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鞭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762
颗粒名称: 开门鞭炮
分类号: K892.1
页数: 3
页码: 42-44
摘要: 午夜子时,钟声敲响,新的一年到来之际,肃州人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鞭炮,以哗哗叭叭的鞭炮声除旧迎新,谓之“开门鞭炮”。
关键词: 节日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开门鞭炮
  
  午夜子时,钟声敲响,新的一年到来之际,肃州人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鞭炮,以哗哗叭叭的鞭炮声除旧迎新,谓之“开门鞭炮”。
  鞭炮,起源于古代的爆竹,也叫爆仗、炮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南朝梁代宗懍《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正月初一,人们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在火中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传说,这种动物名叫“山臊”,是致人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才可驱逐瘟邪,得到吉利平安。因此,人们为了对付山臊,就在火中点燃爆竹,使其远遁。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以驱散山岚瘴气,制止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明清两代,爆竹的种类日见繁多,燃放时间已不限于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开始,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这时,无论贫富贵贱均要放爆竹。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引《壶天录》说:“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郭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丞,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沿类然也”。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北宋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朝谢文翘《教门新年词》:“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都描绘了当时民众欢度春节的盛大喜庆场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更加繁多,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在春节燃放爆竹外,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而在辞旧迎新的“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燃放爆竹,即可营造喜庆气氛,又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吉祥。肃州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满心喜悦地燃放爆竹,追逐嬉戏。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