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酒泉和肃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868
颗粒名称: 历史上的酒泉和肃州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217-218
摘要: 本文讲述了酒泉和肃州历史的演变情况。
关键词: 文史资料 肃州

内容

历史上的酒泉和肃州
  张怀德
  酒泉这个名称由来已久,而改称“肃州”,则是隋朝的事。《文献通考》中说,秦始皇时期,在全国置了40个郡,河西走廊一带虽属雍州,但无郡县设置。
  《通志》中裁,酒泉一带,古时为西戎少数民族所占据,秦朝时为月氏国所占,西汉初为匈奴昆邪王占据。到了汉武帝时反击匈奴大获全胜,建立了“河西四郡”,其中酒泉郡是首置郡。直到隋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废除了郡制,始设了肃州。也就是说,从那以后,才有了“肃州”这个名称。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改肃州为直亲州,隶属甘肃行省布政司管辖。
  历史上酒泉曾发生过无数次大规模战争。周秦时,酒泉一带曾被戎狄、月氏族所占。后来,势力强大的匈奴部族占领了酒泉、敦煌一带。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折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在酒泉安置了一些中原、江汉流民定居。
  这之后,匈奴人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一次又一次向河西一带进攻,妄图占领酒泉。公元前108年,匈奴纵容小国楼兰侵犯河西至酒泉边境。朝廷派大将军赵破奴由酒泉发兵,一举进军至楼兰和车师,击败了匈奴属国。4年后,匈奴再次进犯,朝廷又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再度讨伐匈奴,进攻大宛。由于困难太大,难以抗敌,李广利不得不退兵至敦煌,并向朝廷请求要把队伍撤至酒泉进行休整。汉武帝严令不得退兵半步,并下令拼死决战,击退匈奴。战争进行了3年,汉军终于制服了大宛等匈奴附属国,也给予了匈奴以沉重打击。后来,酒泉一带稍得安宁,农牧业生产逐渐开始发展。
  肃州肇始于隋,兴盛于唐,也衰失于唐。直至元朝建立前均为割据政权占领区。元王朝建立,是肃州属中央集权统治的又一标志,也是肃州政治上获得新生的开始。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内容分为世纪回眸、人物春秋、往事钩沉、区域访古、文化撷粹、地方民俗六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怀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