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乞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782
颗粒名称: 七夕乞巧
分类号: K892.1
页数: 4
页码: 104-107
摘要: 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是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喜欢的日子。肃州民间的乞巧活动有的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则十分有趣。
关键词: 节日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七夕乞巧
  
  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是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喜欢的日子。
  每逢七夕之夜,大地草木飘香,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苍穹。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传,每年七夕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因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女子便在这一天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爱情姻缘地久天长。
  当然,牛郎织女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始终与七夕节相联系。相传,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的牛郎,父母早亡,备受嫂子孽待。后在一头老牛的帮助下,与天上的织女相爱,结为夫妻,生了一男一女。但是,好景不长,王母闻知下凡,强行把织女带上天庭。牛郎穿上老牛皮做的鞋,拉着一双儿女,上天去追织女。眼看就追到了,王母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天河立时横在眼前,牛郎和织女隔河相望,痛不欲生。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喜鹊,纷纷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只好允许两人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喜鹊极少,传说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姑娘们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获得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七夕乞巧,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后来的唐宋诗词,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如唐朝王建有诗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已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
  由此,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肃州民间的乞巧活动有的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则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相邀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陈列瓜果祈祷后,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尔后,于夜深人静之时,悄悄躲在茂盛的南瓜棚下,偷听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情话。据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在瓜果架下则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如能听到,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千年不渝的爱情。
  有些乡村殷实人家,则要供茶、酒、新鲜水果,桂圆、红枣、花生、瓜子等五子及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香炉,让牛郎织女欣赏、品尝,祈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尔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有的人家还要杀一只公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就永远不会分开。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做巧果时,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而在七夕节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已弱化或消失,惟有牛郎织女的传说,作为忠贞爱情的象征,一直流传至今。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