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印刷厂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唯一号: 292231020220000416
机构名称: 酒泉印刷厂
文件路径: 2922/01/object/PDF/291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205.pdf
前置机构: 扫荡报社

机构描述

酒泉印刷厂的老底子是扫荡报社。扫荡报原属国民党国防部的机关报纸。1949年8月中旬,解放大军在陇东地区彻底击溃了蒋马主力,长驱直入解放兰州,西北长官公署向西逃窜,妄图凭借新疆负隅顽抗。在这种形势下,扫荡报社由兰州迁往酒泉。1949年9月25日酒泉解放,报社由解放军实行军事接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政治部宣传科长、驻厂军代表白玉西同志的指导下,由工人民主选举了第一任厂长刘文渊同志,并着手准备复工。从此工厂获得了新生,工人得到解放,当时全厂只有三十多名工人。 接管初期,由于反动派的严重破坏,机器设备被损坏,铅字铜模七零八散残缺不全。但工人在短短的二、三天时间内恢复生产,赶印了大量文告、宣传材料,为配合解放新疆开展政治攻势,宣传党的政策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十月中旬,由于形势的发展,工厂结束军管,移交给中共酒泉地委宣传部。一部分设备及工人随三军机关东去兰州,筹建了后来的兰州军区八一印刷厂。留在酒泉的人员利用剩余,简陋的设备经过积极筹备,于当年11月26日创刊印刷了《新酒泉报》。 1960年后,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工厂由一百四十六人精减到二十九人,生产能力缩减,只能应付个别社会需要,年工业总产值只有十五万四千元。截止1966年共为国家积累资金五十二万六千四百元,除向国家上交税款和利润外,其余全部用于基本建设和购置生产设备,扩大再生产。 经过不断努力,工厂的生产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产品品种大幅度增加,由过去单一印报纸发展为能承印一般书刊及各种社会印件的综合印刷厂。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1988年正式编辑出版《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题写书名,止2001年共编辑出版12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