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758
颗粒名称: 除夕
分类号: K892.1
页数: 3
页码: 31-33
摘要: 除夕,是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大多在腊月三十,又称为大年三十,与大年初一首尾相连。因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晚上叫“除夕”。
关键词: 节日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除夕
  
  爆竹声中催腊去,寒梅香里送春来。
  腊月将尽,新年在望。人们在日月交替、四季轮回的时光中,终于等到了除夕,自然是喜气洋洋,把家里家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欢欢喜喜地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挂灯笼,包饺子、擀长面,开开心心送走除夕、迎接新春。
  除夕,是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大多在腊月三十,又称为大年三十,与大年初一首尾相连。因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晚上叫“除夕”。除,本义“去”,引申为“易”;夕,本义“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月穷岁尽”之意,“旧岁至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人们便在夜幕降临之时,合家团聚,除旧布新,正式拉开了“迎新春、过新年”的序幕。
  在古代,除夕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年终”等别称。称呼虽多,不外乎辞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这一习俗,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击鼓的方式来驱除“疫疬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传说,古时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在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这种习俗流传开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在肃州,这天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要做的事情也就三件:祭祀、吃年夜饭、熬夜守岁。
  祭祀,即祭祖。自古以来,人们过节,总是不会忘记家族中已故的先辈亲人,春节更不会例外。这时,已近黄昏,年夜饭也准备妥当,长者就会招呼家人在祖灵牌位前供奉酒肉、面食、水果或鲜花,点三炷香,以表怀念之情。祭祖的形式,或因地域、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心意却是相同的,其仪式也普遍采用。在肃州,因大多数人家里没有设立神主牌位的习惯,年三十前已基本上到祖坟里祭奠过了,祖坟不在本地的,则在这时到外边僻静处或十字路口去祭奠,叫“烧野纸”。
  祭祀完毕,接着就是张贴春联、门神,关上大门。全家人就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也叫“年夜饭”。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一家老幼围坐一起,欢欢喜喜地共吃团圆饭、年夜菜,心头的那种圆满、喜庆、踏实、幸福的感觉,真是难以言表。吃年夜饭的高潮,是长辈发“压岁钱”。长辈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挨个送给晚辈,并说点祝愿、希望的话,晚辈接过“压岁钱”,要跪拜谢恩,祝愿长辈健康长寿。接下来的重要活动,就是全家人“守岁”。待到初一早上,开门“接财神”。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一边看电视、聊家常,一边吃、喝、玩、乐,守岁到初一凌晨。户外爆竹声声,室内笑声不断。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期待新年的钟声,给全家和自己带来好运。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