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
采访对象:周世仁,生于1945年10月,铧尖镇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任原铧尖乡文化站站长至退休。
采访人:周聪德采访日期:2020年7月16日采访地点:肃州区文化馆采访人:先简要谈一谈您小时候对群众文化的印象。
周世仁:我懂事的时候是五十年代。那时候文化生活单调得很,一年看不上一场戏,看不上几场电影。跟上哥哥姐姐跑到很远的地方,比如到总寨、西店看戏,看过戏剧《白毛女》《刘胡兰》。夜间看戏没有灯光,舞台两侧点着火把照明,有时候点个马灯照明算是很体面。
采访人:说说乡文化站成立之前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周世仁:到了七十年代后,我跟上公社组织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排练忠于毛泽东丰功伟绩的歌舞表演,有条件的大队还排练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剧目。小沙渠大队有个业余剧团,演过《张连卖布》《钉缸》《三世仇》《夺印》《梁秋燕》等,在年头节下演出,供乡亲们观看。
采访人:您是哪一年到乡文化站的?说说您到乡文化站以后文化站发展情况。
周世仁:我是1982年7月到铧尖文化站的,那时乡还叫人民公社,1983年才改成乡的。到文化站之后先是筹备建站,当时就是白手起家啊。乡上给我300元钱,我弄了个台球案子,买了几十本书。文化站因陋就简,慢慢发展壮大。1997年争取酒泉地区文化处扶持20000元现金,改造房屋建起了乡图书馆,地区文化处给图书2520册,省文化厅捐给图书220()册,文化站历年藏书达到10000余册。2000年,争取到省发改委支持,投资15万元对乡文化站进行了改造、扩建,花了7万多块钱盖了两层楼,1976年春节铮尖公社秧歌队在行署大院表演硬化了篮球场、修建了剧场。到2006年我退休时,文化站的资产达到42万元。
采访人:您到文化站之后,组织开展了哪些有影响的活动?周世仁:从1985年开始,春节文化活动年年举办没有停止,活动项目有民俗社火、戏剧、灯展、游戏、谜语、体育竞赛等,每年的活动到正月十五才结束。乡文化站邀请外地老师培训安塞腰鼓、霸王鞭、旱船、舞龙、威风锣鼓等,文化活动营造了全乡节日气氛。再就是站办活动常抓不懈,从八五年到我退休,文化站坚持天天开放,雷打不动,月月有集中活动,站内设有牛九、棋牌、台球、乒乓球、游戏机、旱冰场、卡拉OK、电影录像、音乐舞会,以及图书借阅,还有划拳比赛,常年都有男女老少在此活动。乡上每隔两年举办一次农民运动会,从1983年到2000年共组织全乡农民运动会十三届,全乡6个行政村及乡属各单位共12个参赛单位参加。从2001年后改为农民艺术节。尤其是2001年成功举办全区11个乡镇联赛,冠名“海马泉杯”,历时5天,扩大了锋尖的影响和海马泉的知名度。
要说影响最大的还是参加全县(区)历届农村业余文艺调演。1991年全县第一届农村业余文艺调演我们铮尖乡参演的秦腔剧《母子情》荣获三等奖。1995年参加全区第二届农村业余文艺调演,铧尖专场演出5个剧(节) 目,秦腔《称娘》荣获表演二等奖。2004年,全区第三届农村业余文艺调演,铧尖乡参演的歌舞剧《海马泉传奇》 专场演出荣获一等奖。
采访人:铧尖地蹦子比较有名,您能说说相关情况吗?周世仁:地蹦子也是社火的一种,就我们铧尖乡的社火而言,各村的跳法都不一样,表演场面有大有小,漫水滩村的社火场面大,豪放大气,两亩地大的场子也能跳满,被称老社火。小沙渠的社火跳得紧凑,炕大的地方就满足了,被称“地蹦子”。地蹦子主要演员一般有12人到16人。1983年到1988年,铧尖乡的地蹦子改为36人,后到1999年扩大规模,扩大到72人。演员有成年男女和未成年男女,成年男子身背腰鼓,弯腰起步,走在最前面,随步击鼓,称“鼓子”或“鼓子哥”;成年女子手持小锣,紧跟其后,碎步行走,随节奏击锣,称“花子”或“拉花姐”;未成年男女跟在最后面,男孩头戴和尚帽,手持棒槌,称“和尚娃”;女孩头包纱巾,走步骑马形,称“竹马子”。除此之外,还有逗笑取乐的傻公子、丑婆子、大头和尚、柳翠,在场子外围转圈圈,活跃气氛,维护秩序。领队的膏药匠,手持花伞鼓,身穿道袍服,指挥队伍,即兴编词“卖膏药”,都是祝福祝愿的吉祥语,有时也说一段不合常理的假话,惹得观众捧腹大笑,叫“嚷白话”。
地蹦子的队形变化主要有双十字、单十字、四门分箱、虎抱头、推车、五角星、四门拧钻、八卦攒顶、兵扎墙、太子游四门、犁车华尖、卷芯子等二十多种。
采访人:您觉得群众文化过去和现在有哪些变化?周世仁:现在比以前更好了。以前条件差,活动经费还得站上想办法,我从1985年到2010年坚持搞多种经营 “以文养文”,从销售作业本开始发展到年画、图书销售、电影录像放映、棋牌游戏等有偿服务,每年创收一两万元,用于文化站发展和文化活动。现在中央和省上每年给乡镇和社区文化站免费开放经费四五万元,最起码活动经费不发愁了。再就是区上搞文化惠民工程,列入惠民实事,连续几年修建村组文化室并配套设施设备,群众文化生活条件一年比一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