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销社发展一瞥
采访对象:王朝仁,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原红山乡人。1967年高中毕业后就职于红山供销社,后在肃州区供销社工作至退休。
侯向荣,生于1939年4月,原临水乡中渠村人。1956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临水、铧尖、总寨供销社工作,多年任副主任、主任,1986年调农牧局工作至1996年退休。
采访人:张玉玲
采访日期:2020年6月1日、2020年12月7日
采访地点:肃州区供销联社四楼、采访对象家中
采访人:请您谈谈农村供销社刚开始的情况。
王朝仁:好吧!我在红山乡长大,从出生到上学,供销社给我最早的印象是,拿一个鸡蛋换一盒火柴,一个月一户限购一升米。上学期间,没事干的时候爱到供销社去玩,因为五十年代的农村,供销社是最热闹的地方。那时候乡里没有粮站,也没有医院,给人看病的都是郎中,但供销社已经开始供应各种商品了。我1967年参加工作就到红山供销社,从接触供销社开始,一辈子都在供销社工作。那时候,供销社的人确实苦啊,买进卖出基本上都是车车拉上,担担挑上,流动摊点,上门服务。货郎担担走到哪挑到哪,煤油火柴、针头线脑、土布棉花、锅碗瓢盆、盆盆罐罐水桶,一共有17种农民必需的商品。六十年代物资特别短缺,因为农民手里都没钱,采取的方式就是物物交换,农民用来交换的大多数就是鸡蛋,他们把鸡蛋攒下,自己舍不得吃,用它来换购生活用品,有时候也能遇上个别人家用羊皮换购些水烟壶呢。有时我们也要收购,主要是收购一些农副土特产品。那时候,供销社的职工凭购货证买东西,这个月的证领完用完了,下一个月就领不上了。
侯向荣:1952年上面抽了几个干部,开始筹办临水供销社,实行集体所有制。1953年初,先是公私合营,把临水老街西关赵万元的小卖部、杨兆和的木匠铺合进来,然后动员老百姓入股成立供销社。当时一股两块钱,有些户入一块钱,还有入五毛钱的呢。1981年退股时,供销社库房里的账单码得好几摞子,我翻地看了一下,里面最多的就是个两块半钱么。一开始的供销社只有六七个人,发展到七十年代最多的时候是四十二个人。公社化前后,基层供销社的主任、会计、统计是干部。我在供销社属于行政人员,刚到供销社时工资是每月28块钱,两年见习期满后涨到39块钱,当时干部和工人的工资就错个一两块钱。刚参加工作那个时候,我们进城开会办事都是两条腿跑,一直到六十年代初才有了自行车。七十年代以前供销社进货用的是皮车,后来用的是手扶拖拉机、四轮拖拉机、汽车。供销社一开始由商业局管,六十年代中期归到供销联社管。
采访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肃州区有几家基层供销社?都卖些什么?哪些商品紧俏?王朝仁:酒泉县供销社是1951年成立的,后来逐渐发展了金佛寺供销社、红山营销店、总寨供销社、东洞供销社、西峰供销社、怀茂供销社、银达供销社、泉湖供销社、临水供销社、下河清供销社。1972年进行了改制,每个公社都建立了供销社,这时,红山正式成立了一个供销社,形成了以社建社、以公社的名字命名供销社的模式。这次改制以后,乡镇基层供销社的发展步子也快了。县供销社在全县城乡设立的供销门市部就有27个,主要经营食盐、火柴、煤油、土布、棉花、棉布、锅碗瓢盆、水桶等。到六十年代末,又增加了石油、茶叶、针织品、五金、油漆,还有纯碱、烟、酒、糖、洗衣粉等小百货。七十年代,基层供销社陆续有了汽车,化肥购销也开始了,这时的供销社才真正进入了大发展的阶段。
侯向荣:开始供销社卖的有五金、百货、石油,再就是摆楼、犁铧、镰刀、杈把、木锹、扫帚、斧头、凿子啥了的,石油是膏大车古辘车的。限购的东西主要是糖和布匹。白砂糖一个人一次只能称半斤,当时老百姓走个亲戚都爱拿个糖包子,再加上个饼干,两个人才能凑一包白砂糖,所以后来白沙糖就改为限购一斤。1957年开始用布票,那时候的布票比钱紧张,没有布票有钱也不能买布,卖的布主要是织布、平布、咔叽、华达呢、条绒、缎被面等几种。刚卖开煤油也限过,1959至1960年煤油很紧张,分销店都用小桶从总店的大桶里分,不足部分再供应一些蜡油。供销社收购的农副产品主要是鸡蛋、羊毛、羊皮、废品等。七八十年代供销社最紧缺的商品是自行车、缝纫机,再加上手表,这就是当时社会上说的“三大件”。年轻人结婚的高档时兴货是“三1973年果园供销社职工走村串户收缴农副产品转一响”,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自行车有永久、飞鸽、白山等牌子,后来又有了红旗,一开始的自行车都是加重的。六十年代以前,人抽的烟主要是双羊烟、古巴烟等,老年人爱抽水烟和旱烟,水烟一块子就是个一毛多钱,老旱烟一斤几毛钱,抽红双喜、大前门等好烟的特别少,红双喜一条子五块三,就这还得把烟盒盒拆开卖。供销社卖的酒也有好几种,买瓶装酒的人不多,买散酒的多,所以散酒有时候也会缺。供销社卖化肥到了七十年代,一开始就是个硝酸铵、碳铉,再就是个磷肥,七十年代中期有了尿素,末期有了从美国进口的磷二铵,一袋子十八块钱,很抢手。1982年谣传人民币快要贬值,老百姓慌忙囤积商品,各地都出现了抢购风,供销社的商品供不应求。八十年代以后的一段时间,老百姓的手里钱多了,办年货好烟好酒很走俏。
采访人:供销社后来的情况怎样?侯向荣:各乡镇的农贸市场是八十年代初开设的,供销社大规模的改革是1985年,先是分门市部承包,自负盈亏,到1989年除了化肥、农药,其它商品的经营都放开了,1997年化肥也放开了,这时候市场经济才算是真正搞活了。
王朝仁:我记忆最深刻的是1979年以后,供销社的业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3年,供销社开始恢复“三性”,这“三性”就是经营的合法性、农村的服务性和用人的自主性。从此,各供销社走上了自主经营的道路,在扩大商品销售、搞活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供销社可以自主招人用人,营业员也可以从农村招聘了,之前还必须是县城里的员工才行,现在也可以从农村直接招营业员,一批年轻人开始大刀阔斧地从事供销行业的工作。商品供给也越来越丰富,增加了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1987年,家具建材小百货等品种增加到200多种,比1977年增加了一倍,做到了品种供应全、商品销售快,城乡供销社的营业设施建设也排在了全省的一流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