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基渊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唯一号: 292230020220001411
人物姓名: 康基渊
人物异名: 康公
文件路径: 2922/01/object/PDF/291010020220000022/001
起始页: 0439.pdf

传略

康公,指乾隆三十七年(1772 )任肃州知州的山西进士康基渊。他到任之后即拜读徐公的《设学议》,然后亲自“检勘城乡庙刹外闲地无碍民居者建修学舍”。两年中计有头墩、花寨、二墩、三墩、双桥、中渠、临水、东闇门、总寨、东洞子、清水、屯升营、南下沟、红庙、老鹤堡、坝格楞、新城子、野麻湾、嘉峪关二十所社学。并在总寨东十里处的野猪沟地方,开垦纵十里横三里的古荒为学田。加宽柳树闸龙口,修“兴文渠”一道以浇灌之。同时还在肃州的州同驻地金塔,建“金泉书院” 一所,蒙泉义学、兴贤斋社学等义学十七所,社学二十二所。 至此,直隶州辖区学舍星罗棋布,文教设施形成规模。所辖各地以书院为点,义学、社学为面,点面结合,上下互动,文武人才辈出,一改肃州后继乏人的状况。三公所开创的“官府办学”与“民办公助”相结合的模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康公离任(1774 ) “近百年”之际,肃州官府为纪念“三公”捐资办学的义举,在儒学内修建“二公享祠”、塑三公尊容、绘三公金身,以永世祀之。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