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红水河“洪临灌区”干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270
颗粒名称: 30.红水河“洪临灌区”干渠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228-229
摘要: 洪临灌区原有向东南流淌的东洞干渠、向北流淌的西洞干渠和向东北流淌的总干渠。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红水河

内容

30.红水河“洪临灌区”干渠
  洪临灌区原有向东南流淌的东洞干渠、向北流淌的西洞干渠和向东北流淌的总干渠。总干渠建于1958年,由大龙王庙到三奇堡兰家庄分水枢纽,尾水下泄营尔河。上下分支渠三道:一道支渠由大龙王庙到东南的谎粮墩;二道支渠由沙河刘家西庄到东南的新上;三道支渠由三奇堡兰家庄到正东的双闸。总干渠受益区域包括总寨、上坝全境和东洞、铧尖、临水各一部。支渠和总干渠先后废止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
  七十年代初期,被先后新建的灌溉渠系所取代。其中:
  东洞干渠,始建于1958年,重建于1978年,渠首接东干渠分水枢纽,长20.72公里,沿线开支渠7条,东洞全镇受益。
  西洞干渠,系明清时期的“西洞子坝”的延续,经1970年11月开工重建,1973年5月建成,全长20.65公里(引水隧洞长3.321公里。明渠长17.329公里),设计流量5秒立方,
  红水河东洞干渠
  红水河西干渠北洞口
  最大流量可达6秒立方。沿线建筑物21座,支渠3条,西洞全镇受益。
  洪水坝东干渠,系明清时期“东洞子坝”的延续和延伸,经1969年改建、1975重建,于1976年建成。该干渠东北流至大龙王庙与“引讨济洪渠”交汇,全长10.83公里(引水隧洞
  红水河东干渠北洞口
  长3.3公里,明渠长7.53公里),设计流量为25秒立方。受益区域,东洞、总寨、上坝全境,铧尖大部、三墩一部。
  营尔河干渠,1970年利用废弃之原红水坝“总干渠”改建,上承“引讨济洪渠”水尾枢纽,下至三奇堡村陀佛寺分水闸,长9.4公里(含2.07公里的旧河道)。2007又将末
  营尔河干渠三奇堡段
  端2.07公里的旧河道裁弯取直、衬砌为渠。自分水闸以下,引洪渠流向东南,营尔河流向正东又折北,受益区域铧尖镇大部、三墩镇一部。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