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谈录》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475
颗粒名称: “共产党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并列题名: 三年困难时期的酒泉孤儿院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9
页码: 75-83
摘要: 范华喜与顾永清回忆酒泉孤儿院的历史与发展情况。
关键词: 肃州 酒泉 文史资料

内容

“共产党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三年困难时期的酒泉孤儿院
  采访对象:范华喜(76岁)、顾永清(78岁),原酒泉孤儿院孤儿。顾永清2020年病逝。
  采访人:张万生
  采访时间:2018年6月
  采访地点:采访对象家中
  采访人:你们俩原来是酒泉孤儿院的孤儿,请你们谈谈酒泉孤儿院的历史背景。
  范华喜:1959年12月至1962年5月,酒泉城乡有5个规模较大的孤儿院,先后收容孤儿2700多人次。酒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孤儿?事情的起因还得从头说起。
  1958年大跃进,各行各业都取得巨大成就,农业战线上粮食获得大丰收,全国各地都成立了人民公社,当年10月底,酒泉地区98%的乡村都办起了集体食堂。1959年春节前后,集体食堂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相互攀比,杀猪、杀羊,有的甚至杀了耕牛。食堂无节制地提高伙食标准,把1958年秋后储备的粮食蔬菜挥霍得没有多少了,开春后不得不降低伙食标准,每个社员每天的口粮定量不超过一斤,而且把洋芋和胡萝卜等蔬菜按比例折算成主粮来顶替口粮。
  1959年开春到7月份出现了罕见的大旱,半年多没有降过一点雨,大部分粮食作物干死在地里,到年底粮食产量比1958年减少了80%。粮荒来了,饥饿来了。当年11月份,有些食堂的人均口粮标准降到了每天三两,每天两顿饭都是菜汤面水子,而且每人只给两勺子。吃不饱,营养不良,人群中出现了浮肿现象。
  顾永清:1960年春节,为了改善伙食,有些生产队杀上一只羊,做个汤面条,每人只给两勺子,勉强过了个年节。
  紧接着,真正的饥荒来了。地上干活的社员乘机去挖野菜,爬到榆树上勒榆树叶子和榆钱子,有的甚至去剥榆树皮中的细皮来充饥。到了6月份该是树木放绿的时候了,可放眼望去,榆树皮被剥得光溜溜的。乡村大部分学校被迫停课。一些青壮年饿得不行,只好丢下孩子外出逃生,逃亡新疆谋生的人越来越多。6月份以后,灾荒越来越严重。当时的酒泉县委书记常昆是个老革命,也是个苦出身的干部。他骑着自行车到总寨公社视察工作,在西店子娘娘庙附近,看到一位逃荒的妇女正抱着死去的女儿嚎啕大哭。到公社大院,公社书记张俊基告诉他,西店大队的娘娘庙里,一到晚上有几十个孤儿圪蹴在那里,已经有十几个孤儿被饿死了。公社只好在娘娘庙里设了个收容站,把沿途的孤儿收容到一起,每天给他们管两顿稀饭,先保住他们的命。可现在有一百多个孤儿挤在孤儿院,公社实在是承受不住了。常书记听罢,肯定了公社的做法,认为这种情况不仅仅是总寨公社,其他公社可能也有类似的问题,表示县委要立即召开会议,解决这些问题。
  随后,在县委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做出了重要决定:一是县上成立孤儿收容总站,由老干部李占德任站长,办事机构设在北门十字关帝庙内。总站负责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检查核实各分站人数,分类登记各个收容站孤儿流动情况,及时向县民政局汇报。
  二是下设5个收容分站,其中城区设立3个收容站,分别是:北门十字关帝庙收容站、高闸沟龙王庙收容站、西峰寺陈家花园收容站,由城关镇统一管理,负责收容流浪在城区内的孤儿;郊区设立总寨西店娘娘庙收容站,由总寨公社管理,负责收容沿途的孤儿;沿山片设立丰乐公社闫家屯庄收容站,由丰乐公社管理,负责收容流浪在沿山各公社的孤儿。各收容站选派工作能力强的干部担任负责人,其工作由公社一把手亲自安排,定期检查。三是每个孤儿每天供应口粮半斤,由粮食部门核实人数后,每月按三次发放到各个收容站。挑选共产党员担任负责人,管好口粮,保证每天两顿饭,不能出现饿死孤儿的现象。
  四是民政部门和公安部门密切配合,抽调专人,在城区昼夜巡查,负责收容孤儿,劝阻流浪在城区的本地幼童和成人返乡,并遣返外来流浪人员。
  截止1961年的2月,城乡5处孤儿收容站共收纳流浪孤儿2700多人次,孤寡老人60多个。城区巡查人员昼夜巡查,见一个收容一个,大街小巷逃荒要饭的少了。
  采访人:请你们谈谈从孤儿收容站到酒泉孤儿院的发展变化。
  范华喜:收容站组建初期,各种新情况不断发生: 由于很多孤儿在收容前长期忍饥挨饿,皮包骨头,入院以后虽然一天两顿都能喝上攸麦面做的清菜汤,再搭配一些红薯干、豆饼等食料作为主食,但孤儿们吃不饱,营养不良,大部分孤儿出现了浮肿现象;一些孤儿患上了蛲虫病,甚至可以看见蛲虫在骨瘦如柴的体内爬动;一些孤儿由于衣衫单薄,难以抵御严寒,患上了疟疾。各个收容站天天都在报告孤儿死亡的数目。
  顾永清:1959年到1961年的自然灾害是全国性的,甘肃省算是重灾区。1960年10月20日,党中央派工作组到酒泉调查灾情,发现各公社普遍缺粮,部分群众出现浮肿现象,工作组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救灾和抢救人命的工作。11月份,西北局派慰问团分赴各地慰问,慰问团带着小麦面粉、黄豆面粉、葡萄糖粉、奶粉、蜂蜜、酥油,以及大量药品,重点对浮肿病人、干瘦病人和孤儿进行抢救。
