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涝池采访对象:辛玉璋(见前)采访人:李兴华采访时间:2020年8月24日采访地点:酒泉民俗博物馆采访人:辛老,请您谈谈家乡的涝池和您小时候取水的情况。
辛玉璋:好的。从前,我们老家屯升那个地方的人,生存主要靠的是涝池水。春天,涝池里如果蓄不上水,全村庄的人都着急,等涝池里放满了水,'大家才能放心。
旧时的家乡,一个村庄最多也就有两三座涝池。大户人家或集中住的凡家人有一座小涝池。小涝池取水方便,水也比较干净。放水的时候,涝池里的水都会放满,但是过不了多长时间,小涝池里的水就会干掉。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到大涝池里去取水。我们老家那个地方把取水叫抬水,因为那时候人家里用的全是木桶,木桶很重,比现在的铁制水桶要粗大得多,一个人去挑般是挑不动的。所以,取水时习惯由两个人去抬。到了冬天,涝池里的水慢慢开始结冰,赶到春节跟前,涝池里的水就被冻干了。家家户户的人就提着芨芨编的筐,拿着镐头去砸冰,再扛回去用灶火化成水吃。有些人家为了能直接吃上水,不顾路途遥远,赶着牲口到村外的山沟里去驮水,一般情况下都是赶着小毛驴去驮。驮水的时候,用一个杠子串在两个木桶的鼻儿里,固定在驴脊背的鞍子上。为了使木桶里的水不被簸出去,要将水桶加盖,在盖子上留一眼,打水时先把水一勺一勺的舀到小水桶里,再倒进驴背上的木桶盖的眼里,等驴背上的木桶满了,才能牵着驴回家。这中间,最烦人、最吃力的是驴调皮,不安稳。越是水桶里的水快要满的时候,驴越不停地动弹,害得人牵驴缰绳顾不了舀水,舀水顾不了牵驴缰绳。我十岁上下时,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急得直哭鼻子。等把木桶的水舀满,用木塞把木桶盖的水眼塞住,人累得一身汗。喘一口气后,要赶紧牵着驴叮铃咣啷的往家赶。等到家门口时,大喊一声:“水来了! ”出来两个大人把水桶抬起来,把牲口拉出去,再把两只水桶往杠子中间一操,最后把水桶抬进伙房里,这才算是把水取回家了。
那时候,还有个讲究,每年腊月初七,大家都要去涝池里砸冰,冰块越大越好,因为家家户户要在腊月初八献冰。冰块拿回家后,等到腊月初八这天,天还不亮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院子里、街门口、地里、粪堆献上冰。这可能是祖传的,为的是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采访人:涝池里的水虽然很不干净,但在那个时候,确实是老百姓的生命线。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辛玉璋:说实话,涝池里的水从干净程度去衡量,那就不能提了,因为那时候大都是人畜饮水用一个涝池。春秋季节是涝池里的水最浑浊的时候。每到下午太阳落山的时候,饲养员赶来的驴、马、牛、骡、羊一起奔跑着涌向涝池,身后扬起弥天的尘土。它们一个个竖起耳朵,摇着尾巴,没命地往涝池里钻。在涝池里抬水的人遇上这种场面,就得赶快让开,否则的话,无论是羊和牛,或是驴马,都会把你挤到涝池里。可以说,每天这个时候是涝池最热闹、最壮观的时刻。牲口饮水的时候,一边饮水,一边拉屎拉尿,全弄在涝池里。一会儿,牲口们争先恐后地把水喝足了,打着喷嚏摇着尾巴,才会一个个悠闲自得地离开涝池。春天是涝池里水最少的时候,牲口的屎尿弄进去,涝池里的水就变黄变浊,社员们称它是“牛尿水子”。因为涝池丝毫没有遮挡的东西,里面遍地都是虫子、癞蛤蟆,每年有一段时间,癞蛤蟆还要在涝池里产卵生子。
解放后,为了改善涝池的水质,我们老家把两座涝池分开用,东涝池供人饮水,西涝池用来饮牲畜。东涝池边上还用土块修筑了围墙,开了两个门,门洞里挖了一个很深的坑,坑上担着圆木,人可以过去,牲畜怯而止步。这应该算是解放后最早的饮水工程了。后来,围墙倒了,又回到了老样子。尽管这样,社员们还得去喝。这种状况,周而复始,不知道在老家轮了多少辈子人。
采访人:您对涝池有什么感想?请谈谈。
辛玉璋:涝池,我把它称为母亲池。因为在那个时候,没有涝池,人是万万生存不下去的。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国家有了钱,村里修了水窖,村民们吃上了自来水,人饮涝池水的历史才算结束。前些年,自来水通到了锅台边,所以,现在的人很难想象那个时候吃涝池水的情景。如今,老家的涝池通过修复管护,变成了一个景点。我每次回到老家,总忘不了到涝池边转一转,想一想当时打水的情景和拉着牲口饮水的情景。我看到本村上了年纪的人在茶余饭后,也喜欢到涝池边转一转。大家这样做,并不是还想吃涝池水,而是涝池在人们心里有个永远解不开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