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776
颗粒名称: 清明节
分类号: K892.1
页数: 6
页码: 83-88
摘要: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传统节日里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肃州,按照习俗,清明扫墓时,人们要准备酒肉菜肴、果品、油饼、奠汤、纸钱以及烧纸用的柴草等物,由家长携家人来到墓地跪拜,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柴草燃烧,依次把食物和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
关键词: 节日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传统节日里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大约始于周代,形成于唐朝,最早只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据《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因清明一到,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气温逐渐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清明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则与寒食节有关。
  寒食节,是古代较早的节日。关于寒食,则有一个"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晋国人介子推辅助流亡别国的晋公子重耳时,曾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给重耳充饥,救了主公一命。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仍不忘旧恩,便让介子推执掌国家大权做大官,介子推不从,就背老母一起隐居绵山。晋文公让人放火烧山,逼其出来。介子推硬死不愿出来,和老母一起烧死在了一棵大柳树下。死前,留下了写在半片衣襟上的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十分悲痛悔恨,为纪念介子推有功不居、富贵不受,将介子推母子葬在绵山,修寺立庙,改绵山为介山,并晓谕全国,下令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一天禁止烟火,要吃冷食,以此寄托哀思。
  次年寒食,晋文公率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不禁凄然泪下。祭扫后,即把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此后,寒食、清明合二为一,成了全国百姓祭祖、扫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这其中,虽然也寄托了许多美好的愿望,却蕴含着华夏民族心怀感恩、注重亲情的深情厚谊。
  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在诸多诗作中,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不仅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在清明节一起进行。
  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活动。因此,清明节也称“踏青节”。宋元时,基本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与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民国时期,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肃州,按照习俗,清明扫墓时,人们要准备酒肉菜肴、果品、油饼、奠汤、纸钱以及烧纸用的柴草等物,由家长携家人来到墓地跪拜,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柴草燃烧,依次把食物和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而在荒滩野洼里,寻无新枝,即取几张纸钱压在坟头。然后一边叩头行礼祭拜,一边口里念念有词,告之地下有知,拜毕吃掉祭拜时所剩的酒食。祭拜时的奠汤,一般用烫开水和冷水掺匀,再加入食醋、清油和少量的葱花做成,也有用祭奠前炒菜的铁锅直接加水做成的,有点像刷锅水。
  每到春天,民间多有修补房舍,以防夏秋雨漏的习惯。由活人联想到去世的亲人,坟头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因此,清明时节上坟,最大的特点就是清除坟头杂物,用新土将坟堆加高加固,称为整修阴宅,以表达儿孙对先人的哀思和敬意。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清明上坟扫墓倾注了更多寄托。肃州人的坟地,大多在靠近村庄的闲滩空地、荒山野洼里。每逢清明,年节里没顾上回老家的城里人,就召集一家老幼到乡下“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一时间,荒滩土路,大车小车,川流不息;坟冢间隙,男女老幼,烟雾缭绕。上过坟、扫过墓后,便同头到村里,或走亲串门,或踏青觅柳,其乐融融,闹嚷嚷到天黑才肯收拾行囊打道回府。而笔者家族大户多,每到约定的上坟日子,父亲早早就准备好了干柴、麦草。上午时分,叔伯姑表家二三十号人齐聚到山洼里,依次招呼着子孙献祭品、攒坟头、烧纸钱、打油香、祭奠汤。祭拜后,若风清气朗,乘兴把剩余的食物分而食之,年轻的父母则带着子女一哄而散,爬山的、放风筝的不亦乐乎;年岁大的就地围坐在一起,一边浅酌慢饮,一边拉起逝者的家长里短。而每次都会在无限的思念中,依依惜别。众人纷涌回到家里挨个洗漱完毕,母亲的哨子面也端到了饭桌上。
  年复一年,清明节总能给予人们许多的宽慰和愿望,留下许多难忘的记忆。当然,清明祭祀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习俗,一些陈规陋习也已根深蒂固。有些人家为显富贵或念经布道、超度亡灵,或鞭炮齐鸣、纸灰满天,把精心糊制的别墅、宝马,二奶、保姆、元宝也统统奉上。活人享受的,要让死人也享受上,还美其名曰孝悌之举。而在政府的倡导下,在祖先墓前献一束鲜花、放一曲音乐,或植几株树、种几丛花等新近出现的许多文明祭奠形式,则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网上祭扫,更是值得弘扬。目前全国已有数十个网络祭堂。悼念者将逝者的音容笑貌保存在网上,随时可访问网上纪念馆,献一束鲜花、点一枝蜡烛、留一曲旋律,或在论坛上抒发思念之情。这样既新型绿色、安全环保,又可让亲友随时探访、悼念,为祭奠形式赋予更多的时代气息,相信后来的清明节只会愈加清明。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