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810
颗粒名称: 哭嫁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4
页码: 153-156
摘要: 肃州与其它地方一样,姑娘出嫁时要“哭嫁”。旧俗以为,哭嫁哭嫁女哭得声情并茂、情真意切,就能感动人,给娘家和婆家带来好运和福气,谚称“新娘哭、两家福”。
关键词: 婚姻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哭嫁
  
  肃州与其它地方一样,姑娘出嫁时要“哭嫁”。旧俗以为,哭嫁哭嫁女哭得声情并茂、情真意切,就能感动人,给娘家和婆家带来好运和福气,谚称“新娘哭、两家福”。
  传说,很早以前,东村居住着张姓和李姓两姓人家,两家各有一女孩。居住在西村的王姓和周姓两姓人家,两家各有一男孩。于是,张家和王家,李家和周家分别给孩子们订了娃娃亲。孩子们长大成人后,他们又择了同一日的婚期,备好结婚用品后,同一天办喜事。
  出嫁当天,张家女自以为结婚是件欢天喜地的大好事,应该高高兴兴才是,哭哭啼啼不吉利。整个喜日,欢喜还来不及,哪里哭得出来?于是,从上轿到夫家的路上,她一声也没有哭过。李家女却不同,出嫁前三天就开始哭,哭父母的养育之恩、哭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哭与亲人的离别之苦……内容繁多,不一而足。临上轿时,拉住哥嫂的手,哭得惊天动地,一路上还抽泣不止,直到新郎家门前才作罢。
  两个姑娘同时出嫁,而且又同嫁到一个村子里,一个不哭,一个大哭,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张家姑娘缺心眼,不会哭嫁;有的说,张家姑娘心狠,不孝顺;还有的说。张家姑娘人品差,急于出嫁,不地道。就把会不会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准。王家的公婆见媳妇不会哭嫁,心里老大不满意。婚后公婆对她总看不顺眼,日子过得嗑嗑碰碰,最终被一纸休书,退了娘家。李家女会哭嫁,受到了众人的赞扬。大伙称赞李家姑娘乖巧、贤德,娘家父母教女有方。婆家更高兴,庆幸周家娶了个玲牙利齿的巧媳妇。李家女在婆家,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事事顺心。不久又添人进口,一天比一天兴旺,娘、婆两家都称心如意。家和万事兴,正应了“新娘哭、两家福”这句俗语。
  关于哭嫁,一般认为源于抢婚。抢婚,也称掠夺婚,是古代氏族部落用抢掠手段虏获妇女的一种野蛮强制的婚姻形式。可以想象,面对突然而来的劫掠,身为弱女子,只能以泪洗面,这样,“哭”和“嫁”很自然地拴在一起了。久而久之,哭嫁就成了婚姻中的一种习俗。到了封建社会,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但仍然要哭嫁。哭嫁之所以相沿成习,关键是仍有哭的理由。那时,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女没有自主择偶的权力,尤其是女子,被称为“菜子”命,撒到哪儿就在哪儿生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猴子满山跑,姑娘们对自己的丈夫是好是歹,公婆是善是恶,一无所知。因对未来的生活疑虑重重,恐惧和困惑交织在一起,哪能不哭?其次,在娘家生活了十七八年,突然要离开亲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又不能随便回娘家,顿时生出一种生离死别的感觉,想起来就心酸。即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禁不住放声大哭。于是,姑娘哭嫁,就是人之常情了。
  随着包办婚俗的废除,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自主选择配偶了,按说没有可哭的理由了。但作为民俗事象的传承性特征,兼以“新娘哭、两家福”及“哭哭发发、不哭不发”的观念存在,这些又成为哭嫁继续存在的缘由。不过,这时的哭嫁只是作为婚俗形式的继续保留和延伸,纯粹是一种“求幸福、盼吉祥”的象征性的哭,与过去有质的变化。
  不过,农村有的地方,则在婚礼前一晚,母女俩同床共枕,母亲哭着向女儿交代一些为妇之道、居家过日子的经验,教导女儿出嫁后孝敬公婆、团结邻里、夫妻和睦等等,也谓之“哭嫁”。此外,这一晚,母亲还要向女儿赠送一些压箱钱,或其它一些金银之类的饰品。有些出嫁的姑娘,还制作了不少手工精湛的鞋垫,在这一天夜里也会一并压在箱底。结婚这天,母女俩再一次抱头痛哭。还有些地方的嫁娘,从结婚头一天起就用节食或干脆什么也不吃的方式,来表示对父母的不舍和依恋。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