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部警察》有关的那些人和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439
颗粒名称: 与《西部警察》有关的那些人和事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5
页码: 75-89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部名为《西部警察》的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黄金强档播出,酒泉城乡的老百姓从中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景物:酒泉鼓楼、嘉峪关城楼、古老的屋宇、陈旧的院落,以及无数次穿越其中的大街小巷……这些身边的东西,原本司空见惯,也许平日不当个啥,一旦出现在电视剧里,就觉得新鲜好奇,总免不了要大呼小叫地兴奋一阵;间或中,如果有某个熟人的面孔在画面中闪过,更是要不遗余力地评说一番…。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西部警察

内容

与《西部警察》有关的那些人和事
  彩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部名为《西部警察》的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黄金强档播出,酒泉城乡的老百姓从中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景物:酒泉鼓楼、嘉峪关城楼、古老的屋宇、陈旧的院落,以及无数次穿越其中的大街小巷……这些身边的东西,原本司空见惯,也许平日不当个啥,一旦出现在电视剧里,就觉得新鲜好奇,总免不了要大呼小叫地兴奋一阵;间或中,如果有某个熟人的面孔在画面中闪过,更是要不遗余力地评说一番……一位外地朋友说,酒泉人吃饱了就爱管个闲事、操个闲心。此话多少有些道理。
  其实,酒泉城里拍电视剧这个事,我是略知一些底细的。在此不妨一说。
  大约是1993年的冬天吧,古城酒泉寒意正浓,老天悄悄地降下了一场碎雪,给山川戈壁、城市乡村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装。
  不知是哪一天,当时的酒泉地区酒泉市、现在的肃州区政府办公楼门口突然换上了一块“沙州市人民政府”的牌子,引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观看。
  我从二楼的办公室窗户朝外望去,见院子里停了一辆陌生号牌的北京吉普车,有几个穿军大衣的人正在那里指指点点地说着什么。
  当时,我在这座大楼里的角色是政府办公室主管文秘工作的副主任,整天跟各种公文材料打交道,机关外面发生的事情根本无暇顾及。跑到别的办公室一打听,人家都清楚得很,说是拍电视剧的,在剧中,我们这个“酒泉市人民政府”要变身为“沙州市人民政府”。
  哦,原来如此!作为一个喜好舞文弄墨的人,我对拍电视剧这件事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兴趣和热情。很快,我就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在酒泉拍摄的这部电视剧名叫《西部警察》,共17集,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与公安部金盾影视联合制作;导演名叫巴特尔,蒙古族,在中国影视界赫赫有名;编剧名叫张宏森,山东小伙子,已经编了好多电视剧,也是个高手。演员阵容更不用说,都是些观众耳熟能详的厉害角色:高明,演过省长、书记,还有我军的高级将领,在这部戏里他出演沙州市公安局一位姓邓的局长;何伟,当时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上海一家人》中饰演黑皮哥,观众对他印象颇深,在《西部警察》中,“黑皮哥”将变身为沙州市公安局刑警队的杨立秋队长,是该剧真正的男一号;被称为“警察专业户”的王奎荣,在这部戏里演的是刑警队副队长刘汉,在追捕罪犯时血洒大漠英勇牺牲,是重点塑造的“英雄人物”;家庭喜剧《我爱我家》中那个动不动就咧嘴大笑的老爷子文兴宇,在该剧中出演老刑警权又福,是个让人又同情又敬佩的“老干部”。另外,还有牛飘、冯宪珍、李婷等,也都是影视界很有些名气的演员。
