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851
颗粒名称: 举哀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5
页码: 253-257
摘要: 本段文字记述了民间设灵堂、灵棚举哀祭奠的丧俗。
关键词: 葬俗 酒泉市

内容

举哀
  
  “棺裹”后,就要设孝堂、穿孝服。孝堂又称“灵堂、灵棚、祭堂”,是停放灵柩、祭奠死者的场所。孝服又称“成服”,即在老人去世后,全家大小都要改穿白布孝服,头戴孝巾、孝帽、孝带,鞋上蒙一层白布,正式披麻戴孝。
  一般在停棺柩的堂屋或主屋设神案供“灵牌”。灵牌纸制如大信封状,内支以线香,写法为“仙逝显考(妣)某公(母)讳XX氏老大人(孺人)之灵位。不孝男或女XXX泣血叩首”。
  灵堂有无孝帏、孝幢,要视家境的好坏而定。在屋外的院子里,搭起宽阔的“灵棚”。正面摆着祭桌,桌后挂竹帘或孝幢,上糊一个大大的“奠”字或“灵”字。两旁门上的挽联,内容十分考究,如丧家死的是父亲,则横匾上写:“陟岵兴悲”;如丧母,则横匾上写:“陟屺兴悲”。现在一般是“音容犹存”或“德泽犹存、音容宛在、风范永存”。挽联,也称“灵棚对子”,其内容要求点出死者与丧主的关系、死者的身份地位,以及对国家、民族、家庭的贡献,要求对仗工整,情感真挚,令人读而生悲。无论是棚里棚外的挽联,不拘字数多少,可随意而作。灵堂里放两张桌子,一大一小,大者称“大殿”,小者称“小殿”,大桌上供猪头、公鸡、鲤鱼、馒头、糕点及各种水果,猪鼻孔里要插葱。也有的用整猪整羊作祭品。小桌上放酒壶、酒杯、碗筷、烧纸等。祭桌放丧盘、倒头灯,事前备好装着麦草等物的白布拜垫,供吊客磕头用;两旁排列许多小型拜垫,供小孩趴棚用。趴棚的小孩多为死者族中辈份晚的男孩,人数愈多愈好,辈份愈晚愈好,这说明死者福寿双全,族中人丁兴旺。
  灵棚正门有一块大匾,匾上书:“恭承惠吊”,以表丧主对吊客的谢意。有文化之家,在门前贴讣告:“不孝子侍奉无状,祸延显考某公或妣某氏,于X年X月X日X时辞世或弃养,享年X岁”。并书明成服、祭奠、出殡日期。孝子之名上如父母双亡称孤哀子,父亡母存称孤子,母亡父存称哀子。有社会地位或财势的人家还要专印讣闻或讣告,有的还请文人撰行状,征诗文,或在报纸上登讣告。
  灵堂设置因地位和贫富而异,地位高或富有者,为了表示家族大、亲友多,将祭品陈放桌上,多的达几十桌,最高者称“龙门祭”,即在祭品上用各种材料塑成或剪成山水人物、飞禽走兽形状,其中一大盘为“鲤鱼跳龙门”,故称“龙门祭”。地位低的贫者,不分大小殿一张大桌上简单摆点供品,不行大礼,只是磕头而已。如灵堂设小殿者,则要行三拜九叩大礼。灵堂两边,有一对纸扎的金童、玉女,称“站棚人”。相传将纸人焚烧后,到冥间可变成死者的佣人,任其役使。金童、玉女按男左女右设放。亲朋故旧来吊唁时,孝子在灵棚内跪接来吊者。
  孝堂中悬挂亲友送来的挽幢,旧时,挂幢的位置十分考究,分三档,一档一个席位。一档为祖档,即祖母娘家送来的挽幢;二档为母档,其上席为舅舅家送来的挽幢;三档为妻档,即妻子娘家送来的挽幢,其后才是其它亲戚的挽幢。
  由于丧礼仪程繁琐,清规戒律甚多,稍有疏忽,就会造成礼仪不全或失礼,既对死者不恭,也对吊唁者不敬。所以,在发生丧事时,丧主悲痛,孝子忙于跪接亲友,必须专门请有威望、有经验、阅历深、会办事的长者帮忙料理。古时,对负责操办丧葬事宜,指引宾客、赞礼的主事人,称“傧相”。其丧事安排、礼仪施行,均由傕相主持,也叫“主丧”。接着是穿孝、成服。父或母亲咽气后,子女立即用白布缠头带孝。成服就是正式披麻戴孝。死者的儿子、孙子、重孙为孝子,其中长子、长孙、长重孙为正孝子,孝服与一般不同,麻冠、麻衣,即长背心式;孝服、孝鞋、麻缕系腰,鞋上罩一层白布,在后跟半寸左右现出鞋的本色,腰间系草编的绳带,手持哭丧棒。服重孝者则“披麻戴孝”。如祖父母犹存的,贴圆形红纸于麻冠上,女婿亦同。孝子手中所拿“哭丧棒”,亦称“丧杖、哀杖”。哭丧棒用竹或木制成。其中父丧用竹杖,称“苴杖”,母丧用木杖,称“削杖”。原丧杖是用于孝子拄扶,因孝子过度哀伤,造成身虚体弱,行走困难,设杖以扶持。后来逐渐演变成俗,为丧礼中的一种配饰。原丧杖长一米,主要用于扶拄,后演为三十公分,主要用于丧礼仪俗。
  其他死者亲属,按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着应持的丧服,叫“成服。古代为亡者服丧的丧服分五等,称“五服”。随着社会的变革,到了清末以后,五服制不行,而行服孝。服孝分三种,一是“重孝”,即子女为父母、妻为夫、承重孙(子亡,长孙按子成服)为祖父母,着素服、束麻绳、头戴孝箍,女顶白长巾,服穿麻边白鞋;停灵、三七、五七。二是叔父母、堂伯叔父母、姑父母顶白布短手巾,孙为祖父母、伯叔祖父母,戴孝帽,外甥、外甥女为舅父母,侄为伯叔父母戴孝帽或顶白布手巾,停灵期服孝,其后则除。三是“全破孝”,即内外亲吊客,每人一条白布手巾,葬后即除去。有的祖父、祖母亡故,孙辈穿孝服,帽子前沿正中缝一用红绒扎成的圆球,布鞋加罩白布面,俗称“封鞋”。鞋跟处不封死,留一宽缝,加缝红布一条;鞋脸正中各缝一红线球。孙女无帽,则头扎一白布宽带,于前额正中部位缝红绒球一个,鞋同孙男,这三个绒球称“缨儿”。另外,外祖父、母死亡,外孙、外孙女服孝时也要带缨,红线球按男左女右,缀于孝帽和封鞋的偏侧,俗称“歪缨”。建国后改孝服为佩带黑纱,红绒球则缀在黑纱上。来不及到市面买“红线球”的,皆以红布条代替。
  还有,亲友亲往丧家吊祭,送丧家金钱、香烛、冥锭以及孝帏、挽联等,孝子除叩谢外,不迎送。但要事先贴孝对于门“不迎不送丧家礼,自来自去吊客情”。
  到了夜里,子女每过一个时辰,则要在逝者灵前哭一次,俗称“啼更”。据《西后城风俗志》记载:“诸子、诸妇及昆弟之子,夜居柩左右,妇女夜五哭,逢更则哭,俗名’啼更。现在,基本上按照主事者吩咐,哭一次或两次即可。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