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洞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814
颗粒名称: 入洞房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3
页码: 167-169
摘要: 一对新人拜堂后,就送入洞房,意味着从此成为正式夫妻,要相亲相爱,白头偕老。肃州人入洞房时,担任迎亲的年轻男女要把事先准备好的五谷杂粮掺上剪碎的五彩碎纸屑,向两位新人头上一路撒下,谓之“打煞”,意即祛除晦气,以后生活和和美美,幸福美满。
关键词: 婚姻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入洞房
  
  一对新人拜堂后,就送入洞房,意味着从此成为正式夫妻,要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古代新人入洞房前,要把对方的头发各梳一缕出来,连在一起,表示两个人的生命要永远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永不分离。于是,后来有“结发夫妻”的说法。而现代新婚夫妻拜天地、喝交杯酒,其实就是祈求夫妻永远在一起。现在入洞房,一般是新郎要把新娘脚不落地的抱到新房主卧室。
  肃州人入洞房时,担任迎亲的年轻男女要把事先准备好的五谷杂粮掺上剪碎的五彩碎纸屑,向两位新人头上一路撒下,谓之“打煞”,意即祛除晦气,以后生活和和美美,幸福美满。
  小两口进入洞房,抢吃了事先准备的枣子、花生、栗子之后,便要抢床。新娘使劲将新郎挤到偏位去,至少两个人在床沿并排坐,说是谁抢了床沿中央,谁以后就当家作主,另一个就只有听话的份了。还有的盛行抢床东头,谁占东头多,谁当家作主。常常抱成一团,只好相互商量,戏谑一阵。然后新郎牵新娘出来给父母敬茶。茶杯最好是成对的瓷杯。接着是喝桂圆莲子羹,要提前熬好,不可以太烫,温度适中。最后,跟父母亲朋合影后,就是重新回新房或酒店补妆。
  关于入洞房,相传,远古时期,原始部落的男女,每相隔一段时间,就相聚在一起玩乐。如果一个男的看上某个女的时,就会用木棍把她打昏,然后背到他住的石洞里,这就是最早的“入洞房”。其结婚的“婚”字,就是一个女的被打昏了的本意。
  但是,“洞房”美称,由来己久。传说,远古时期,尧称王不久,经常亲临牧区访贫问苦。一次,尧又到牧区视察,忽然闻到一股幽香,只见远处有一漂亮女子手执火种飘然而来。尧惊呆了,问牧民才知是鹿仙女,从此食不甘味,一心惦着仙女,决计下山寻仙。于是,尧访仙于晋南“仙洞沟”,久觅不得,十分苦闷。忽见一俏丽梅花鹿,从姑射仙洞悠然而来。尧知是仙女,便迎上前去,一条大蟒突然窜出,直逼尧王。尧措手不及,只见鹿仙女用手一指,大蟒顿时颤抖不己,仓惶而逃。尧王身材高大魁悟,相貌堂堂,仙女窈窕美丽动人,两人一见钟情,便在姑射仙洞完婚。一时祥云缭绕,百鸟和鸣。到了傍晚,结鸾之时,一簇神火降临洞顶,耀眼夺目、光彩照人。从此,世间就把娶进新娘的新房称作“洞房”,把新婚之夜称作“洞房花烛夜”。唐朝诗人宋庆馀《近试张水部》诗中吟道:“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里更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佳句。把洞房花烛、金榜题名视为人生两大美事。
  今天,尽管人类早已住在砖瓦房或高楼大厦里,但人们仍把结婚称为“入洞房”。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