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757
颗粒名称: 贴春联
分类号: K892.1
页数: 5
页码: 27-31
摘要: 按照传统习俗,大年三十,为增加喜庆气氛,家家户户都要在街门、屋门贴上新的大红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冀度过祥和、圆满的除夕之夜,迎来新的一年。春联,亦名门对、春帖、对联、对子、桃符等,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贴春联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
关键词: 节日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贴春联
  
  按照传统习俗,大年三十,为增加喜庆气氛,家家户户都要在街门、屋门贴上新的大红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冀度过祥和、圆满的除夕之夜,迎来新的一年。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对联、对子、桃符等,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贴春联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春联起源于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不过是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王安石在《元日》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到了明代,才改称“春联”。
  春联的普及,据说与朱元璋有关。据明陈云瞻《簪云楼杂说》记载,有一年准备过年时,朱元璋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朱元璋不仅微服出行观赏,还为王公大臣御书春联。赐给中山王徐达的是:“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赐给陶安的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一次,他微服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贴春联,便去询问,得知是阉猪的,不识字,便特意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爱,百姓传播,便沿习成俗,流传至今。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在房间的门或墙壁上大都会贴着菱形的“斗方”。“斗方”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通常只张贴框对和四字横批,横批下方分别贴几张“挂钱”。即一种剪纸画,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余,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又叫挂签、挂千、吊钱、门笺、门吊子,与对联搭配着贴,一是表示吉祥如意,二是象征富有、有钱之意。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即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一般而言,“福”、“春”字张贴最多。有人会故意将“福”及“春”字倒过来贴,因为这样象征着“福到”、“春到”。
  以前,各家各户常借春联来反应自己的身分。如官宦之家的对联为“国恩家庆,人寿年丰”;学儒之家为“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商贾之家为“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除夕当天贴的春联,将会一直保持到它们自然脱落或褪色为止。而从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就可反映出不同的心愿和期望。
  肃州民间百姓,家家户户讲究有神必贴,遇门必贴,每物必贴。神灵前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粮仓、畜圈等处则表示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室内贴“抬头见喜”,门对面贴“出门见喜”',在睡炕上贴“身体安康”、“福寿康宁”、“身卧福地”;院内贴“满院生金”;在米面柜及油缸醋罐贴“米山面岭”、“油泉醋井”;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物,内容丰富,妙语联珠。有些人家,不但在大门两侧张贴春联,还张贴门神画像。
  肃州乡间流传着一个穷人贴春联的故事。话说解放初期,有一户穷苦人家,因为请不到文化人写春联,眼看大年初一将至,遂用吃饭碗底座蘸锅底刮下的黑灰加水调成的墨汁,在红纸上拓了一些对称的圈,以此代替春联,贴到了自家的门口。由此可见人们对春联的重视。
  春联伴随着一年一度的春节应运而生,早已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