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醋的过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谈录》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549
颗粒名称: 做醋的过程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402-403
摘要: 记述了肃州人做醋的流程、工艺和方法。
关键词: 文史资料 肃州 忆苦饭

内容

做醋首先做醋糟子,准备好麸皮,把麦子放到锅里炒成焦黄色,再放到开水锅里煮,煮到麦子开花才行,煮过或者煮不透都会影响发酵。然后把麸皮和煮熟的麦子,掺上以前留下的曲子拌匀,盛在扁筐里。筐底里和嘟噜一转儿都铺上青草,拌好的原料在扁筐里按满,用手压瓷实,上面用青草苫住,放到屋里捂上十天左右。等原料上面长出白毛毛子,里面就发酵酸了。有的人家里没有扁筐,就把地下打扫干净,铺上一方方青草,把拌好的原料倒到青草上,用手拍瓷,一转儿用青草苫起来捂住发酵,也行呢。原料发酵后,再炒上一些麦子煮熟,挖到大缸里掺匀,把里头的蛋蛋子搓碎,兑上水,囊得软软的,放到房上或院子里暴晒。用一个短把灰耙子天天囊地翻,嫌灰耙子翻不匀,干脆挽起袖子用手翻腾,把高头晒黑的皮翻腾到底下。遇到雨天,提前把缸口盖住。翻晒一个多月,就成了酸味浓浓的醋糟子;挖到牛头缸子里半缸,放到凳子上,缸子边洼里离底子2公分的地方钻一个眼眼,先塞住;缸里把清水倒满,泡上一天;一般到晚上把眼眼取开,底下接个容器,醋汁就从眼眼里滴答滴答跌进容器,容器满了端起来倒到小缸里。牛头缸子里的醋糟子要泡两次,第一次醋水子滴答完了,把浮头的挖掉一层,再把清水倒满,泡上一天,继续滴答。一般搭三遍,头遍醋是最好的,后面的醋颜色和酸味就会变淡。接下的醋水子还要澄清,把稠汁清出来与麦面和在一起,揉捏成条条子,蒸熟切成片片,拌上醋非常好吃,柔筋筋的,颜色像猪肝,叫做“醋汁子”。搭出来的醋水子掺在一起虽然有酸味,但颜色不黑,像久汪的雨水一样发黄,放几天就会生花,必须放在房上或院子里晒一个多月,或者倒进锅里熬,晒黑或熬黑了,就不生花了,味道也变得醇正。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谈录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谈录》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包含政事纵览、社会管窥、生活漫忆三个板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