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甘州“黄番五族”的来源及迁徙路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627
颗粒名称: (五)甘州“黄番五族”的来源及迁徙路径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4
页码: 298-301
摘要: 记述了甘州“黄番五族”的来源及迁徙路径的历史变迁和文献记载。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语言 裕固族

内容

(五)甘州“黄番五族”的来源及迁徙路径甘州黄番五族走进祁连山区,不是一次性到位的。据文献记载,到11世纪中叶以后,退处瓜、沙乃至葛逻禄地区的甘州回鹘部族逐渐壮大,分布在沙州以南、当金山口以北,西到若羌、罗布泊一带的广阔土地上,与当时于阑国东境城市约昌城相望。其实这就是后来所称的“撒力畏兀儿”地区。“撒力畏兀”这个称呼,大约出现于1078年到1085年之间,是退处瓜、沙乃至葛逻禄地区的回鹘部族的自称。在突厥语中,“撒里”是“黄”的意思,“畏吾”则是“回鹘”的转音。因而宋史中将其译为“黄头回纥”,自然将甘州回鹘的后裔也包括在“撒力畏吾”内,但与高昌回鹘、哈密辉和儿无涉。
  1226年,成吉思汗亲征西夏,命大将速不台进入河西走廊西部,攻下撒里畏吾特勒赤闵等部。从此,“撒力畏兀儿”地区被纳入蒙古帝国的统治之下,撒力畏兀儿人的住地与百年前的“黄头回纥”住地大致相同。
  从13世纪初到16世纪初,撒里畏吾儿地区处于察合台汗国土尔番速坛、卫拉特蒙古瓦刺人和明王朝三种势力之间,他们都曾先后控制过撒里畏兀儿地区。西喇尧呼尔各部落每年要视其境遇给西部的土尔番、北部的瓦刺、东部明王朝纳贡。洪武年间,明王朝为推行其羁縻笼络政策,不但封撒里畏兀儿宗王黄金家族后裔卜烟贴木儿为安定王,还陆续在关西瓜沙地区设立赤斤蒙古卫、罕东卫、沙州卫(沙州卫后改设罕东左卫),在撒里畏兀儿地区设立曲先卫、安定卫、阿端卫,在哈密力地区设立哈密卫,史称“关西七卫”。明王朝试图以西喇尧呼尔游牧的撒力畏兀儿地区为“屏藩”,来阻挡察合台汗国、卫拉特蒙古和其它各种游牧民族可能发动的进攻,同时极力扶持哈密忠顺王政权掣肘西喇尧呼尔人。这就是西喇尧乎尔人逃亡东迁的真正原因。明朝设置的关西七卫中,“撒力畏兀儿”地区自南而北仅有曲先、安定、阿端三卫,而东部依次而西的赤斤蒙古卫、罕东卫和沙州卫,据史书记载明确为蒙古人设置。哈密卫则仅有哈刺灰(信奉伊斯兰的蒙古人)、回回(阿拉伯商人)、畏兀儿(哈密辉和儿)三大部族。正统十一年(公元1466年),甘肃镇总兵任礼令沙州民众全部入塞后,空虚的沙州“为罕东卫都指挥班麻思结所有,历景泰、天顺朝贡不废;成化十五年(1479年)于沙州故城置罕东左卫”(见《西域图志》)。无独有偶,《甘州府志·世纪》载:“正统十一年,收沙州卫喃哥全部居之甘州。喃哥,沙州卫蒙古人,明所授都督佥事也。时兄弟不和,部众携贰,自请入居肃州。而镇将任礼亦欲乘其窘乏迁之塞内,使都指挥毛哈刺偕喃哥往谕其众,而身率兵蹑其后,会喃哥持两端,而其部下多欲奔瓦刺,礼进军迫之,随收其全部二百余户、千二百三十余人居之甘州,今黄番族是也。”此乃地方史最早记载“甘州黄番”的内容。此后入居甘州的黄番当包括“撒力畏兀儿”地区的“酉喇尧呼尔”。从速不台征服“撒力畏兀儿”地区起,一部分元裔蒙古部落进驻该地区,到16世纪后期,明朝设在“撒力畏兀儿”的关西诸卫东迁入关,这一时期是“尧呼尔”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在这段长达近300年的漫长岁月里,操古突厥语的哈密辉和儿同“撒力畏兀儿”地区操蒙古语的“西喇尧呼尔”,因游牧部落的分散性和各民族具有的独立性,出现了既融合、又保持各自民族特点的状况。正是这种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地域条件和共同的政治生活环境,使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尧呼尔,也就是今天的裕固人逐渐融合形成。
  “西喇尧呼尔”东迁的路线很不一致,勉强可以看做南北两路。正统十一年东迁的1230余人是途径肃州到甘州再安插于祁连山区的;而从撒力畏兀儿地区东迁的“西喇尧呼尔”大部,是“走过千佛洞,穿过万佛峡”,从石包城、盐池湾等地分批次东逃至疏勒河、讨来河上游和黑河谷地的。《甘州府志·杂纂》载:“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据分巡西宁道行太仆寺周一经呈称:’甘肃坐营官王允中、甘峻堡防守杨国勋报,收过西番(指包括黄番在内的关外流民)老小八百余名口;红崖堡守备刘鸿业、梨园堡守备梅万艮报,收过西番一十四起,头目、散番共四千九十一名口,’共系纳马属夷。”以上三组数据相加,与康熙三十七年官方统计的“黄番五族” 6137人口相差无儿。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明廷还给大头目颁发了管辖八字墩一带草原的文书,从此尧呼尔有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生存空间。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辑包括:刘继卣绘画经典《酒泉》组画 、史事漫忆、人物春秋、行业纵横、非遗集萃、区域仿古、史地考述、民俗拾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