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文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411
颗粒名称: 5.文庙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4
页码: 402-405
摘要: 南文庙属官方酒泉书院棂星门牌坊所创,明成化三年由以佥都御史身份巡抚甘肃的徐廷璋主持建造。其建筑沿中轴线由南而北依次有照壁(面向北)、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明伦堂。因有讲堂——“明伦堂”的存在,俗称“肃州学宫”。棂星门内有“钟灵坊”和“毓秀坊”左右对峙。两边各开“持敬”小门,专供士子走动。神龛中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神像及小牌位。两旁各有一较矮的神龛与之对称,左边的神龛供奉亚圣孟子、宗圣曾子,右边的神龛供奉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前五圣为学子尊崇的圣人,后十哲为学子效法的榜样。记得1975年,师范中唯有“大成殿”作图书馆而存在。
关键词: 地方史志 酒泉市 祠庙

内容

5.文庙
  清末民国间肃州有南、北文庙各一座。南文庙位于“酒泉举院”(亦曰“肃州学宫”、“酒泉书院”)西侧的明伦堂前面。基址在今实验中学(原酒泉师范)院内。南文庙属官方酒泉书院棂星门牌坊所创,明成化三年(1467 )由以佥都御史身份巡抚甘肃的徐廷璋主持建造。明万历《肃镇华夷志》“祠祀”条下载:“宣圣庙,在明伦堂前。成化三年都御史徐廷璋建。嘉靖十二年天津张愚增置笾豆、铜爵。嘉靖二十八年火灾,祭器颇损。嘉靖三十五年兵备行菴陈其学又扩地基,修举废坠,焕然一新。”其建筑沿中轴线由南而北依次有照壁(面向北)、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又称戟门、仪门)、大成殿、崇圣祠和明伦堂。因有讲堂——“明伦堂”的存在,俗称“肃州学宫”。棂星门内有“钟灵坊”和“毓秀坊”左右对峙。据酒泉师范老教师讲,大成门三开,中门专供州官、学官进出,上悬蓝底黄字“德参天地”巨匾一块,两边楹联为:“夫子道法时中,历百世而皆准;圣人德隆古今,施万方莫不尊。”两边各开“持敬”小门,专供士子走动。大成门内东西各有三开间硬山顶单檐享祠,乡贤祠供养本土贤达,名宦祠供养来肃清官。大成殿为五开间歇山顶重檐殿堂,殿内正中神龛上悬“万世师表”竖匾一块。神龛中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神像及小牌位。两旁各有一较矮的神龛与之对称,左边的神龛供奉亚圣孟子、宗圣曾子,右边的神龛供奉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四圣两旁还有“十哲”陪祀,左边为伯牛、子我、子有、子游和子张,右边为子骞、仲弓、子贡、子路和子夏。前五圣为学子尊崇的圣人,后十哲为学子效法的榜样。记得1975年,师范中唯有“大成殿”作图书馆而存在。
  北文庙约建于光绪末年(按:光绪二十三年所修的《肃州新志》尚无记载),由客肃晋商集资所建。位于文庙街(今共和街)西段北侧,在原“和平电影院”院内,大成殿坐北面南,东西陪殿为文德馆和儒林馆,庙门正对今“卫生街”,其东为“官井巷”。北文庙庙宇虽小,所供奉的神祇却与南文庙大成殿相仿。据文档资料显示,民国二十一年(1932 ),政府将东下街女子肃静学校迁入文庙儒林馆,另辟活动场地办“酒泉县女子小学”。民国二十五年( 1936)经酒泉县县长殷象林批准,将“县民众教育馆”迁入北文庙,辟图书阅览、游艺、陈列三部,配专职人员3名,在馆长吴振何(临水人)领导下面向社会服务。1950年3月,解放军“洛河部”前进电影社入驻酒泉;12月,酒泉县根据专署指示,将北文庙借给军方开办放映站,1955年4月改建为电影院,1957年拆庙重修,由苏联专家设计图纸指导修建,故定名为“和平电影院”。
  [延伸阅读】文庙和文庙祭孔文庙,又称为“夫子庙”、“孔庙”、“宣圣庙”、“宣圣祠”,是供奉、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是儒教传教的正统载体和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文庙的文化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庙学合一”,其特点是庙附于学。庙是学的信仰象征,学是庙的存在依据。“庙”是尊孔祭祀区域,包括照壁、泮池、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祠,文庙大成殿俨然一院宫殿,所以又称“学宫”。“学”是教育教学区域,主要指明伦堂和学舍。明伦堂是各县茂才前来听讲、深造之所在;学舍是他们歇息和温习功课的地方。附属设施还有乡贤祠和名宦祠。乡贤祠位于戟门内左侧,名宦祠位于戟门内右侧。庙学合一的规制从唐朝开元年间普遍推广以后,直至清末现代学堂建立止,延续了一千多年。
  祭孔,在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由官府举办。农历八月二十七是孔夫子的诞辰日,因孔子诞辰为“丁卯”日,又称“祭丁”。旧时,各府、州、县所在地,都要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肃州也不例外。解放前,肃州的祭孔活动由州府主办,在南文庙“大成殿”前举行,州学、义学、社学、私塾的师生都要参加。大典开始前,州县官员和老夫子从厢房里鱼贯而出,你躬我让地登上石阶、就立两旁,司仪引喉高歌:“大典开始,奏乐!”随着由缓而急的鼓点,器乐齐鸣。器乐是用来渲染气氛的。司仪又唱:“进爵、上飨、献芳茗!”于是一担担祭品抬进殿中,无非是美酒、香楮、三牲、果品之类。顿时,殿内明烛辉煌、香烟缭绕。祭品献毕,便有主祭官员诵读祭文,声调抑扬顿挫。祭文多为四言韵文,如:“……至圣先师,万世敬仰,仰之弥高,缵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诗书礼乐。饫吾以文,约吾以礼祁连苍苍,金河荡荡,望吾夫子,来格来飨。”读毕,所有人等三拜九叩首……大典后师生聚餐不可缺少。明清如此,民国将这天定为“教师节”,也照样祭孔,此仪式解放后即行停止。改革开放以来,凡存在文庙的地方,又恢复了祭孔活动。在全国,教育部每年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举行的祭孔大典最为隆重,一般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主持;在甘肃,武威文庙举行的祭孔大典最为隆重。肃州因失去文庙这一民俗载体,解放后未听说祭孔一事。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