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农民的吃穿住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谈录》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542
颗粒名称: 六七十年代农民的吃穿住行
分类号: C913.3
页数: 5
页码: 385-389
摘要: 被采访人:万智善,生于1952年11月,金佛寺镇人。金佛寺镇退休干部。采访主题为:六七十年代农民的吃穿住行。采访时间2020年7月22日。
关键词: 社会生活 肃州

内容

六七十年代农民的吃穿住行采访对象:万智善,生于1952年11月,金佛寺镇人。金佛寺镇退休干部。
  采访人:李兴华采访时间:2020年7月22日采访地点:米访对象家中采访人:您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请您聊聊七十年代以前的吃穿住行。
  万智善:我出生在金佛寺镇上河清村五组。刚刚记事的时候,就觉得总也吃不饱。那时候的物质生活实在是太贫乏了,父母亲和生产队的社员一块种地,挣工分分粮食,养活爷爷奶奶和我们兄弟三人,日子很紧巴。因为家里挣工分的人少,一年下来吃粮不够,经常是东借西凑的。我弟弟小时候身体瘦弱,营养不良,极度挑食,想买点奶粉啥的,既缺钱又买不到,愁死爷爷奶奶了。后来经常还有人跟我弟弟开玩笑说,你父母长得都不矮,怎么单单你长得那么矮?弟弟呵呵一笑。其实弟弟也不是太矮,他一米六四的个头,男人一米六的个头普遍得很。采访人:那时候的农民一日三餐都吃啥?万智善:说到一日三餐,我们酒泉农村和别的地方有点不一样。那时候,在我们本地,一日三餐指的是早晨九点钟、中午两点钟、下午八点钟的饭时,大清早的那一顿早餐不在一日三餐中算。因为农民们早晨起得很早,大都在五六点钟的时候就下地干活去了,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出门的时候带点玉米窝头或者黑面馍,在干活间隙吃上点。家庭条件不好的就没有吃的东西,只能饿着肚皮。早晨九点钟从地上回来的那顿饭叫“早饭”,绝大多数家庭都是小米汤,或者是玉米面糊糊,有时候能吃顿红辣子、咸菜就小米饭就算不错了。那时候的玉米面很粗糙,不像现在加工得这么精细,吃到嗓子里转好几个圈就是咽不下去,那种感觉至今记忆犹新。“晌午饭”就是中午两点钟解放初农民的生活状态的那顿饭,当农民的比较重视,家里再穷也得吃上顿好一些的主食,像汤面条、拉条子、黄米饭等。菜和汤有时候会发生改变,在锅里面放点葱花什么的,那可是绝好的美味。因为那时候农活比较苦,全靠人力,“晌午饭”距晚饭时间六个小时,吃不饱人撑不住。晚饭也叫“后晌饭”,都是胡凑合,随便喝点小米汤,有馍的吃点馍,没馍就算了。勤快些的人家,打发娃娃在沟坡上、田埂上、荒地里掐点苦苦菜、野苜蓿芽等,回来用水煮熟,洒点盐,拌点醋,算是一道好菜。这样的野菜,只有到了春夏季节才能吃上,到了冬天就没了。晚上的这顿饭,大人们很是犯愁,有尿床习惯的娃娃,晚饭的米汤不让吃不得成,一吃晚上睡觉就尿床。
  采访人:请您再说说穿。
  万智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穿的补丁衣服。那时候太穷了,买不起新衣服,一件衣服通常是老大穿了老二穿,到了老三这儿,衣服差不多就破了,娘就找些碎布把衣服的破洞补上让小的穿。我娘是远近出了名的巧手,她会把碎布剪成花样,然后把衣服洞补上,看起来不像补丁倒像是一个艺术图案。还有鞋子,大拇脚趾头经常是在外边。因为小时候长得快,鞋小了也得凑合着穿,于是大拇脚趾就把鞋子顶出了窟窿。冬天也没有太厚的棉衣,一般都穿的是棉花或羊毛装下的棉袄,叫“主袄子”。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教室里没有炉子,窗子上也没有玻璃,外面寒风凌冽,冻得我直打哆嗦,手都拿不住笔,没完成作业,被老师训了一通,委屈得哭了。回想起六七十年代,人们穿新衣服的时间很少,男人、女人们就是走亲戚、站娘家时,把干净囫囵的衣服拿出来穿穿,平常在家劳动的时候,都穿的是补丁衣服。许多家庭的男人,活一世人不曾见穿过袜子。生产队里有不少劳力少、小孩多的家庭,八九岁的女娃娃都没裤子穿,男娃娃就更不用说了。到了八十年代以后,村民们穿戴变化快,一两年一个样,从粗布衣到的确良,从色彩单一的蓝、灰、黑到如今的多元色;从中山装、西装到牛仔裤、健美裤,直至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时尚服装。现在,走在街上,分不清城市居民和乡下农民,都穿着新崭崭的衣服,衣服款式也很时髦,从蹒跚学步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服饰各式各样,五彩斑斓。
  采访人:说了吃穿,请您再谈谈住行。
  万智善:提起六七十年代社员们住的房子,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想象不到那时候住的是啥样子的房子。那时候的农村,不像现在有整齐的居民点,宽敞的马路,农民们住的地方都是东一户,西一户,分散居住,房子全是土坯垒的。本队里有户王姓人家,好不容易盖了三间土坯房,最后实在没钱买窗子和门了,就用玉米秸秆把窗子和门堵上,冬天屋里都是结冰的状态,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后才把门和窗子安上。六七十年代,人到外面办事,基本上靠两条腿走路,那时候根本见不到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偶尔能见到一辆自行车,那在村里也绝不是一般的家庭。村民们娶亲结婚,最多骑小毛驴,到七十年代后期,才用到马拉皮车,这算是好的了。记得七十年代初期,一直到我20岁在大队工作的时候,我们家才有了第一辆自行车,那还是旧的。当时那种欣喜劲,比现在买了辆小汽车还要高兴呢。回过头来与现在比,现在的人摩托车都不骑了,自行车算什么。好一点的家庭,都有了小轿车,出门车开上很方便。就这样还嫌慢,随身带着手机,有啥事,指头蛋子一摁,和对方就接上话了,不出门就把事办妥了。通讯工具这么发达,这是六七十年代做梦都想不到的。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谈录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谈录》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包含政事纵览、社会管窥、生活漫忆三个板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