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实行屯田,发展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446
颗粒名称:
一、实行屯田,发展农业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4
页码:
99-102
摘要:
一、实行屯田,发展农业 1 .军屯;2.民屯;3.开渠凿井;4.改良耕作方法;5.改革田赋制度等。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左宗棠
内容
一、实行屯田,发展农业
1.军屯左宗棠督甘后,为“筹军粮”,在从平凉到敦煌的广大地区实行了屯田。他提倡“民屯”“军屯”并重,每到一地即安营设卡,利用战争间隙开荒生产,或令裁汰冗兵专事屯垦。为了调动士兵的积极性,他提出“照粮给价,令勇丁均分,庶勇丁有利可图,自然尽力耕种。”(《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十四第6—7页)左宗棠认为这样做有四点好处;“各营勇丁吃官粮做私粮,于正饷之外乂得粮价,利一;官省转运费,利二;将来百姓归业可免开荒之劳,利三;军人习惯劳苦,打仗更力,且免久闲,致生事端,容易生病,利四。此兵屯策也”。(《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十四第6—7页)2.民屯左宗棠说“筹军食必筹民屯,乃为不竭之源;否则,兵欲兴屯,民已他徙,徒靠兵力兴屯,一年不能敷衍一年,任何得济他办民屯的措施是,招彳来因天灾兵祸流亡的群众,先散发口粮赈银,然后又发给籽种、耕牛、农具,让他们种庄稼。如在“最穷荒的安西、玉门、敦煌三州县,先发给赈银二万两,寒衣一万套,同时拨款兴办屯田。”(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第236页)这样,使流离失所的饥民安定下来,有了重新恢复生产的条件。
3.开渠凿井左宗棠认为兴修水利是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他指出:“治西北宜先水利,兴水利先沟洫,不易之理。”(《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二十一第8页)到河西走廊以后,拨专款兴办军屯、民屯,整治河渠。他主持在肃州临水河修大坝七道,还疏通了被淤寒的渠道。他提倡在各地打井,引地下水灌溉田地,解决了干旱而引起的人畜饮水困难。为动员老百姓凿井,他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即“于赈粮之外,议加给银钱,每井一眼,给银一两或钱一千数百文,验其深浅大小以增减之。俾精壮之农得沾实惠,而且前之救奇荒,异时成之永利,均在于此,计开数万井,所费不过数万金。”(《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十九第40页)左宗棠还提出:“劝有力之家,一律捐资开井,计富者出资,贫者出力,两得其益”。4.改良耕作方法甘肃地多人少,历史上不重视耕作方法,往往是广种薄收。左宗棠重视改进耕作方法,提倡精耕细作,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特别是在酒泉地区,他倡导“用沙压碱”,提高土地利用率。酒泉少雨易旱,多戈壁碱地。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5月,左宗棠西出玉门,见沿途“戈壁乏水草,不能度地以居民”,因此寻思解决办法。他认为:“沙石间杂,中含润气,虽无涌见之源泉,雨露之滋润”,但“足萌嘉谷”;“兰州北山秦王川,昔称五谷不生者,近则产粮最多,省会民食取给于此,老沙、新沙、翻沙时形争讼”;“惠民堡(今玉门清泉乡回回堡)迤西而北,沙碛尚杂石片,安西前后沙滩则石子相间,并少块片,疑可仿效秦王川法,用植嘉禾,就中大小沙堆遍生野草,间有芦苇丛杂,既产草则必宜禾,奚仅宜畜牧不便农耕乎?至沙滩戈壁,虽乏树木,然近水各处亦见榆柳,疑下湿之地皆可种植,奚仅宜榆柳不宜蔬菜水果乎?”。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后,他写信给杨昌浚,主张:“拟先畜牧导民,而令其渐谋耕获,庶几因其所明加以劝相,渐合古昔实边之政,而无其忧也。”在酒泉至今有用沙压碱,用细石铺地以减少蒸发,保护农作物生长的习惯。据《中农月刊》所载《甘肃的盐碱地铺沙》一文说:“沙田之发明,距今不过百年”。可见左宗棠此举,有益于开发酒泉地区,而且影响深远。5.改革田赋制度左宗棠到肃州后,原来的田赋制度已严重破坏,人口逃亡,田亩荒芜,农民失掉土地,但仍要缴纳原来规定的田粮;而地主则隐瞒田亩,以多报少。鉴于此种情况,左宗棠督甘期间,整顿改革了当时的田赋制度。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左宗棠下令各地清丈地亩,将全省可耕地分为川地、原地、山地三等,各等乂分为上、中、下三级,丈量后的土地,按照一定数量、类别,根据原来各州县应承担的田赋总额,确定赋税征收标准。这项田赋改革,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与此同时,左宗棠还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并规定“从开种之日起,第一年豁免全部田赋,第二年豁免一半田赋。”(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第181-182页)从而提高了农民开荒种地的积极性。
屯田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仅河西地区,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采买军粮“十六万三千余石,同治十三年是十九万石,光绪元年是十二万两千石”。(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左宗棠在一封信中谈及屯田的效果:“关内外……粮价大减,食物俱贱,佥称与前承平时无异,洵非意料所及,回首入关度陇,真如隔世矣……此间小麦每计三十五斤,只需钱二百二十文,上白面每斤只需十二文(《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二二、第41页)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辑包括:刘继卣绘画经典《酒泉》组画 、史事漫忆、人物春秋、行业纵横、非遗集萃、区域仿古、史地考述、民俗拾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