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家圈起事,是起义还是暴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351
颗粒名称: 闻家圈起事,是起义还是暴动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309-310
摘要: 起义”和“暴动”二词虽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通用,但也有细微区别。“暴动”是中性词,所针对的对象一定是弱势群体,因而暴动是弱势群体为反抗统治集团或属地官府而发动的有组织、有纲领、有目的武装动乱,其最终目的是企图颠覆现有的统治秩序。
关键词: 地方史志 酒泉市 庄园

内容

•闻家圈起事,是起义还是暴动
  “起义”和“暴动”二词虽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通用,但也有细微区别。“暴动”是中性词,所针对的对象一定是弱势群体,因而暴动是弱势群体为反抗统治集团或属地官府而发动的有组织、有纲领、有目的武装动乱,其最终目的是企图颠覆现有的统治秩序。所以,闻家圈暴动具有革命的属性,而“起义”是褒义词,其主体一定不是弱势群体,同时起义的主体也不一定具备纲领和宣言,是起义队伍首领在进退两难之际适时做出的明智抉择,虽具有革命倾向,但没有颠覆政权、推翻官府的明确意向。闻家圈事件,被1984年9月出版的《酒泉史话•闻家圈起义》一文定性为“起义”之后,后继凡言其事者皆人云亦云但早在1981年出版的《甘肃文史资料•解放前五十年大事记》对此定性较为慎重:“二月,酒泉祁德隆在闻家圈聚众数百人分为五营,定于二月十日起事,事泄,肃州道派兵镇压,杀百余人并查获祁德隆所发革命檄文。”既然省文史委对此定性为“起事”,再加上“聚众数百人分为五营”的组织和缴获的讨清檄文以及“先杀官、后杀道,官钱局里闹一闹”的口号,闻家圈起事应是一次有组织、有纲领、有目的的武装革命前奏。鉴于事泄而被镇压,称为“暴动未遂”比较合适)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