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760
颗粒名称: 守岁
分类号: K892.1
页数: 3
页码: 37-39
摘要: 守岁,也叫“熬年”,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据说守夜可以延年益寿,故又称“熬寿”,是肃州人除夕夜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关键词: 节日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守岁
  
  守岁,也叫“熬年”,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据说守夜可以延年益寿,故又称“熬寿”,是肃州人除夕夜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兴于南北朝,盛于唐宋。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因“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习俗,据说来自一个传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称为“年”。它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多,从磕头虫到大活人,一天换一种口味。每隔三百六十天,便窜到村子里抓人尝鲜,且都在天黑以后出没,鸡鸣破晓,返回山林。百姓们闻“年”色变,把这一夜称作“年关”。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晚,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宅院的前后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以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此后,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古时守岁,年长者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之意;年轻人为“迎新年”,有延长父母寿命之意。这种形式,既有对如水逝辞旧迎新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将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诗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苏轼在《守岁》诗中写道:“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于是,肃州人有的家长,就借守岁之机,给子女们讲讲家规家教、历史故事,或先人、老辈的事迹、趣闻,或婉转地规劝子孙向善,或逗乐消磨时间。大人们一般要坐到天亮,等候“接神”。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