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迎婿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764
颗粒名称: 大年初二迎婿日
分类号: K892.1
页数: 3
页码: 48-50
摘要: 大年初二,即农历正月初二日,最重要的习俗,是迎接出嫁的女儿带丈夫及儿女回家拜年,俗称“迎婿日”。
关键词: 节日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大年初二迎婿日
  
  大年初二,即农历正月初二日,最重要的习俗,是迎接出嫁的女儿带丈夫及儿女回家拜年,俗称“迎婿日”。
  女儿回娘家,必须备办齐全礼品,且为求吉利,必须双数;家里实在穷的,也要准备烧壳子或油馍馍,名为带手或伴手,由母亲分送邻居及亲友或小孩。一如过年的情景,礼轻情意重,表达外嫁女对娘家人的殷切思念和深厚情谊。看到娘家的小孩都要给红包,不能漏,尤其是外舅的红包要大一些。发礼毕,要在娘家吃过午饭,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吃开年饭,称为“食日昼"。尤其是农村人家,三世、四世同堂,老人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早已准备在这一天拍张全家福。因回娘家的习俗,得以许久未见的姊妹们相聚一起,叙叙旧、话话家常。所以,女儿家此日要早起,才可能让诸事圆满、顺利。
  按照旧俗,大年初二,基本上不去亲朋好友家逛门。如果一定要去,也要在初一前通报一下,次日才能去。许多人不知这一习俗,就冒昧前往,虽不至于吃闭门羹,但也让主人家措手不及。据说,这一习俗,已存在四五百年了。
  传说,明朝年间,倭寇作乱,屡犯闽浙海疆,故有戚继光抗倭等典故。有一年除夕夜,倭寇乘福安人民过年疏于防范之际,里应外合,攻入城中,大肆杀戮,死伤惨重,城中大多家中均有亡故。因为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按习俗本应热热闹闹过年,可家里要办丧事,怎么办呢?大家相约,初一先过年,等到初二再办丧事。于是大年初一那天,大家仍旧按往常一样,到亲朋邻里家逛门拜年,第二天就闭门办丧事,家中没有丧事的也不出门,以免冲撞。三天后,也就是大年初五,尸体收敛,法事作毕,就上山埋葬。因此大年初二、初五福安人互相不逛门、拜年。时间一长,随着迁徙,这一习俗也就流传到了许多些地方,并相沿成习。不过,现在的肃州人知道并遵守这一习俗的并不多,但也大都习惯于初二日“互不逛门”,要给丈人家拜年。
  其实,在肃州,大年初二,除了亲朋好友互不逛门外,还有一些习俗,如各家各户不燃放鞭炮、不点香火、不奏礼乐,商家关门歇业等等。因此,初二一大早起床,就很少听到鞭炮声,初一的喧嚣与热闹,似乎消失得无影无踪。家家户户都窝在家中看电视、打麻将,绝少出门,反正出了门,街上也是冷冷清清。倒是寺庙因此热闹了许多,毕竟有人耐不住家中寂寞,到寺庙烧香拜佛去了。到了初三日,全城又恢复了初一的年味,照例是鞭炮震天、拜年、家宴不断,街上又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