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783
颗粒名称: 七月十五
分类号: K892.1
页数: 4
页码: 108-111
摘要: 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已经来临。人们在喜获丰收的富足中,自然就想起了已经离世的亲人,于是,便把七月十五作为祭祀已故亲人的节日。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又称中元节、盂兰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
关键词: 节日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七月十五
  
  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已经来临。人们在喜获丰收的富足中,自然就想起了已经离世的亲人,于是,便把七月十五作为祭祀已故亲人的节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又称中元节、盂兰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这天晚上,讲究孝道的人们,把自己家成熟的果实和粮食,在亲人的坟前供上一些,请逝去的祖先、亲人尝尝鲜,同时把这一段的大小事情,在烧纸焚香时做个汇报,心中有什么解不开的愁事、烦心事也和亲人诉说诉说,以求逝者帮助化解。同时,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祭品,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七月十五鬼节,起源于上古秋祭的亡灵信仰和祖先崇拜。“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天祀祖为古代宗教活动的两大要务。对于庶民百姓来说,祖先与自己血肉相连,情感相通,祀祖尤为重要。所以,七月十五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三流合一,结果就成了僧、道、俗三家的共同节日。鬼节,即鬼过的节日。传说地藏菩萨,就是“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曹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受尽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与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牢门一开,关着的小鬼们纷涌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饿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或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阎王规定,孤魂野鬼在阳间只准逗留一天,接受人们的供奉。所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鬼节这天,人们要烧纸钱,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中元节,源于道教的“三官三元”之说。道教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定为上、中、下三元,分别为天官、地官、水官的诞辰,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属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中元节三官大帝主管,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因此,民间在中元节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拯救那些孤魂野鬼。
  盂兰节,源于目莲救母的传说。据说,释迦十大弟子目莲的母亲因生前爱财小气,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正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莲的孝心感动了佛祖释迦,受其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都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因佛家盂兰盆会的意义与儒家的孝道合拍,这一天则成为民间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节。而祭祀孤魂的普渡会,都在鬼月,即农历七月举行,所以,古时一般不会在这个月作嫁娶等事。
  注重敬奉祖先的肃州人,于此日家家都要祭祀祖先,上坟的供品和清明节不同的是增加了时鲜瓜果和新粮做的面食,有的还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酹酒三巡后,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座共进节日晚餐。天黑之后,携带鞭炮、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干地,用石灰撒个圈,表示禁区,在圈里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尤其在过去举办的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以示庆祝的活动,似乎也已逐渐恢复。
  《周礼》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韩待外传》中说“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礼运》也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古人认为,人死后形体埋入地下,脱离形体的灵魂才可以归于天。即使到了今天,人们祭祀祖先、亲人,也是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提醒,都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如今大部分肃州人仍在“鬼节”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即使年代不同了,烧去的礼物也不同了,但永远烧不完活着的人们对故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怀念。尤其在七月十五,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都是活着的人们为故去亲人寄托的哀思和祝愿,是灵性的自发、感情的延伸和精神的寄托。
  这种祭祀活动也提醒人们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