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778
颗粒名称: 端午节
分类号: K892.1
页数: 4
页码: 91-94
摘要: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但是,端午节作为一个十分盛行、隆重的传统节日,其做米糕、包粽子的习俗,在传到本地后,则溶入了肃州人的生产特点、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色,形成了特有的端午文化和民风民俗。
关键词: 节日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o其端午亦称端五,因端是初的意思,也称“初五”;“五”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也称重午。因为人们认为“五月”为恶月、“初五”为恶日,因避讳五改为端午,也称端阳。
  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端午节不仅产生了相异的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夏节、艾节、菖蒲节、地腊节、龙日节等二十多个名称,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如女儿回娘家、挂钟尴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仍很盛行,有些活动如赛龙舟,已得到新的发展,且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的起源,始于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秦汉以后大部分百越人逐渐与汉族融合,其余演变为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自然也成了中华民族的节日。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所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包粽子、划龙舟,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但是,端午节作为一个十分盛行、隆重的传统节日,其做米糕、包粽子的习俗,在传到本地后,则溶入了肃州人的生产特点、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色,形成了特有的端午文化和民风民俗。
  据记载,包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有之;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从菰叶变革为簪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肃州百姓家大多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米糕,传统小吃,历史悠久。汉时,早期称米糕为“稻饼、饵、糠”后来才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相沿成习,肃州人做米糕,先将糯米煮熟成软糯状后,再将红枣煮熟、葡萄干等加水泡软,然后用适量的蜂蜜,把熟透的糯米和红枣、葡萄干等,一层一层压在容器中即成。吃时还要跟烫面油饼子卷在一起,颇有肃州特色。
  每逢端午节,肃州城乡民众都要做米糕、包粽子。此外,纷纷云集公园,游玩、划船、戏水,顺便于田坡、沟渠边折取艾蒿、柳枝、沙枣花插在门上,防疫除邪。同时,端午节作为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也会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
  这一天,还是年轻女性的节日。未出嫁的姑娘或年轻小媳妇早将香草、冰片、麝香包入碎布或纸内,扎成各种形状,周围缠上各色丝线,亦称“香包子”,端午时或戴在胸前以避疫疾,或互相赠送,增进友谊;尤其是未婚青年赠送香袋,就成为表达情感的信物。尔后,逐渐齐聚泉湖公园湖边,撩起清凉的湖水洗濯秀发,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肃州人即称端午节为“濯发节”、“女儿节”。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