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生火照明浅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862
颗粒名称: 昔日生火照明浅忆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3
页码: 214-216
摘要: 本文讲述了肃州用火照明的发展演变。
关键词: 文史资料 肃州

内容

昔日生火照明浅忆
  王敦邦
  肃州怀茂乡南坝村二组东北2公里处,有一山口,名叫火石峡.这里的石头发火率很高。石头发火要靠火镰的撞击。火镰呈月牙形,多以熟铁制做,体积小巧,便于携带。打火时,事先要备好容易燃烧的蒲毛、芦花或棉花,火星落到易燃物上就能引起火来。火镰与火石是野外最重要的取火工具,没有它就生不成火,吃不上饭。旧时人家里总是上顿饭后得把火续下,在做下顿饭时用。要是断了火,就得到邻家去煨火,去时还得带上煨火的干柴或畜粪。肃州这地方有个讲究,在同一家煨火不能超过三次,第四次去就不让你煨了,大概是取“事不过三”之意吧。
  酒泉人刚使用火柴时,把火柴叫做“洋火”。一匣火柴可使用三五个月,只有在自家断火又不能到别人家去煨火时才舍得用它。那时节的火柴离开砂皮不管接触什么东西都能划着,因此安全性能很差。
  再说点灯照明。有史以来,人们在寺庙敬佛还愿,春祈秋报,晚间登台演戏,家庭醮神照明等,点的是清油灯。寺庙佛前供桌上放置油灯的叫鼎,上面三个翅,下面三条腿。清油灯多以生铜或生铁铸成,呈马蹄形,沿口外抛,有靠背椅似的耳子,是用来抓手的。灯的规格大小不一。向佛前醮供还愿,以油的数量来衡量虔诚度,点的油多念的经多,点的油少则念的经少。庙会唱大戏时,在台口吊个以生铁铸造的三耳灯,注满清油,点食指粗的三根棉花捻子,几天下来灯油花费亦不在少数。
  人有贵贱之分,家有贫富之别。有钱的人家,每到晚间前庭后院灯火通明,蜡烛(用牛、羊油自制而成)辉煌;穷人家三代人住一间茅草房,点不起油灯,只能以月亮当灯。农家点油灯必须先有个灯柱子,多以木料制成。灯杆要光滑,宁可高一点,低了怕猫儿偷吃灯碗里的油。油灯的形状也各有不同,一般的铜灯和生铁灯,耳子和外壁上镌有“三环夸月”、“金鸡玉兔”图案和“四季平安”、“八仙长寿”等文字。此种照明灯具一直沿用到19世纪40年代初。
  玉门油矿开采以后,提炼出煤油(当时叫火油),逐渐取代了植物油照明。民国三十四年,我的三哥为了避兵役,在酒泉城南大街石画匠店铺当学徒时,见东家用煤油灯照明,亮度要比植物油灯高几倍,燃火快又不费灯捻子。他就买了四两油,从城里摸黑揣回家,火还没接触到跟前就着了。一家三代第一次看见这么亮的灯,无不感到惊奇。那时出产的蜡烛人们把它叫“洋蜡”,也比畜油炼制的土蜡亮度高。从那时起,煤油和蜡烛照明就普及于酒泉城乡,戏台上照明也开始使用汽灯。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肃州农村各社队通电,结束了“清油灯”、“煤油灯”照明的历史。火镰、火石取火更成为人们生活中久远的记忆。
  福禄门吟李石一酒泉东晋峙城楼,墙土深埋六百秋。
  昔日雄风今已失,缩居楼脚送人流。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内容分为世纪回眸、人物春秋、往事钩沉、区域访古、文化撷粹、地方民俗六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敦邦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