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879
颗粒名称: 隆木
分类号: K892.2
页数: 4
页码: 335-338
摘要: 一般人在六十大寿前,就请专门打棺木的匠人来,破木做棺木。棺木做好后,要置办酒席,专门请至亲好友、远亲近邻来庆贺,谓之“隆木”。
关键词: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隆木
  
  一般人在六十大寿前,就请专门打棺木的匠人来,破木做棺木。棺木做好后,要置办酒席,专门请至亲好友、远亲近邻来庆贺,谓之“隆木”。也有的身体不好,常年有病,为免突然病故,让亲人手忙脚乱,就在四十或五十寿辰前隆木的,即制作棺木。
  棺木,亦称寿棺、老房、四块半、寿方、棺材,是盛载死尸的木匣子,通常在葬礼中使用。装死尸的棺材称为灵柩。
  棺木,俗称棺材,人们把它看成是死后住的房子。据考古证实,人死之后,用土木复合而葬,早在周代之前即已有之。周代以后始成习俗,且被朝廷加以制度化。因此,棺木一直在民间因袭相传,至少有两千年之久。民间百姓常说:“活着住好房子,死后有口好棺材.也不枉为人一场”。所以,棺木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但是,制作棺材,比较讲究。有的老年人往往结合自己的寿辰,就提前办下了棺木。里边放个不倒翁,外边头前贴个红纸写的寿字,寄存于庙里或家里西屋,称为寿材。通常每年上一道漆,如果搁几十年,就上几十道漆,以使之结实防腐。一般人家多是等到病人垂危或倒头之后,才到棺材铺去选材;还有个别人家等人死之后,才雇人现做棺材。
  棺材,由不同的物料制造,最常见的以木制造。亦有以铜、石等制造的棺材。上古时,人们以为人死后,虽不得复生,但可一律归天。同时,也以为人死后,其精神形象可永存在人们的心灵当中。所以,人们为了对死者表达怀念之情,就对死者的尸体进行安置,即安葬。且为了让死者到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好,就要尽可能为死者准备上好的棺材。
  民间传统,人死后能得到一副好棺木,为最大幸事,所以,富户人家讲究以优质的梓木、楠木等制造棺材,但大多数普通百姓皆以松木、柏木、杨木为棺材,其中以红松木为上好材质。因为城市大多为火化,农村基本为土葬。所以,在农村几乎人死后都会用棺材装殓尸首土葬,以保存尸首的完整。也有人由于其它原因,死后要被火化了,也会在死前吩咐子孙将自己的骨灰装在棺材里,进行土葬。
  棺材的做工非常精细。外型奇特,前端大,后端小,呈梯形状。所用的每一块板材,斜面对靠,又叫斜货材料。成形后的每一部分,也要体现出前大后小的斜面。两个侧旁和盖,斜中带弧。此外,制作棺材,一般为十页木料制成,俗称为“十页瓦”、“十大块”,但也有用十二页木料制成的,俗称“十二元”。十页木料做成的,其中顶盖为三页,底部为三页,两边邦各两页,前后档为其它贵重木料。
  特别引人注目的,要属它的外部装饰。表皮刷上黑色的褪光漆,还得请描金匠往棺材上画图案。一般以工笔画的形式,用金漆画上各种不同的图案。如大盖的头上,画福、禄、寿三星;两帮头上,左画金童执幡,右画玉女提炉;底头的撑上画麒麟送子;棺头中心画一圆寿字,围绕着五只蝙蝠,谓之“五福捧寿”;棺的两帮画八仙庆寿或二十四孝;棺尾画莲花荷叶,谓之“脚踩莲花”。也有的画仙境居室、清静别墅,材头正顶上写“安乐宫”三字,两旁分别画“金龙戏珠”或主人喜欢的图案。龙的周围画着吕洞宾等八仙用的兵器,又名“暗八仙”。还有古琴、古画、梅兰菊竹、桃榴寿果。材面上是“寿山福海”画面。所有图画,都用立粉、贴金等技法,颜料的调配充分将古代唐三彩的绘画风格搬入其内,使得整个棺材庄重大方,色彩层次分明、绚丽有序,线条飘逸流畅。
  棺内照例是涂上红色的银朱漆,成为黑面红里。如外表不涂漆,则棺内可为黑色褪光漆。棺盖上有三个银锭式的销眼,装殓的是男人,左边一个,右边两个;装殓的是女人,左边两个,右边一个。男左女右,取其单数。
  现在,大多在寿木做好后,会请漆工及时涮好油膝,大头顶端书“福”,前端小头写“寿”,棺盖板上用红纸书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两侧为龙凤图案。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