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在酒泉的十大政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445
颗粒名称: 左宗棠在酒泉的十大政绩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4
页码: 99-112
摘要: 左宗棠在酒泉的十大政绩: 一、实行屯田,发展农业;二、发展畜牧,劝谕蚕桑;三、禁种罂粟,种棉织布;四、采金未果,探出石油;五、修甘新大道,挖安西城隍;六、设驿站,置官店;七、植“左公柳”,美化环境;八、美化肃州,开辟公园;九、体生员,分闱乡试;十、兴办义学,发展教育。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左宗棠

内容

左宗棠在酒泉的十大政绩何端中一、实行屯田,发展农业 1.军屯
  左宗棠督甘后,为“筹军粮”,在从平凉到敦煌的广大地区实行了屯田。他提倡“民屯”“军屯”并重,每到一地即安营设卡,利用战争间隙开荒生产,或令裁汰冗兵专事屯垦。为了调动士兵的积极性,他提出“照粮给价,令勇丁均分,庶勇丁有利可图,自然尽力耕种。”(《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十四第6—7页)左宗棠认为这样做有四点好处;“各营勇丁吃官粮做私粮,于正饷之外乂得粮价,利一;官省转运费,利二;将来百姓归业可免开荒之劳,利三;军人习惯劳苦,打仗更力,且免久闲,致生事端,容易生病,利四。此兵屯策也”。(《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十四第6—7页)2.民屯左宗棠说“筹军食必筹民屯,乃为不竭之源;否则,兵欲兴屯,民已他徙,徒靠兵力兴屯,一年不能敷衍一年,任何得济他办民屯的措施是,招彳来因天灾兵祸流亡的群众,先散发口粮赈银,然后又发给籽种、耕牛、农具,让他们种庄稼。如在“最穷荒的安西、玉门、敦煌三州县,先发给赈银二万两,寒衣一万套,同时拨款兴办屯田。”(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第236页)这样,使流离失所的饥民安定下来,有了重新恢复生产的条件。
  3.开渠凿井左宗棠认为兴修水利是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他指出:“治西北宜先水利,兴水利先沟洫,不易之理。”(《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二十一第8页)到河西走廊以后,拨专款兴办军屯、民屯,整治河渠。他主持在肃州临水河修大坝七道,还疏通了被淤寒的渠道。他提倡在各地打井,引地下水灌溉田地,解决了干旱而引起的人畜饮水困难。为动员老百姓凿井,他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即“于赈粮之外,议加给银钱,每井一眼,给银一两或钱一千数百文,验其深浅大小以增减之。俾精壮之农得沾实惠,而且前之救奇荒,异时成之永利,均在于此,计开数万井,所费不过数万金。”(《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十九第40页)左宗棠还提出:“劝有力之家,一律捐资开井,计富者出资,贫者出力,两得其益”。4.改良耕作方法甘肃地多人少,历史上不重视耕作方法,往往是广种薄收。左宗棠重视改进耕作方法,提倡精耕细作,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特别是在酒泉地区,他倡导“用沙压碱”,提高土地利用率。酒泉少雨易旱,多戈壁碱地。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5月,左宗棠西出玉门,见沿途“戈壁乏水草,不能度地以居民”,因此寻思解决办法。他认为:“沙石间杂,中含润气,虽无涌见之源泉,雨露之滋润”,但“足萌嘉谷”;“兰州北山秦王川,昔称五谷不生者,近则产粮最多,省会民食取给于此,老沙、新沙、翻沙时形争讼”;“惠民堡(今玉门清泉乡回回堡)迤西而北,沙碛尚杂石片,安西前后沙滩则石子相间,并少块片,疑可仿效秦王川法,用植嘉禾,就中大小沙堆遍生野草,间有芦苇丛杂,既产草则必宜禾,奚仅宜畜牧不便农耕乎?至沙滩戈壁,虽乏树木,然近水各处亦见榆柳,疑下湿之地皆可种植,奚仅宜榆柳不宜蔬菜水果乎?”。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后,他写信给杨昌浚,主张:“拟先畜牧导民,而令其渐谋耕获,庶几因其所明加以劝相,渐合古昔实边之政,而无其忧也。”在酒泉至今有用沙压碱,用细石铺地以减少蒸发,保护农作物生长的习惯。