  1961年4月,中央决定给农民划拨自留地。5月,政府解散了食堂,并且发动群众进行生产自救。从中央到地方,上下共同努力,饿死人的状况才得到控制。8月份,一场大雨下了十多天,不仅缓解了持续的旱情,也让社员群众看到了希望。县委县政府及时调运各类晚秋粮食作物和蔬菜籽种,在全县大面积播种。到秋后,晚秋作物获得丰收,大大缓解了灾情。1961年冬天,群众情绪基本稳定下来了,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各个孤儿收容站再也没有收容到流浪的孤儿。
  范华喜.1962年党中央提出了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终于渡过了。这个时期的酒泉各个孤儿收容站有了新气象:一些孤儿身体恢复了,偷偷离开了孤儿收容站,有的回了家,有的偷偷上了新疆;一些家长和亲戚也开始前来认领自己的孩子。这时候无家可归的孤儿还剩380多人。县委及时做出调整,把这些孩子归纳到北关十字的关帝庙孤儿收容站,并正式命名为酒泉县孤儿院,对外挂起了孤儿院的牌子,增派了几个专职人员,提高了孤儿的伙食标准,让孤儿们在孤儿院安心生活。与此同时,县委还保留了丰乐公社闫家屯庄孤儿收容站,命名为丰乐福利院,供养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福利院和酒泉孤儿院才解散。
  1962年,孤儿院请来了老师,孤儿们开始学习文化。这时候又有一些孤儿离开了孤儿院,或投靠亲友,或上了新疆。剩下的300多个孤儿,都觉得孤儿院的生活不错,他们开始踏踏实实学习,并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采访人:请你们谈谈酒泉孤儿院孤儿的就业情况。
  顾永清:在1963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酒泉先后办起了几家国营农场,从孤儿院招募了72个年龄较大、体魄强健的孤儿,分配到丁家坝园艺场和三合林场做了正式的农工。他们除包吃包住外,每人一个月补助18元零花钱。招募的72个孤儿中男的38名,女的34名,后来有13对组建了家庭,日子过得都比较舒心。这时候还有210多个孤儿,他们年龄较小,体质较差,都集中在北门十字的关帝庙孤儿院供养和学习。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又有24个男童被周边几个县没有儿女的人家领养了,并办了各种认养手续,这些孤儿都随了他们的姓氏。
  1964年国民经济持续好转,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一些农场和林场规模逐步扩大,但面临的是劳动力紧缺;有些单位也步入正规,机构进行扩编,急需补充一些人员。鉴于上述情况,县委决定从孤儿院再招募一些人员分配到各个农场和林场,并依据每个孤儿的情况,选调充实到各个单位。由县劳动局统一审核分配,分配方案是:丁家坝园艺场分配54名,男30名,女24名;三合林场分配13名,男8名,女5名;黄梁墩农场分配46名,男31名,女15名;生地湾农场分配36名,男22名,女14名。农垦系统共分配149名。
  下剩38名孤儿中,有一个叫洪德恩,另一个叫党德(因为到孤儿院时只有5岁,只知道自己叫“德娃”,却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孤儿院为他注册了 “党”姓,长大了要记住党的大恩大德,故名党德),这两个娃娃天赋好,特别爱学习,由民政部门供养他们上学。有12个孤儿年龄在10岁以下,没有自立能力,需继续供养,待时机成熟后予以分配。这时期的孤儿院再没有收纳到孤儿,还剩几个残疾儿童,转移到丰乐公社福利院,拨给经费,政府供养。
  从孤儿收容站到酒泉孤儿院的正式组建,期间进出流动的孤儿多达两千多人,都属正常的儿童。这些儿童中有的男童天赋好,长得大方帅气,很受人喜欢;有些女童长得端庄漂亮,心灵手巧,格外受人关注。这些帅男靓女都受单位的青睐,李洪江被五金公司招去做了通讯员,后来成了部门经理;赵生泉被银行招去做了通讯员,一年后被转为业务员,直到后来做了分行的行长;马占祥招到邮局做了投递员;我们5个农工由于表现突出,被单位推荐当了拖拉机手和汽车司机;李珍、刘春香、杨桂兰、姚雪梅4人做了营业员。其他的孤儿都先后被政府安排了工作。
  采访人:在酒泉孤儿院长大的孤儿们都是什么心态?范华喜:孤儿院的孤儿,是在党的阳光沐浴下成长起来的,不论分配到哪个单位,都能干一行爱一行,2010年酒泉市儿童福利院本本分分干好自己的工作,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党的恩情。
  如今健在的这些孤儿都已经超过七十岁了,偶尔在大街上和他们闲遍,他们一个个都是浮想联翩,嘴里会不停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我们这些人都先后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孙子。现在又赶上了好时代,退休后拿着退休工资,在家安度晚年。共产党真是太好了!真正是我们这些人的再生父母!我们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孙,让他们世世代代不忘党的恩情,永远跟党走!”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谈录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谈录》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包含政事纵览、社会管窥、生活漫忆三个板块。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万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