  《西部警察》剧组选定鼓楼东一户居民院落作为剧中“沙州市公安局刑警队”的办公地点,很多剧情都要在那里演译完成。这件事让很多酒泉人大惑不解:我们酒泉有的是漂亮房子,为啥偏偏要选择那么个寒酸的地方?门楼那么旧,院子那么破,胡同逼窄得两个人连个转身都打不过,将来片子在全国一放,还不给咱酒泉丢人?我不这么认为。演戏嘛,要根据剧情来设置环境。该剧所表现的是西部警察在艰苦条件下默默奉献的那样一种精神,如果把演员们弄到一个奢侈豪华的地方去拍戏,“艰苦条件”又从何体现?那不是真正的搞笑吗?直到《西部警察》在全国上映后,听见有些同志还在这么说。我心里悄悄地埋怨他们“不懂行情”!《西部警察》在酒泉拍摄期间,各项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当。据说为了拍这个戏,公安部政治部、省公安厅都下发过专门文件,要求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对摄制组的工作予以大力支持与配合。或许因为拍的是警察戏,在那段时间里,给摄制组跑腿帮忙的事,大部分都让地区公安处和市公安局给包揽了,我们办公室作为政府的综合协调部门,倒是没有过多地沾手这件事。
  有一天,我正在会议室开会,值班秘书找到我说,来了两个拍电视剧的人,要找办公室领导,王主任不在,想让我出面接待一下。我问:“人呢?”秘书说:“在你的办公室坐着喝水哩!”我给主持会议的领导打了个招呼,就匆匆回到了办公室。
  来人是一男一女。男的很年轻,30多岁的样子,一看是个“帅哥”,又不像,精干中透着朴实。女的年龄稍长,个头不高,身体有些“发福”。握手、寒暄、落座后,女的先作自我介绍:“我是冯宪珍,演戏的,没啥名气,领导肯定不认识。这位——”她拍了一下那位“准帅哥”的肩膀:“可了不得,大作家,张宏森,张主席,《西部警察》的编剧!”我暗自吃了一惊:这就是张宏森,好家伙,竟然如此年轻!因为在此以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某个文坛的朋友说起过张宏森,后来还见到过他写的长篇小说《阳光与蛇》、《狂鸟》等作品,草草浏览了部分章节,就对其文笔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没想到,这位张哥们还是个主席,哪儿的主席呢?政协的吗?正想着,“准帅哥”说话了: “领导别听冯姐忽悠,我是山东省淄博市文联的张宏森,一个写东西的人而已!”当时,我也在文联挂着个闲职。因了这个原因,我和“张主席”立刻亲近起来,气氛也比刚开始轻松活跃了许多。我拿出烟来让了一圈,张不抽,女演员冯宪珍却接过去,“啪”的一下打着火点上,有模有样地抽了起来。也许看出了我略微惊诧的表情,张说:“本来冯姐是不抽烟的,但在《西部警察》这部戏中,她要演一个抽烟的女刑警——田指导员。自从接受了这个角色,她就成了这样。唉,说到底都是我把她害的!”冯呵呵一笑说:“瞎话,难道抽烟只是你们男人的专利吗?你让我多了一分享受,懂不懂啊你?”我们都笑了起来。我看出,冯其实是个非常不错的人,坦诚、直爽,没有其他女演员常有的那种气派和架子。电视剧《西部警察》播出后,我看到了冯宪珍饰演的田指导员——一个风风火火的女警察,烟抽得像模像样,跟男人不差上下,为抽烟还让跳舞的女人杨青青美美地数落了一顿。那天,我和张宏森漫无边际地聊了差不多一个多钟点,得知他是1964年生人,淄博市文联副主席,中共党员,一级作家,山东省劳动模范……至于那天他们到底来联系什么事情,现在已记不大清楚了,好像是要找最近某一天的《人民日报》和某一期的《求是》杂志,我让秘书翻了一大摞给他们,两个人说了很多谢就走了。
  第二次见张宏森,是一个多星期以后的事。那天他是和一个搞音乐的人一起来的,因为我对音乐知之甚少,那个人长什么样根本未加注意。只听他们说,剧中有个名叫李铁的民歌手,要唱两段酒泉民歌,演员不会弄,要找个会唱本地民歌的人给剧中人物配音,让我给推荐一下。我想都没怎么想就说出了两个人的名字:邢吉善、张凡。这两个人当时都在市秦剧团工作,邢吉善是作曲兼乐队指挥,对酒泉民歌颇有研究;张凡是秦剧团副团长,生性活跃,歌喉畅亮。我对张作家说,这两个人弄这个事绝对没麻达。他们就兴致勃勃地走了。
