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酒泉市银达乡余新小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唯一号:
292231020220000137
机构名称:
酒泉市银达乡余新小学
文件路径:
2922/01/object/PDF/2910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942.pdf
地址:
酒泉市
起始时间:
1924
机构描述
酒泉市银达乡余新小学 民国13年(1924),由地方绅士任文炳、张益堂倡议怀家沟、余家坝、黑水沟等十大沟募捐小麦100石,作为建校基金,创建酒泉县第三高级小学校,首任校长曹克明。民国23年(1934)改称嘉峪河北联立中心学校,两乡学生前来求学者甚多,但因校址狭小,校舍破旧,于民国33年(1944)另辟新址,修建校舍65间,改名为酒泉县河北区怀家沟中心国民小学,校长祁世昌。解放后,校名遂改为酒泉县河北区怀家沟完全小学。50年代初,学校在坚持课堂教学的同时,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自编自演了反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内容的新秧歌《兄妹开荒》、《夫妻识字》、《钟万成起家》、《张成退出一贯道》、《模范妯娌》、《新事新办》等。并于1952年冬开办速成识字班,村干部、民兵积极分子、青年骨干40多人参加了学习,由于扫盲工作效果显著,成绩突出,校长祁世卿出席了西北军政委员会举行的扫盲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表彰奖励。1962年,在怀下片附设了教学点。1971年增修校舍13间,增置桌凳100套,并附设了初中班。 1984年,根据原校址不适中,教学点偏远的状况,筹措资金16. 8万元(群众捐款12万元,乡政府拨款8000元,市教委拨款4万元),另选校址,修建了1319平方米的教学楼1座,教师宿舍9间,校园面积8040平方米,开创了农村小学校舍建设的新格局,定名为酒泉市银达乡余新小学。1989年,有教师11名,学生267名,分设7个班;主要教学设备有:录像机1台、电视机1台、投影仪2台、录音机2台,图书2000册。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
相关人物
任文炳
相关
张益堂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