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污染状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唯一号: 292234020220000238
专题名称: 固体废物污染状况
文件路径: 2922/01/object/PDF/291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104.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固体废物污染状况 酒泉市的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主要是锅炉炉渣、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等,来源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建筑施工和医疗服务。1990年,固废产生量为1.17万吨/年。2000年,固废产生量7.8万吨/年,增长5.6倍。其中炉渣1.55万吨,工业废渣(造纸浆渣)0.78万吨,生活垃圾5.47万吨。1986—1990年,除一部分锅炉炉渣被建筑施工、道路建设综合利用外,其余固废清运至城区西郊8公里处,集中露天堆放,有些在城市周围、田间地头、河床路边、荒滩空地乱堆乱倒。垃圾围城的问题比较突出。1991年以来,依法加强了固废管理,大力开展锅炉炉渣综合利用。1992年,造纸厂建成炉渣制砖生产线,每年生产空心炉渣砖65万块。投资65万元建成黄板纸生产线1条,利用造纸废水中回收的浆渣生产黄板纸,消化本厂产生的炉渣、浆渣6200吨,综合利用率达到100%。1993—2002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炉渣作为屋顶保温材料和制砖添加辅料,被砖瓦厂和施工单位综合利用,利用率达100%。 1991年以后,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每年在城市开展1—2次万人卫生大扫除,大力整治市区内的环境卫生,清理城乡结合部和北大河两岸及312国道两侧的垃圾污物。1995年,将地处城市上风向的西郊垃圾场搬迁到东郊。1998年,结合创建一流文明城市工作,进一步加大垃圾处理力度,将北大河两岸、城乡结合部的垃圾逐步清运至茅庵河桥附近,集中填埋处理。2002年,按照城市规划,拟在怀茂乡北滩建设大型垃圾处理厂一处,此项工程正在建设中。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市肃州区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为人口、民族宗教、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旅游、交通、邮电通讯、城乡建设、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肃州区委员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肃州区人民代表大会、肃州区人民政府、政协肃州区委员会、军事、公安、检察、审批、乡镇概况、人物等三十八章,记述了酒泉市肃州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