  直到《西部警察》正式播出,我从屏幕上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坐在轮椅上的李铁 个胡子拉磕的男人,手弹三弦,在人群中起劲地唱着酒泉民歌,那熟悉的曲调,酒泉上了点年岁的老百姓都会哼——《织手巾》,也叫《杨柳叶儿青》;那熟悉的嗓音,一听就是张凡的,清爽中略带点沙哑,有着很强的穿透力。不用说,那时而沉闷,时而激越的三弦声,一准是出自酒泉音乐家邢吉善之手了。
  我把那两段唱词抄在这里,供酒泉民歌爱好者欣赏:第一段出现在电视剧的第一集中——八月十五就云遮了月,正月十五就雪打了灯。
  太阳出来照四方,照得那麦苗返了青;照得那花木兰替父出了征;照得那文人墨客来到了沙州城。
  沙州城一碗沙州酒,喝得他月昏昏来路也昏昏;沙州城一碗沙州面,送得他擦擦眼泪往西行。
  再往西也是祁连山,嘉峪关,玉门关,还有那阳关,照不开那祁连山上雪绵绵。
  多少次金戈铁马出了关,多少个文人墨客不见还。
  胡茄唱出了十八拍,戈壁滩沉默了一万年。
  长城长,长城宽,长城修到了西天边。
  戈壁滩那石头有多少块?一万年就有那多少天?一块块连成了荒凉地,一天天过下来有多么难!第二段出现在电视剧的第三集中——诸葛亮一把火借了东风,烧红了万里长江赤壁营。
  戈壁滩一阵风响过长城,吹醒了关西大汉霍去病。
  林冲风雪山神庙,苏武牧羊大漠中。
  郑和驾船下了西洋,成吉思汗挽起了大弓。
  从长城头,到长城尾,秦砖汉瓦万年青;从东到西,从西到东,江山代代出英雄。
  都说那劝君更尽一杯酒,说不清那杯杯盏盏男儿梦;都说那西出阳关无故人,说不清那羌笛声声多少情,多少情。
  这两段由酒泉人弹奏、酒泉人演唱的酒泉民歌,对彰显电视连续剧《西部警察》的地域特色,可以说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把它们从电视剧中分离出来独立存在,完全应该署上创作者的大名:张宏森作词,邢吉善作曲,张凡演唱。然而,我在电视剧《西部警察》的片尾部分并没有看到邢吉善和张凡的名字,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局外人不得而知。
  以后的日子里,我曾多次亲眼目睹,在跟一些外地朋友相聚宴饮的场合,已经做了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张凡,酒酣耳热之际,每每将这两段民歌作为“保留曲目”奉献给大家,引得众人连声喝彩。我想,也不错啊,张凡,虽然电视剧中没有出现你的名字,但你通过你的即席演唱,让更多的人承认了你的艺术劳动,谁说不是一分意外的收获呢?跟《西部警察》一剧组人员近距离接触,是他们完成了电视剧的拍摄任务将要拔寨回营的某一天。酒泉地、市有关部门请剧组人员吃饭,大概是为他们饯行的意思。饭局设在市招待所,也就是现在的肃州宾馆。我随同主管公安和文化工作的两位副市长出席了那天的活动。只记得酒席间气氛非常热闹,宾主双方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地、市有关领导还和演员们挨个见了面、握了手。至于谁讲了些啥话,哪个演员是啥表现,至今已没有一点印象。唯一能记住的是,我端着杯子和张宏森连连碰酒,他一点都不怯火,举杯就干,不知喝了多少下,我脚下都有些飘了,他却啥事没有,我暗暗佩服这位山东人的豪爽。
  电视连续剧《西部警察》在央视播出后,我看了一遍,觉得不过瘾,又买来光盘认真观看了好几遍,对张宏森的文风有了进一步了解。他这个人追求的是一种原始、本真的大爱、大美,文笔自然流畅、豪迈狂放,用“大气”来形容犹嫌不够,有一种纯粹的“霸气”。别的不讲,单说《西部警察》的主题曲,那词简直绝了!如果我们酒泉作家中有谁不信,可以从网上调出来看一看,多看几遍,认真咂摸一下其中的味道。如果不服气,你可以弄个更好的出来。我们这些人,长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倒让一个名叫张宏森的“外人”把戈壁滩上的石头写成那样,说来真是让人惭愧!当时,我就是那么想的。