据《中农月刊》所载《甘肃的盐碱地铺沙》一文说:“沙田之发明,距今不过百年”。可见左宗棠此举,有益于开发酒泉地区,而且影响深远。5.改革田赋制度左宗棠到肃州后,原来的田赋制度已严重破坏,人口逃亡,田亩荒芜,农民失掉土地,但仍要缴纳原来规定的田粮;而地主则隐瞒田亩,以多报少。鉴于此种情况,左宗棠督甘期间,整顿改革了当时的田赋制度。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左宗棠下令各地清丈地亩,将全省可耕地分为川地、原地、山地三等,各等乂分为上、中、下三级,丈量后的土地,按照一定数量、类别,根据原来各州县应承担的田赋总额,确定赋税征收标准。这项田赋改革,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与此同时,左宗棠还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并规定“从开种之日起,第一年豁免全部田赋,第二年豁免一半田赋。”(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第181-182页)从而提高了农民开荒种地的积极性。
  屯田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仅河西地区,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采买军粮“十六万三千余石,同治十三年是十九万石,光绪元年是十二万两千石”。(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左宗棠在一封信中谈及屯田的效果:“关内外……粮价大减,食物俱贱,佥称与前承平时无异,洵非意料所及,回首入关度陇,真如隔世矣……此间小麦每计三十五斤,只需钱二百二十文,上白面每斤只需十二文(《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二二、第41页)二、发展畜牧,劝谕蚕桑1.提倡养羊左宗棠提倡在以农为主的同时,发展畜牧业。他说:“西北之利,畜牧为大,而牧利乂以羊为长。其毛可织,其皮可袭,肉可为粮,小民日本所需也。”他主张“因地制宜”“可耕可牧”。他在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拨放贷款扶持农牧民,作为本钱卖“羊种”,“所领成本分作三年摊还,不取息耗”。他在去肃州途中,看到安西一带百姓贫困,便从养廉银中拨出二千两,以一半分发给安西兵丁购买羊种,以一半发给安西贫民,卖羊孳牧。当时甘粮道尹铁珊也在所辖地区散发“羊种”,孳息很繁,受到左宗棠的称道。(《左文襄公在西北》第224页)2.鼓励养蚕左宗棠认为:“甘肃可兴之利,耕垦之外,织呢、养蚕二者尤急。”(《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二十,第58页)为了推广这一 “开利源”的措施,他亲自查阅前人种桑资料,了解到槲树、橡树、青(冈)树、柞树和椿树等五种树,可以饲养山蚕,他把这些树的形态做了详细描绘,公布于百姓,教他们在有此种树的地方,发展蚕桑事业。他亲自在肃州驻地种了几百株桑秧,并饬募湖州熟谙蚕桑工匠60名,两次带蚕种、桑秧到河西走廊、新疆等地栽种接移。第一批桑秧运到肃州后,就在安西和敦煌设局授徒。左宗棠高兴地说:“移浙之桑,种于西域,亦开辟奇迹,古今美利。”(《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二十四,第17页)他认为,种桑养蚕若能推广,既可收“耕织相资,农民可使富,又解决衣被问题”。
  三、禁种罂粟,种棉织布左宗棠提倡发展多种经营的另一项措施是种棉织布,其目的:一是为了禁种罂粟,以种棉种粮之利取代种罂粟;二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的穿衣问题。自鸦片战争后,甘肃种植罂粟愈来愈普遍,左宗棠以为“甘肃地气高寒,地瘠民贫”,既有肥沃土地,一旦种植罂粟,则会导致粮荒,贫困盛于他省。因此,他严禁种罂粟,饬令各府、州、厅、县文武官员,待烟苗出土后,一律翻犁灌水,全部铲除,凡禁不力者,严加惩办。同时,又“劝谕农民广种草棉”和杂粮。左宗棠指出;“凡宜种罂粟之地,最宜草棉,棉花之利于烟土相若,时值大旱成灾,粮价异常翔贵,百谷之利亦略与烟土之利相等,种谷与棉可以获利,且不犯禁”。
