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谈录》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506
颗粒名称: 犁地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4
页码: 225-228
摘要: 陈护邦讲述犁地概况以及犁地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 肃州 酒泉 文史资料

内容

犁地采访
  对象:陈护邦,生于1942年12月,清水镇清水村红墙关人。当过生产队会计、队长、大队文书、党支部副书记、书记,1980年以后在清水中心小学工作,1993年回家务农。现在酒泉鑫隆夕阳红康养中心安度晚年。
  采访人:周聪德
  采访日期:2021年1月1日
  采访地点:酒泉鑫隆夕阳红康养中心
  采访人:刚才听了您的简历,您两头务农,当过生产队、大队干部,对各项农活很熟悉,您就先说一说二牛抬扛犁地的事吧。
  陈护邦:二牛抬杠说的就是犁地。犁地看起来是出笨力的,其实是个技术活,一块子地哪个地方搭犁头呢,哪个地方提犁头呢,必须要搞清楚。地里面哪些是个疙瘩,犁地的时候过来就看见了,就不能提犁头了,一提疙瘩越大了,技巧就在这些呢。我有个外甥媳妇子,是丰乐的丫头,大包干以后,养的两个娃子都不会犁地,这个媳妇子犁下的地确实平得很。她说儿子:“说起是个庄稼汉,啥都干不来么,当官起没本事,当农民也没本事,拿来,拿来我犁。”她犁下的地平碾碾的。她说:“儿子,哪些搭犁头呢,你就不懂么。开拖拉机也是那么个,只嫌车没劲,你开不来车么,车都开烂了,啥时抢档呢啥时换档呢你不会么。”她会,车开进沙坑里,装满沙,儿子开不出沙坑,她上去就开出来了。犁地跟开车一样,也需要技巧呀!采访人:我们先说犁地,从您小时候见到的说起,一直说到现在,把犁地的过程和发展变化说清楚。
  陈护邦:犁地过去用的是老犁头,大集体有了轻便犁,七八十年代有了铁牛。铁牛少,一个大队才两三辆,忙不过来。二牛抬杠人老几辈子了,一直持续到大包干。近一二十年逐渐没有二牛抬杠了,全是拖拉机犁地。拖拉机犁地翻得深,犁得快,多快好省,人也解放了,牛也解放了。
  1973年红山公社社员在犁地我知道了犁地就是五更半夜的,大约4点多就起来套牛下地了,牛要不乖了,埂湾不好绞,坡湾绞开就顺了,我才说的技巧就在这个地方。哪个地方搭犁头呢,哪个地方提犁头呢一定要灵活掌握,才能把地犁平。有的人一辈子了,犁下的地不行,深一下浅一下,把地逛掉了,表面上看起来犁过的呢,其实下面是夹层子。今年犁不好,明年就是干地。我们队里有几个老汉,我当队长、会计时,多少不敢把他们搁上叫犁地,今年把他们派上犁地,明年保证就是个干地,你想地里8个月不见水嘛,保璃不好怎么种?我们清水的地干旱得很。
  采访人:二牛抬杠一天能犁多少地? 一米宽犁几犁沟?陈护邦:大犁头一米大约就是6犁沟,小犁头最宽7犁沟,最窄11沟,一般9沟。各大队谁犁得好,公社组织队长参观学习。播种犁得好的地,麦子出来直愣愣的,一行一行的。按标准一天犁两亩半,牛快些三亩也能犁上,一天犁两次,早晚干活,中午喂牛让牛吃草,如果早上套得早,下午就早些卸。按标准男人一天挣7分工,早上3分工,中午2.3分工,下午2.7分工,女人一天6分半工,这个标准各生产队不太一样。犁地按面积算,我们一天犁够两亩半地记7分工。有的地方犁一亩地记10分工。犁地胳膊上要用劲,软溜垮塌地跟着犁头左右摆动,犁下的地根本不行。
  地犁三遍,七月份麦子割掉就开始犁,过半个月开始犁第二遍。头遍刮破皮,二遍按深犁,各家各户犁第三遍。生产队一般只犁两遍,关键是二遍要犁在时间上,要犁好。头遍犁过晒上几天,用耙耱平,再用磙子压实,土块都压烂了,再捂给几天,前后大约半个月,接着开始犁第二遍。犁地主要是为了保墙,犁好的干地,到了第二年惊蛰一过,地就湿漉漉的了。犁不到时间上或犁不好,第二年春天不返潮,地干的呢,种不进去。
  采访人:地犁过再不泡水吗?陈护邦:以前不泡水,我们那个地方秋天就没水了。
  庄稼收拾掉就再不见水了,哪里的水泡地呢!以前没有水,关键是没有水库。自从八十年代修了水库,马营河的水好多了,现在吃的自来水和浇地的水都是马营河水库蓄存的。有了水泡地,犁地就没那么重要了,像现在只犁一遍,耙呢、压呢,这些工序都可以减掉了,种地比以前轻松多了。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谈录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谈录》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包含政事纵览、社会管窥、生活漫忆三个板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