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西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240
颗粒名称: 5.西坝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3
页码: 198-200
摘要: 西坝,本称“西坝圪塄” 简称“西坝”,系清初新城坝“徐公渠”下游诸坝之一。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西坝

内容

5.西坝
  清代坝名、坝圪塄名
  西坝,本称“西坝圪塄” 简称“西坝”,系清初新城坝“徐公渠”下游诸坝之一。
  现今村名
  西坝村,因地理实体“西坝圪塄”而得名。原属原怀茂乡,今属银达镇。村域东至南坝村7组,北至花城湖,西至嘉峪关市新城镇泥沟村,南至六分村。村委会驻地西坝屯庄,地理坐标:东经98°33',北纬39°54',位于银达镇北部,在原西坝大队第2生产队(今1组)境内,南距
  西坝村村委会驻地
  镇政府驻地12.5公里。解放前属金塔县西区乡新城保;1949年10月建政时属金塔县西坝乡;1954年10月随乡划归酒泉县嘉峪区(2区)为西坝乡第2行政村;1955年11月撤区并乡时为西坝乡联华农业合作社1分社;1958年9月为西坝公社西坝大队;1958年12月随社并入永丰公社(银达公社的前身);1961年6月划属新立的怀茂公社;1962年6月划入从怀茂公社析出的“西坝公社” ;1965年6月随社并入怀茂公社;1966年11月改称“跃进公社红旗大队”,1971年2月恢复旧名,时辖8个生产队;1983年3月改称“西坝村”,时辖8个村民小组;2005年9月8个村民小组合并为4个村民小组;2006年8月随乡并入银达镇至今。现有居民301户、1025 人。
  境内曾有西坝屯庄及其九圣宫、魁星楼等人文景观;现有锅盖梁水库、花城湖以及天罗城遗址和诸多的明代烽燧。
  【延伸阅读】新城坝徐公渠开垦水程碑记
  尝闻天生五行,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水犹命运所关、稼穑所出,养民之所最急者也。故国家开垦先视水源,而后辟土安民。振古如兹,由来久矣。
  若我新城坝徐公渠有清乾隆初年,蒙州同徐公疏通水道、开垦落业、税驾桑田,取水源于边里新城坝梅家豁洛以下,所有沿边一带渗流之水聚集下游,开导疏通沟渠,以资本坝灌溉之需。其下更有左、中、右三处营湖泉水,见泉取之,其他人毋得阻扰干涉。泉水不足灌溉,又在边里新城坝内分讨赖河山水一脉,庶免边渠荒旱之虞。每年与该坝出春水人夫卅二名,夏水人夫卅二名,以备在河上挖坝取水之用。水坝人夫拾名或廿名听候上坝(按:指边里新城坝)临时来帖通知,派人夫多寡以备查水之用;供应芨芨五千斤,北龙王庙建醮祀神或演戏助布施钱廿串文。该边里新城坝与我坝所流之水镶坪分流,该坝口宽一丈四尺,我坝口宽三尺六寸。我坝口每年拉定淌沟人夫卅二名,系本渠挑挖泉水沟道及修理分水(坪)以下之渠坝等事。(本坝)地列一百八十二份,每份摊水六刻,共计一十昼夜零八时,加中头润沟时八个、南头润沟时七个、北头润沟时三个、浇庙园水时一个。每年春季水利批水后,三沟九昼夜自下而上轮流浇灌,不得紊乱。上家沟口自闭,有不闭及闭之不坚者并偷、漏、走失水源,上地者罚钱若干,不上地者罚钱若干。下泉水惟南五、南六上截浇灌不上,接水后下泉水在某昼夜浇灌,即取某昼夜水时协与南五、南六。尤其我坝各处泉水开辟斯地之源最为关要,惟愿后之人常思勺水成海之箴,毋忽卷石为山之志,不择细流、毋让土壤,是其幸焉!
  此皆本渠开辟之定例,先辈之成规分州厅有案可凭,后起者不得藐视,故谨勒碑铭以垂不朽云尔。
  按:此碑立于同治二年五月,在西坝屯庄九圣宫庙门西侧,碑文为南坝秀才运继环撰写。分州,系肃州直隶州的派出机构,衙署在王子庄,由州二把手“州同”署理。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