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750
颗粒名称: 过年
分类号: K892.1
页数: 5
页码: 3-7
摘要: 本段文字介绍了肃州春节的叫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名称,还介绍了关于春节起源的几种说法,以及肃州农村过节的时间段等。
关键词: 节日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过年
  
  肃州人把春节称之为“过年”、“过大年”。因民间称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腊月三十,即“除夕”开始正式“过年”,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算把“年”过完,甚至民谚称“青草拌驴蹄,拜年也不退”。可见,春节,在肃州民间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
  春节,即正月初一农历新年,俗称“大年”、“过年”。传说,“年”是出没于深山密林的一种魔兽,一年到人们居住的村庄来危害一次,故称“年”。“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后来,人们发现“年”非常害怕鞭炮,于是,就有了过年放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而的一种方式。古时,称春节为“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因为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还因为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正月朔日,谓之元旦”。《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旦”。
  但春节在不同的时代又有不同的名称。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两汉时,又称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叫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唐宋元明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到了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而历代元旦的日期也不一致,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和“便于统计”,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过年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其中被公众普遍接受的一说,春节由上古兴起。传说,舜继天子位时,带领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而春节和新年的含义,最初则来自农业,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O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丰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所以,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丰富多彩,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民间色彩。时至今日,春节作为岁时传统节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肃州人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一般却指除夕和正月初一。而在肃州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却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其实,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祭灶、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吃食、衣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年夜饭,长辈给子孙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新旧交替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到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因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也就是初二、初三开始,肃州城乡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便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唱戏、举办展览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还因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各种社火活动,则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再次形成高潮。
  在肃州农村,正月初一至初四不干农活,因旧时正月初五早饭后,农村家家户户在门前地里点燃麦草,献供品,放爆竹,并将牛羊车马赶到现场,让牛羊吃草,人们踏火堆而过,谓之“出行”,也叫“破五”。意即这一天后就该上地劳动或外出打工、经商了。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民俗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