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银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444
颗粒名称: 13.银达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6
页码: 447-452
摘要: 银达乡,旧名“达子沟”,河北坝10条水道之一,因明弘治年间安插“前元达种”于此,新开水道名曰“达子沟”。达子沟东有“蒲草沟”,蒲草沟地力及收成略胜于“达子沟”,俗有“金蒲、银达”的美称。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银达乡

内容

13.银达
  当代曾用乡名
  银达乡,旧名“达子沟”,河北坝10条水道之一,因明弘治年间安插“前元达种”于此,新开水道名曰“达子沟”。达子沟东有“蒲草沟”,蒲草沟地力及收成略胜于“达子沟”,俗有“金蒲、银达”的美称。1949年10月建政时以“达子沟灌区”设“银达乡”。地名含义:银光闪烁的达子沟。
  现今村名
  银达村,因前身为河北区银达乡而得名。隶属银达镇。村域东至蒲上沟村,北至清水河,西至果园镇中所沟村,南至果园镇高闸沟村。村委会驻地赵家庄,地理坐标:东经98°33’,北纬39。47,,位于银达镇南部,在原银达乡大队第八生产队(今8组)境内,北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解放前属河北乡第十保;1949年10月建政时属河北区(3区)银达乡(10乡);1955年11月为“五四永丰农业合作社银达乡分社” ;1958年9月为“永丰公社银达乡大队”;1961年6月改称“银达公社银达乡大队”;1966年11月复为“永丰公
  银达村村委会驻地
  社银达乡大队”;1968年4月改称“银达乡公社银达乡大队”,时辖14个生产队;1983年3月改称“银达乡银达村”,时辖14个村民小组;2005年9月将14个村民小组合并为8个村民小组至今。现有居民625户、2380人。
  境内有按语碑。编者按:1978年春夏之交,在银达公社党委、银达乡大队党支部、银达乡学校的主持配合下,按语碑在银达乡大队对面落成。
  现今乡镇名
  银达镇,位于肃州区西北部,驻地余家沟庙,南距城区7公里。
  【地名来历】因境内曾设“银达乡”而得名。
  [历史沿革】元属肃州路,明属肃州卫,清属肃州直隶州,民国隶属酒泉县河北乡,辖11保;1949
  银达镇政府办公楼
  年10月建政时为酒泉县河北区(3区),辖杨洪、两明、关明、夏明、余新、怀茂、怀中、蒲谭、蒲金、银达、高黄11乡;1955年11月撤区并乡时辖银达、余新、杨洪、怀茂4乡;1958年9月分属“永丰公社”和“西坝公社”,同年12月“西坝公社”并入;1961年6月分属“银达”、“杨洪”、“怀茂”3个公社;1962年6月分属“银达”、“杨洪”、“怀茂”、“西坝”4个公社;1965年6月分属“银达”、“怀茂” 2个公社;1966年11月分属改称的“永丰”、“跃进” 2个公社;1968年4月永丰公社改称的“银达乡”,1971年2月“跃进”恢复原名;1983年3月分属“银达乡”和“怀茂乡” ;2005年9月乡改镇;2006年8月撤怀茂乡并入银达镇;时辖怀中、怀茂、黑水沟、关明、六分、西坝、南坝、银达、蒲上沟、余新、拐坝桥、谭家堡、杨洪、明沙窝14个村至今。
  【地理实体描述】镇域东接三墩镇,西连果园乡、嘉峪关市新城镇,北与金塔县接壤,南至北大河,东西宽10公里,南北长17公里。镇政府驻地九圣宫,地理坐标:东经98°33',北纬39°47'。地势属平原,整体西南高东北低,中南部坡度平缓,北部坝圪塄地片有沙梁山丘,绿洲呈块状分布。
  [气候和资源】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无霜期140天左右,坝圪塄地片易遭霜冻和雹灾,无霜期稍短,南部易受干热风影响。镇域总面积11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1299亩,南部5村属黑土壤,北部9村属碱性土壤,适合小麦、玉米、谷子、糜子、大豆、黄豆、瓜菜等多种农作物生长。全镇以蔬菜、制种、禽畜乳、水产、食用菌、农副产品生产及加工为支柱产业,盛产白菜、甘蓝等优质蔬菜。该镇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清水河流经全境,境内有魏家湾、陈家坝、锅盖梁等15个小型水库;该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明长城遗址横贯全境,境内有明盐墩、火石峡墩、文家圈、天罗城、花城湖、秦家官湖、按语碑等诸多人文景观。
  【人口和宗教】全镇14个村、9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224户,28281人,通行酒普方言。乡民信奉汉传佛教。
  【延伸阅读】全国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先进典型——银达乡
  肃州区的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久负盛名,有一定的时代背景,追根溯源还要从当时的酒泉县河北区银达乡说起。
  1953年冬,酒泉地委根据省委建议决定:在酒泉县试办一个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酒泉县委决定在河北区先行试点,河北区将区排头乡——银达乡(今日的银达村)确定为合作化运动的试点乡。银达乡当时有居民318户,经过一年的上下努力,至1955年春,已有242户农民参加了“五四”永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有44户农民参加了互助组,除地主、富农外,只有4家单干户。可以说,银达乡“五四”永丰农业生产合作社,是酒泉县合作化运动中最先涌现的初级社,1954年入社的社员,秋后的劳动所得要优于互助组组员和单干户的收成。由于银达乡“永丰”初级社是省、地、县三级试点,除了县委下派的蹲点工作组外,还有省、地两级有关部门的干部轮流蹲点,如《甘肃日报》社、《甘肃农民报》社、《河西日报》社的常驻记者等,最多的时候驻社干部多达五六十人,最长者驻期达13个月之久。驻社干部就食于集体食堂,这个供蹲点干部就食的乡村公共食堂,就是人民公社化时期甘肃农村集体食堂的雏形。
  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深入,永丰初级农业合作社有5个分社,25个“生产队”,8个互助组,一个信用社,需要8名会计、35名记帐员,再加上收音员、民校教员,至少需要46个具备小学文化程度的人。而贫下中农成份的人群中,当时只有21位识字人,其中12人已被选拔为脱产干部。所以新型合作社对文化人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于是银达乡兴办了冬学、民校、速成识字班,掀起了本乡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高潮。
  1955年8月,县委宣传部部长、蹲点工作组组长车宏彰、蹲点干部黄贤德两同志撰写的一篇通讯报道题为《银达乡农民业余文化教育收到了成果》,10月19日《甘肃日报》发表了该通讯。1955年12月,该通讯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改题为《酒泉县银达乡是怎样进行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收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清样送交毛泽东主席审阅。毛泽东对此文格外重视,不但改动了部分文字和标点,还将第一个小标题改为“需要很迫切”,第二个小标题删去部分改为“试办民校”。还在文前写了一段按语:“本书谈文化工作的篇幅不多,这一篇算是好的。为了在七年内,即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基本上消灭文盲,适应农业合作化的迫切需要,1956年各地就要做出全面的安排,并且完成第一年的计划。”
  毛主席亲撰按语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在全国公开发行,中国农村则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业余文化教育活动,银达乡遂被树为全国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先进典型。
  按语碑
  
  一场旷日持久的“扫除文盲”攻坚战在酒泉县展开,直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才告一段落。
  在昔日银达乡的这块热土上,素质较高的村民们每逢特殊的历史时期,总能搞出些新动作,看来领袖钦点过的地方,就是有点不同凡响!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