  在以后的十多年中,我和张宏森再没有见过面,但我却牢牢地记住了这个人,也在时时关注着他的创作动向。通过有关传媒获悉,张继《西部警察》之后,又创作了《车间主任》、《大法官》等百余集电视连续剧;出版了电视文学剧本集《无雪的冬天》等著作;《西部警察》、《车间主任》分获1996、1997国家级“五个一”工程奖;《车间主任》8次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编剧奖;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张宏森连续两届当选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同时,听说他的工作职务也由淄博市文联副主席调任为山东省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至少也是个县处级吧!我想。
  厉害!真是太厉害了!这个姓张的眉清目秀的山东人!其实,更厉害的还在后头。
  再说一件跟《西部警察》有关的事。
  有一次,在省城兰州,和几个在当地警界做事的同学相聚,不知怎么就聊起了与电视剧《西部警察》有关的话题。警察同学中有人说,那个写电视剧的家伙笔头子太毒,硬是把他们的一位同事给活活“写”死了。我惊问其故,他们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事情的原委。原来,张宏森在电视剧《西部警察》中塑造的那个英雄人物——刑警队副队长刘汉,是以兰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刘晓东为原型的。张在动笔之前,曾数次采访过刘晓东,一来二去,两个人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哥们。张还应邀到刘家里吃过一顿饭,喝过一顿酒。电视剧中,刘汉在追捕罪犯时死了,死得很悲壮。但他们没有想到,《西部警察》刚刚播出三天,刘晓东也死了,死的情景跟剧中的刘汉如出一辙。有个同学说得更具体,两个人倒下去的姿势、方向竟然都一模一样,就像冥冥之中遭遇了什么魔咒。同学说,兰州的很多警察都想不通,他们的战友刘晓东本来活得好好的,硬是让一部破电视剧给咒死了,一肚子怨气无处去说,实在是窝囊透顶!有人甚至放话,最好离穷酸文人们远一点,那班狗日的家伙不吉利!我在一旁默默地听着,良久无语。那次我还听说,张宏森在得知刘晓东的死讯后,悲痛难抑,立即从济南飞到兰州看望刘晓东的家人,还陪同刘的妻子李京梅到北京面见了公安部的有关领导。“那个弄电视剧的家伙还算有点情义,像个男人!”警察同学中有人说。我赶紧端起杯子和那个人连干了三下。
  时间转眼到了2006年。宁夏作家古越为创作一部与酒泉肃州有关的长篇小说——大清洋买办“三部曲”之一的《肃州黄》(出书时名为《大黄吟》),专程到酒泉寻找资料。《北方作家》主编付有祥先生邀我陪古越在航天饭店吃饭,顺便商讨替宁夏同行搜罗资料的事。席间,我与古越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其时,古越已有好几部长篇小说面世,并且都被若干家影视制作公司看中,有些已进入拍摄阶段,前景真是一片灿烂。特别是他的电影《冯志远》已由央视电影频道和宁夏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完成,即将在全国各地上映,更是让我犹如夏日痛饮甘霖,从头爽到了脚。古越签名送了我一本《冯志远》的电影剧本。我看到,那是个写失明老教师的片子,基本上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励志电影。剧本封面上印着胡锦涛总书记的题词:冯老师的事迹感人至深。要搞好宣传,并安排好冯老师的治疗和生活。剧中的冯志远由张嘉译扮演,平时看那个人演的片子太多了,面孔非常的熟悉。古越无意中提到,他在剧本送审时曾数次同张宏森谋面,两人私交甚好。我问张现在当了什么官,古越说出的头衔把我吓了一跳:国家广电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副局长。这么说,张宏森已由地方县处级升至国家机关厅局级,当了中国电影的一大掌门人了!照张当年的说法,他就是个“写东西的人”,怎么可能呢?