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兵采访对象:刘兴真,生于1950年5月,总寨镇清泉村4组农民。当过民兵、生产队队长。
采访人:董贵元采访日期:2020年12月16日采访地点:总寨镇清泉村4组米访对象家中采访人:您好!请您讲一讲当民兵时的一些经历和见闻。
刘兴真:可以。那时我才二十出头,民兵训练和部队一样,主要学习怎样炸坦克。坦克有重型坦克和轻型坦克。重型坦克38吨,一辆坦克顶一个排的火力,有三个短枪、一挺机枪、一门滑堂炮。坦克的优势是火力猛、打得准、坚固、速度快。
对付坦克讲究四个字:炸、堵、拔、塞。
坦克的链子有两个指头厚,拉雷才能炸断。拉雷就是一米一个,一米五一个,两米一个。把地雷拴到绳子上,坦克过来,前面的人把雷拉着,不管怎么防都能炸上。再就是用手榴弹和炸药包炸,用三公斤炸药就可以把坦克的链子炸断。用手榴弹炸用四至六个就可以,万一没有的话,一个也可以,但必须上坦克,先撬开盖子,把手榴弹扔到里面。堵就是布几十个三角水泥堆,阻止坦克前进。拔就是拔无线电。无线电有两种,一种像卡口泡子,一按就拔掉;一种像丝口泡子,一拧就拔掉了,坦克再也联系不上指挥车了。塞就是塞坦克的放大望远孔。从外面望起来,那孔只有两个指头那么宽,实际上从里面往外看比开汽车看到的面积都大。塞住望远孔,坦克就成瞎子了。
我们训练时一把步枪配十发子弹,平时站岗看枪也是十发子弹,打靶一年一次。
采访人:你们在哪儿进行民兵训练?刘兴真:我们民兵平时训练、练习炸坦克在铧尖乡偏南的马莲滩。
采访人:演习过没有?麻烦您讲一讲。
刘兴真:演习过,时间大概在1970年,地点在黄莺湖、四坝庙那里。参演的部队有几万人,是嘉峪关和酒泉的。高音喇叭几百米一个,共二十多个。指挥台上一讲,我们就开始演习。当时参演的民兵中,我们清泉村就有三十几个人,一个排的,年龄大都在十八九,最大的二十四五。从六几年到七几年十多年的时间,训练的时间多为一年一次。当民兵的人都是挑选出来的,准备一级战备。备战紧张时就先召集起来预备,挖地道。当时吃住都在一起,住的地方在总寨中学,房子是平房,暑假学生都放假了。
采访人:您能不能讲些您当民兵训练时的精彩片段?刘兴真:最有印象的是当时的空军演习。参加演习的部队是19军和兰空。飞机是一架一架的来,先降下来的是人,再是沙包。八百多米的高空,人降下来四到五分钟,沙袋重些,也得三四分钟。下面的就开始瞄着沙袋打,有的能打中,有的打不准,落下来后看,降落伞上被打了好些洞。场面很壮观,高射机枪的子弹头就像雀娃子唧唧唧飞上了天,爆炸后是白色的,一坨坨一坨坨的。
采访人:您那时当民兵最拿手的是干啥?能讲一讲吗?刘兴真:我们那时常训练拆装枪。拆开装上,装上拆开。部队战士用十分钟,我们也是十分钟,马蹄表就在跟前放着。我是最快的一个,五分钟完成拆装。当时军分区的王副部长还夸了我,说我们这里面有能人了。装好后我试着拉了几下,等着王副部长检查,他说合格。完了他问我,小伙子,你当过兵没有?我说,没有。他又问我,你当民兵几年了,我说第一批。完了他说,我们这里面还是有能人了,能五分钟卸装完的人少得很。
采访人:还有哪些是您印象比较深的?刘兴真:比较感兴趣的还是坦克,坦克看起来走得很慢,实际上它的速度快时要达到60公里。坦克的灯晚上打开,从外面看,黑黑的,啥也看不见。从里面看,光线亮得很,如果前面没有挡刮,五十米之内跑过去一只老鼠都看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