设的意见》和《加快发展支柱产业的意见》,对小康建设目标、任务、措施、步骤作重大调整,把小康户建设作为重点,把增加农民收入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基础设施、住房建设及社会治安等薄弱环节。同时,成立农村小康考核验收领导小组,制定印发《酒泉市农村小康乡镇、村、户考核验收细则》,采取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方法,狠抓农村小康建设。要求果园、银达、泉湖、怀茂、铧尖、临水、三墩、西洞、上坝、红山、金佛寺、丰乐、清水、下河清14个乡镇在1996年实现小康,东洞、屯升、黄泥堡3乡镇1997年实现小康。计划两年建设小康村14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5.4%,其中1996年建成108个行政村5万小康户,占总农户的89.7%,1997年建成小康村15。个,小康户5.1万户。96个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63个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2—2499元,5个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2202元。1996年10月,市委、市政府组织市属有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对全市19个乡镇164个行政村小康建设进行全面验收。经验收,西峰乡和总寨镇提前实现小康目标。果园、银达、怀茂、三墩、铧尖、上坝、下河清、丰乐、东洞、西洞、清水、金佛寺12个乡镇的152个村、5.1万多农户实现小康。乡镇企业总收入11.9亿元,乡级财政收入32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31元,最高的泉湖乡东关村350()元。1997年,全市累计完成居民点硬化915条364公里,占居民点总数的65%,建成标准化住宅累 计5.0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90.1%,117个村936个组4.13万户通上自来水,47个村1296户建起水窑,泉湖、临水、屯升、红山4个乡实现小康目标。年底,经省、地全面验收,全市有18个乡镇159个行政村实现小康,分别占乡镇村数的94.7%和96.9%,人均纯收入2593元,小康监测指标综合得分93.8分。全市1351个村民小组新建和改建标准化居民点849个,硬化马路1087条466公里,整修乡村道路131条290公里,14个村273户架通程控电话。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市肃州区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为人口、民族宗教、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旅游、交通、邮电通讯、城乡建设、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肃州区委员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肃州区人民代表大会、肃州区人民政府、政协肃州区委员会、军事、公安、检察、审批、乡镇概况、人物等三十八章,记述了酒泉市肃州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