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赵玉芝和透灵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390
颗粒名称: 【延伸阅读】赵玉芝和透灵碑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373-374
摘要: 赵玉芝,广东番禺人,方士,明宪宗成化年间通过宦官高谅得以进用,累升为太常寺卿。宪宗驾崩后,孝宗即位,裁汰传奉官,贬谪李孜省、邓常恩、赵玉芝、顾王工、凌中、顾经等人戍边,赵玉芝被贬肃州,十数年不得还。《肃镇华夷志》“流寓”条下曰:“赵逐仙,原任太常卿,谪戍肃州。不详邑里名字。南川陶公有访赵逐仙之作,其《序》云:'访逐仙赵太常,病渴承许,扶病见过,诗以迓之。太常以弘治初谪肃州,迄今十九年未获放还。'”。经普查队多方查寻,终于使透灵碑出土重见天日。
关键词: 地方史志 酒泉市 寺塔

内容

【延伸阅读】赵玉芝和透灵碑
  赵玉芝,广东番禺人,方士,明宪宗成化年间通过宦官高谅得以进用,累升为太常寺卿。宪宗驾崩后,孝宗即位,裁汰传奉官,贬谪李孜省、邓常恩、赵玉芝、顾王工、凌中、顾经等人戍边,赵玉芝被贬肃州,十数年不得还。《肃镇华夷志》“流寓”条下曰:“赵逐仙,原任太常卿,谪戍肃州。不详邑里名字。南川陶公有访赵逐仙之作,其《序》云:'访逐仙赵太常,病渴承许,扶病见过,诗以迓之。太常以弘治初谪肃州,迄今十九年未获放还。'”
  透灵碑,由番禺人赵玉芝撰文、嘉峪养晦里杨泽勒石。1987年9月,酒泉市文物普查队到西峰寺村访查,据两位王姓耆老回忆,当年拆毁寺塔,碑被村民埋在了地下。经普查队多方查寻,终于使透灵碑出土重见天日。透灵碑由碑额、碑体、碑座三部分构成,材质有别:碑额为片麻岩,高0.67米,宽。.85米,厚0.27米。正面浮雕二龙戏珠,篆刻“西峰宝刹碑记” 6字,背面双龙交蟠,中刻楷书“西峰宝刹碑阴” 6字。碑体为花冈岩,碑高1.3米,宽0.85米,厚0.25米。两面皆刻文字。碑阳文字共25行,每行40—42字,全文应为773字,其中残缺52字。碑阴为功德簿,记载肃州卫军政官员、士农工商捐资建寺的名单。碑座为片麻岩,高0.4米,宽0.9米,厚0.55米,前后有莲花浮雕。此碑现藏肃州区博物馆。
  按:《西峰宝刹碑记》对于探究西峰寺的建寺历史、研究刘萨诃的生平、了解谪戍肃州的官吏在边关的活动以及其文化水平、荣辱心态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

相关人物

赵玉芝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