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留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谈录》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516
颗粒名称: 自留地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3
页码: 264-266
摘要: 韩涛讲述自留地的概况。
关键词: 肃州 酒泉 文史资料

内容

自留地
  采访对象:韩涛,生于1933年11月,泉湖镇四坝村4组人。大集体时曾任大队党支部书记。
  采访人:赵永国韩文华
  采访时间:2021年5月18日
  采访地点:泉湖镇四坝村4组
  按:自留地是中国农业合作化以后,为照顾社员补给生活,种植粮食蔬菜和其他园艺作物的需要,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分配给社员长期使用的少量土地。其所有权属于集体,由农民以户为单位使用。每户使用自留地的数量,一般不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的百分之五。自留地的使用者对自留地享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但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在自留地上建房、葬坟、挖坑和取土,若遇国家征用和集体调整时有义务服从。
  采访人:请您谈一谈当时自留地的分配情况。
  韩涛:那时候是按人分配的,一两分地,分给农户就是变个零花钱,大钱卖不上,卖个小钱钱,灌个油啊灌个醋。那时候生活比较困难,分给点自留地种点菜啊什么的,弥补改善一下生活,其他土地还是集体经营。上面有规定,是生产队按人按地来分配的,一个人能摊多么些地,账是提前算好的。我记得我们队里是两分地,家里要有十个人就是两亩地,可以种些菜菜子,还有的种些粮粮子,弥补一下。那时候家里穷得很,没钱花,自留地种上点东西能去卖两个钱,变个小钱零花,给娃娃们上学缴个学费,有时候买铅笔本子给个零花钱钱子。
  采访人:种自留地有没有限制?韩涛:那时候主要还是以粮为纲的呢,自留地分给农户还管制住着呢,一开始不叫你种得卖啊,你卖菜那就说你搞了资本主义,你只能种些粮,后来看到老百姓确实没钱花,才慢慢放开了,种经济作物也没人管了。我们那时候主要是两件事,一件就是把粮食抓上去,大家有粮吃,一件是把钱抓上去,有钱花。钱的来源就是把经济作物种好,经济作物种不好,收入少,就没钱花。后来粮食不缺了,肚子能吃饱了,我们这里的生产队主要还是提倡种蔬菜,增加农民的收入,种些洋芋啊、西红柿啊、茄子啊啥的,拿上去卖个钱钱子。
  采访人:自留地和承包地有什么区别?自留地有没有年限,期限是多久?韩涛:自留地到1982年就变成承包地了。1962年至1982年都是土地大集体耕种着呢,队里的土地全部都由队长负责,打下的粮食给国家交掉就分着吃,钱也是一年按劳动日值分给大家,这种情况一直到1982年。1982年实行大包干,土地都下放掉了,全部承包给农户了。那时候,地都划的等级,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四等地,还有等外地,根据土质的好坏,土地有好的,有中间些的,有赖的,一等地那就确实是好地,四等地就是地里能长个粮食的。全部的地都按农户平摊地承包掉,有多少上等地,有多少户,有多少人,就是按户按人平摊,摊上几亩算几亩,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四等地都搭配上分呢,就是好加赖儿都给的呢。那时候把土地下放给农户,自留地就自己种起么,国家不管了,就属于自己的了,种好了你就多收入个,种不好了你就少收入个,勤快人能种好收入比较高,懒汉人不好好种就没啥收入。从大包干以后,自留地也就停止掉了,所有土地一起转为承包地了,生产队的牲畜农具都分给农户,树了啥了都分给农户了,一直到现在没有变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谈录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谈录》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包含政事纵览、社会管窥、生活漫忆三个板块。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永国
责任者
韩文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