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上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249
颗粒名称: 12. 上坝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3
页码: 207-209
摘要: 上坝,因红水河“洪水坝”柳树闸上截坝而得名,简称“上坝”。上坝村,因水利实体而得名。村域东至野猪沟与旧墩村相望,北至狼窝泉滩,西至下坝村,南至新上村。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上坝

内容

12. 上坝
  古代坝名
  上坝,因红水河“洪水坝”柳树闸上截坝而得名,简称“上坝”。
  现今村名
  上坝村,因水利实体而得名。隶属上坝镇。村域东至野猪沟与旧墩村相望,北至狼窝泉滩,西至下坝村,南至新上村。村委会驻地夏家东庄,地理坐标:东经98°41',北
  上坝村村委会驻地
  纬39°35',位于上坝镇中部,在原上坝大队第2生产队(今2组)境内,北距镇政府驻地0.3公里。解放前属总寨乡第5保;1949年10月建政时属总寨区(7区)上坝乡(5乡)第2行政村;1956年由“九五”、“五分”、“上坝” 3个初级农业社建立“上坝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8年9月为总寨公社“上坝大队” ;1961年6月划归新立的“上坝公社”;1966年11月改称“自力公社曙光大队”;1971年2月恢复旧名,时辖5个生产队;1983年3月称“上坝乡上坝村”,时辖6个村民小组;2005年9月将6个村民小组合并为4个村民小组;2006年3月,“福地村” 2个村民小组随村并入至今。现有居民595户、2327人。
  当代乡镇名
  上坝镇,位于肃州区中部,距西北的城区22公里。
  【地名来历】因柳树闸“上截坝”而得名。
  [历史沿革】元属肃州路,明属肃州卫,清属肃州直隶州,民国属酒泉县总寨乡;1949年10
  上坝镇政府办公楼
  月分属总寨区的营尔乡、新沟乡、小沟乡、新上乡、上坝乡和下坝乡;1955年10月撤区并乡时分属营尔乡和上坝乡;1958年9月分属营尔公社和总寨公社;1958年12月属总寨公社;1961年6月由总寨公社析出“上坝公社”和“营尔公社” ;1965年6月将“营尔公社”撤销并入上坝,时有光辉、新上、下坝、上坝、旧墩、营尔、东沟、新沟、小沟9个大队;1966年11月改名“自力公社”,1971年2月恢复旧名;1973年由“新沟”析出“仰沟”、“下坝”析出“茅福”,时辖11个生产大队;1981年3月将“新沟”改名“上红”,“仰沟”改为“东湾” ;1983年3月改称“上坝乡”,从“旧墩”析出“福地”、“小沟”析出“天乐”,时辖13个村;2003年9月改称“上坝镇” ;2005年9月将“福地村”并入“上坝村”,“东湾村”并人“上红村”,“茅福村”并人“下坝村”,“天乐村”并入“小沟村”,辖光辉、新上、下坝、上坝、旧墩、营尔、东沟、上红、小沟9个村至今。
  [地理实体描述】镇域东至下河清乡和肃南县明花乡前滩村,北至铧尖乡,西至总寨镇,南至谎粮墩林场。驻地夏家庄,地理坐标:东经98°42',北纬39。36,。地势属沟壑平原,整体南高北低,坡度平缓,绿洲呈连片分布。
  [气候和资源】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无霜期140天左右,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干热风和霜冻。镇域总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2332万亩,多属沙性土壤,适合小麦、玉米、谷子、糜子、大豆、黄豆、瓜菜等多种农作物生长。盛产玉米、洋葱、花卉和玉米制种等。境内有野猪沟崖、谎粮墩等几处汉、魏、晋墓群。
  【人口和宗教】全镇9个村、5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280户、20927人,通行酒普方言。部分乡民信奉汉传佛教。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