  左宗棠还了解到“丝缕布匹,甘肃素未讲求,全恃商贩,又不能有南方舟辑可资重载,以故价值昂贵异常。民间耕作所收入不多,本地银钱向本缺乏,遂不得不忍受风寒,每至隆冬,念吾民短布单衣,而为上者轻裘重茵,是为悯恻。”(《左文襄公全集》咨札第35-36页)这种情况促使左宗棠主张就地种棉,以解决老百姓穿衣问题。为了宣传种棉好处和植棉技术,1874年左宗棠主持刊印了《棉书》、《种棉十要》,分发各地,促使农民学习,还在各地设局给民间妇女传习织棉技艺。由于他的极力倡导,原来种烟最多的河西地区,种粮植棉,家庭纺织颇有成效,临泽、敦煌棉花长势良好。左宗棠路经这些地区时,常停车与群众交谈,了解到农民“皆知棉利与罂粟相(酹)且或过之,一亩之收,佳者竞二十余斤,每斤千文,其费工力省于罂粟剥果刮浆也”。(《左文襄全集》书牍.卷十四笫13页)四、采金未果,探出石油左宗棠的另一条“开利之原”的重要举措,就是开发酒泉矿产资源。《肃州新志》载:“金产南山及洞庭山中,于崖间凿穴取出沙土,向溪中淘之,有似半小麦,有似瓜子者,”“因争淘者多,经官封禁后,设金厂,归武职采办。同治年间……停采”。(《肃州新志》第三册)左宗棠了解这一情况后,便想开掘金矿、以养活穷民。1879年春,他让上海采运局补运道胡光墉雇了两名德国技师,到酒泉文殊山一带勘探矿苗,“觅得金砂尚旺之山,共只二处,冰雪凝结,暂难动工,询之本地私挖金沙之人,须四月半入山,八月大雪封山,不能复采。是为时无几,官采不能获利”。考虑到产金之地“冰雪迟化早结”,不具备大规模开采的条件,左宗棠决定暂作罢论。德国技师在酒泉探矿时,胡光墉还捐送了一具凿金小机器,同掘进机一同运到兰州。由于采金之事作罢,凿金机器当然也就废置不用,左宗棠想用西方科学技术创办酒泉金矿的设想暂时搁置了。由于机器采金计划不能实现,就改用人工采金,其宗旨是“官办开其先,商办承其后”,他想推行“官督商办”的办矿思想,后来随着他的调离,这些主张未能实现。
  在上海买办胡光墉赠的采金机器未运到前,德国技师米海厘改向玉门赤金峡勘视,在这里找到一处石油矿,油样在上海化验后,得知其中含油50%,含蜡质30%,杂质20%,这便是玉门油矿的早期勘探。
  五、修甘新大道,挖安西城隍为了解决西进新疆的交通运输问题,为平定分裂新疆的阿古柏政权做好准备,左宗棠抽调大批官军,修了一条从兰州以西经河西走廊至新疆的主干通道。这条道路路面宽三至十丈,可供两辆大车往来并行,并完善了各种交通设施,沿路还植树一至两行,一宜到嘉峪关。后又继续沿伸,分为南北两路,北路直通新疆精河,南路通向喀什噶尔。
  左宗棠还下令发掘了遭流沙侵入的安西城。安西州城东西两面的积沙与城墙齐,左宗棠令士兵将积沙“从城头掘下二丈二尺,直到城根,铲除净尽”,更引疏勒河水,环城为隍,且在护城河两岸遍栽杨柳。
  六、设驿站,置官店中国传统的驿站传递方式有三种,即驿站、军台和营塘,它们共同的作用是传递文报。旧时,陕甘境内全部设有驿站,新疆境内情况复杂,这三种方式都存在,但战乱之后,大多遭到破坏。左宗棠充分利用各地驻防护路兵丁节节传递文报,骑马传递叫马拨,步行传递叫步。每隔一个月,酌给犒赏,直到驿站制度恢复后才取消。他还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设立官店,尤其是出了嘉峪关,几十里甚至几百里没有人烟的地段很多,无店食宿,给商旅行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于是,“在驿站、军台或营塘边,或别的相应地段,用官款兴造简单房屋置备些柴草,以供赶车人的歇宿。有些地方还搭着安放牲口的圈棚,也备着绳索、口袋、鞍等什物。也招着木匠和铁匠,既使车、驼损坏或缺少了什么东西,可以就便添补,省得停顿下来,耽误了行程。这一应设备,叫做官店。公家略略赔贴了些钱,但于大军行进大有好处。”(《左文襄公在西北》第232——233页)由于有了这些设施,又吸引了一些随营的商贩,为军队提供了一些日用品。这些商人在军营附近搭棚作买卖,出现了清军取新疆,汉商踊跃追随的景象,促进了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七、植“左公柳”,美化环境左宗棠驻军酒泉时,看到树木稀少,沙漠蔓延,极目荒凉,便产生了种植树木的想法。他主张在路旁“植树一至两行,及至四至五行”,其日的:“一是巩固路基,二是限戒马之足,三是供给夏时行旅荫蔽"。
  西汉酒泉胜迹中的左公柳在他倡导下,兰州以东历年种活的树有26.4万多株,兰州以西至玉门关,道路两旁种活的柳树和榆树“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1879年(光绪五年)帮办新疆军务杨昌浚应左宗棠之约西行,沿路看到绿树成荫,不仅吟诗一首: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门。此诗传诵至“肃州大营,文髯公掀冉大乐”。1880年,左宗棠平定阿古柏分裂政权后,从关外进京,一路见到“道旁所种榆柳,业己成林,自嘉峪关至省,除碱地沙碛外,拱把之树,接连不断。”人们为了纪念左宗棠这一功绩,把他任陕甘总督期间植活的树称“左公柳”,并沿路立有榜示:“昆仑之墟,积雪皑皑;杯酒阳关,马嘶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侯所植”。