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发自肺腑地为那个眉清目秀的山东小伙子叫好:张宏森,你真的太厉害了!2008年4月,古越联络一帮全国知名作家,在宁夏发起成立了中国西部编剧协会,亮出的口号是:“立足西部热土,把文学小麦转化成影视面包”。事前,古越把有关资料寄给我,让我在酒泉鼓噪一下,联络若干“写东西的”加盟入伙。我一看,协会的牌头很大,大名鼎鼎的张艺谋将出任协会名誉主席,估计“有戏”,就联络了酒泉的几个同仁入了伙。协会成立的消息在媒体上炒得很凶,中共宁夏区委宣传部专门发了红头文件,我荣幸地成为协会的8个副主席之一。让人感到惭愧的是,几年下来,我们酒泉的会员没有出手一件像样的东西,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那一年的9月,古越寄来一张“中国影视论坛”邀请函,并附言说,张宏森是本期论坛的官方主持人之一,中国影视界若干金牌编剧届时都要出席,动员我“无论如何要去开开眼界”。我愉快地接受了古越的建议,利用年度半月休假,风风火火地到徐州去了一趟。那一回真是没白跑,不但和张宏森见了面,还拜会了许多弄影视剧的“高人”:苏童、韩静霆、杨争光、刘恒……男男女女十好几位,尚未触过“电”的只有我和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几个学生。但那些“高人”们一点也不欺生,个个慈眉善目,就跟老佛爷似的。写过《家有九凤》、《闯关东》、《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和《我的娜塔莎》等一大串电视剧的辽宁人高满堂就和我住在一间房子里。高是个特别随和、能侃的汉子,他说没想到你们甘肃产的“黑兰州”如此好抽!不容商量,把一整条“软中华”扔给我,而把我拆了包的大半条“黑兰州”据为己有,独自享用。其情其景,真叫一个好玩!那期论坛一共进行了11天。张宏森整天忙忙活活,看起来真成了一个日理万机的大领导。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利用吃饭和散步的机会进行过单独聊天。我们聊过酒泉鼓楼、酒泉糊锅、酒泉手抓羊肉;聊的最多的还是电视剧《西部警察》,当然少不了那个因公殉职的兰州警察刘晓东……张宏森副局长在论坛上说过的一段话,意境特别深远。我把它从笔记本上找出来,抄在这里,与广大“写东西的人”共享共勉:……看来是一种不经意的要求,它其实是在考验编剧的勇敢和度量。因为在当下的现实场景中,一个沉浸于寻常化生活的编剧,可能要遭遇寂寞和奚落;甚至在某种既定氛围中,更可能会断送稻梁之谋。但如果编剧群体性地脱离常规化生活,一而再、再而三地搜奇猎艳、探幽宫廷、粉饰人生、玄化生活、罗织圈套、拼凑噱头等,那将使青春的电视剧艺术,由嘹亮之声变成靡靡之音。
  张的这段话意思很明显,就是呼吁有良知的影视编剧应走进常规化生活,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我对此心领神会,也想往这方面努一把力,但几经折腾,弄得心力交瘁,终未能入愿。门道不清,功力不逮,奈何?文行至此,本该结束,但我还想再罗嗦几句。曾经在电视剧《西部警察》中抛过头露过面的酒泉人,其实远远不止我提到的那几位。当年酒泉市公安局的局、所领导田昌海、毛凤金、薛魁邦、冯振山等人,都曾在剧中露过一小脸,副局长张跃海还出现在正式镜头当中,老刑警王学义的面孔则被安排在每一集的片头。酒泉市公安局刑警队的民警张树忠,干脆扮演了一个有名有姓的角色,他和他的警犬在剧中美美地秀了一把,其表演水平与正式演员不差上下,这是许多看过《西部警察》的酒泉观众意想不到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能在一部大型影视剧中留下自己的影像,并展示给全国亿万观众,这样的机会不是谁都能轻易碰到的。也许这是巴特尔导演为了感谢酒泉警察对剧组工作的无私帮助,特意安排他们过了一把电视瘾吧!《西部警察》电视剧截图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辑包括:刘继卣绘画经典《酒泉》组画 、史事漫忆、人物春秋、行业纵横、非遗集萃、区域仿古、史地考述、民俗拾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