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送灶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751
颗粒名称: 二十三送灶神
分类号: K892.1
页数: 5
页码: 7-11
摘要: 腊月二十三,是传统民俗节日中祭灶、扫尘、吃灶糖、开始准备过春节的日子。
关键词: 节日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二十三送灶神
  
  大寒节气一过,意味着一年将尽,大年已经不远,需要小小地庆祝一下,准备“过年”。于是,腊月二十三,被肃州人谓之“小年”。
  腊月二十三,是传统民俗节日中祭灶、扫尘、吃灶糖、开始准备过春节的日子。民谣“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即指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
  祭灶,又称送灶神、送灶王、送灶君,是民间流传极广的一项习俗。灶神上天,则肩负着“报告人间功过,定人祸福”之责。灶神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又衍生出许多说法;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则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之故。
  祭灶的风俗,在夏朝已有之。先秦时,祭灶兴起设立神主,用酒食作为祭品。唐宋时,祭灶的供品已相当丰富。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里描写道:“古传腊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民间传说,灶神是玉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人们称之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做为家里的保护神来崇拜。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升天,去向玉帝汇报这家人一年来的善行或恶迹,所以要送灶神。送灶神灶神的仪式,称之为“送灶”。据说,如果哪一家不好好祀奉,灶君爷上天就专门告这家人的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家家都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此外,因传说灶君面白英俊好色,所以,祭灶时女性一般不露面。故有“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的习俗。
  过去,肃州差不多家家户户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就将灶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神像一般只有灶王爷一人,有的则画男女两人,女的称为“灶王奶奶”。肃州民间有的地方如仅供灶神,则为张奎,如供灶神夫妇则为张奎和高兰英。传说,张奎和高兰英夫妇为商朝镇守渑池城,忠义有节,死后被姜太公封为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灶王像大都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祈保佑全家老小平安。
  因为腊月二十三的“送灶”与七天后除夕夜的“迎灶”密不可分,又是准备过年、迎接新春的开始,在北方及至肃州民间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所以,这天一大早,各家各户都要把室内外打扫干净,待一家人吃过晚饭,才开始祭灶。
  祭灶仪式,多在黄昏入夜时举行。一家人到灶房摆上桌子,先向设在灶壁神龛的灶王爷敬香,再供上麦芽糖制的糖瓜、白面烙的形同小月饼的灶干粮,让他老人家吃饱肚子、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的话别说。”唐代《辇下岁时记》中就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划根火柴点着,让其驾青烟升天。有的地方,则在院里堆上秸杆和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火焰燃起、满院通明,一家人围着火边叩头边祷告:“又到腊月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走了灶神,比较讲究的人家,还要请人打醋炭、清宅子。民遥曰“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这首民遥,形象地说明了新年时间的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一家人换上新衣,贴上门神、窗花、春联,再把送走的灶神乂请回来,俗称“迎灶”、“接灶”。
  接灶的仪式要简单得多。到了晚上,家家再燃香烛,摆上供品、燃放鞭炮,把新买来的灶神像贴在灶上神龛里,上面写着“保佑”二字,两边贴对联,有的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有的写“油盐深似海,米面积如山”,再换上新灶灯,灶龛前燃柱香,就算完事了。
  灶神归了位,一家人便围在一起,开始喜气洋洋地欢度除夕、迎接大年初一。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