(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第163页、第164页)八、美化肃州,开辟公园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左宗棠移节肃州,于修整安西州城时,号召军民“引疏勒河水,环城挖壕,既深且阔,两岸遍栽杨柳,不光形成严疆形势,还饱和着江南景色”。(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第134页)相传左宗棠听人说外国有公园,待他搞清楚是怎么事以后,便把兰州总督衙门后花园开放两个月,供市民游玩。酒泉泉湖的兴建,可算作是西北城市公园兴建与开放的开端。(马啸《左宗棠在甘肃》121页)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左宗棠在肃州时捐出奉银200两,令人疏浚酒泉泉湖,在湖中留三个沙洲作岛,岛上筑有亭子,又建了一些台榭楼阁。肃州池塘一向不养鱼。左宗棠在修浚酒泉泉湖时,买鱼苗一万余尾,养殖湖内,并环湖筑堤,周围三里,种植杨柳、花树。堤外拓出肥田数百亩,这给荒凉的大西北带来了一派盎然的江南生机。荡舟湖中,令人仿佛看到了洞庭湖的滔滔白波。左宗棠在写给友人杨昌浚的信中,这样描述酒泉泉湖的风光:“白波万叠,洲岛回环,沙鸟水禽飞翔游泳水边,亭子上有层楼,下有扁舟。时闻笛声悠扬断续。” “近城士女及远近数十里间父老幼稚,挈伴载酒往来堤干,姿其游览,连日络绎。”以至左宗棠因怕人们“肆志游冶或致废业”,不得不将酒泉泉湖限期开放。左宗棠还为泉湖前的清励楼撰写了楹联:“中圣人之清,有如此水;取醉翁之意,以名吾亭。”楼后有一方厅,题额“大地醍醐”。厅后明廊可俯瞰酒泉,泉水甘冽如酒,厅前又有左宗棠所书楹联一幅“甘或如醴,淡或如水;有既学佛,无既学仙。”九、体生员,分闱乡试甘肃自清雍正年间单独建省以后,其科举考试始终与陕西合闱举行。而陕甘学政长驻陕西三原,甘肃生员因赴陕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耗资巨大,能参加乡试者,只有十分之二、三。鉴于这种情况,左宗棠于1873年(同治十二年),奏请甘肃分闱乡试,并分设学政。他在奏折中写道;“甘肃距陕道阻且长……,士人赴陕应试非路途两月之久不达,所需车驮雇价,饮食刍秣诸费,旅费、卷费,少者数十金,多者百数十金……故诸生附厅、州、县学籍后,竟有毕生不能赴乡试者。”故奏请“皇上一视同仁,轸念士人赴试艰难,思允分闱取中,俾边缴寒微,得照各省,一律应试。”(《左文襄公奏稿》卷四十四)同时请求设甘肃正副考官各一员,甘肃学正一员,以便“岁科按届举行”。1874年,清政府准许了这一奏请,左宗棠立即在兰州翠英门修建贡院,其规模之大,为各省罕见。左宗棠驻肃州时,适逢分闱以后第三次乡试,他用自己的津贴,资助肃州应试的43名生员和安西州赴考的19名生员,每人发银80两。(《左文襄公在西北》第266页)十、兴办义学,发展教育从1873年起,左宗棠屡次命令省属各州县兴办“义学”。酒泉各县兴学风气很浓厚,肃州新设义学4处,敦煌知县“于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举兴义学,筹捐设粮,取息充经费。这些义塾都是由官府筹措经费聘请教师,免费发给学生书籍、笔墨,甚至提供生活费。”义学主要是为无力缴纳学费的贫寒孩童开办识字学校,这种学校主要是教童生识字和习楷书、仿格,让他们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
  书院是近代学校出现以前所在地的最高学府,是科举考试的学习场所。左宗棠对文武官吏和士民子弟的求学问题也很重视,倡导和兴办一些书院。兴办书院的经费:一是发动地方官员、义士捐款,二是各地方财政划拨。左宗棠本人也多次带头向各地书院、院生和考生捐款。为扶持发展各地书院,他还移用军饷补充过书院经费。1873年至1880年间,他倡导恢复扩建和兴办的书院遍及全省各地。1880年(光绪六年)修复了敦煌鸣沙书院。他定期主持书院“官课”,亲自评阅试卷。在收复新疆时,左宗棠驻扎在肃州,指挥大军西征,他常抽闲暇到肃州的酒泉书院,和师生讨论学问并捐助膏火。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各地学者、生徒士子进出书院讲学,研习典籍的热烈场面前所未有。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辑包括:刘继卣绘画经典《酒泉》组画 、史事漫忆、人物春秋、行业纵横、非遗集萃、区域仿古、史地考述、民俗拾零等。

阅读

相关人物

何端中
责任者
左宗棠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