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基地秘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855
颗粒名称: 二十基地秘闻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2
页码: 202-213
摘要: 本文讲述了二十基地——我国第一个火箭发射试验基地的建设,保密工作,间谍战,热核实验的事。
关键词: 文史资料 肃州

内容

二十基地秘闻
  高耀华
  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
  西过黄河又过海拔4500米的乌鞘岭,就是两千五百里的河西走廊了。在南边高峻冷幽的祁边山的陪伴下,穿过千里沙漠戈壁包围的几片可怜的绿洲,就到了一个叫清水的小站。举目四望,祁连山在几里之外,头顶的雪帽如玉屏插入蓝天。
  神秘之旅交验过从甘肃省公安厅开具的军事禁区通行证,我登上了一列北去二十基地的专列。列车长、列车员、扳道工、信号员、线路维护工,乘客全是一色的兵。我的橄榄绿警服在这一片草绿之中,显得那么显眼而特殊。
  在这被称作死亡之海的瀚海中心,专线铁路的尽头,却奇迹般地隐藏着一座在地图上从未出现过的戈壁新城。这是一座航天城,一座神秘的城。从1960年9月10日第一次用国产燃料发射成功近程导弹,到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点火发射升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走过了辉煌的历程。
  在中国导弹和航天器16个“第一次”的重大试验中,这里完成了13个,在迄今为止发射的24颗卫星中这里占了19颗,这里还成功地举行了3000多次战术导弹试验。
  绝密的军事禁地1958年初,外电纷纷报道,志愿军第十九兵团突然从朝鲜战场撤回,并在北京附近驻扎数日后神秘消失,不知去向。
  其实十九兵团没有消失,也没有解散,更没有在内地某个地方驻防,而是于1958年3月,奉命来到了中国西部,在千里河西走廊北部这个被世人称为“死亡之海”的大漠中心,开创我国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建立我国第一个火箭发射试验基地。没有营房,他们就地挖坑,上边苫上草,他们称为地窝子;没有菜,就吃罐头、咸菜。数万平方公里的沙漠,除黑河沿岸有极少的人烟外,其余的地方,自古就没有地名,只从大的概念上知道这里是河西走廊北缘,是巴丹吉林沙漠的腹地。他们便将所有的辖区统一编为阿拉伯序号,或将他们在朝鲜作战时驻守战区的地名搬来安到这里:大树里、青山头、河东里、元山子、朝阳桥. 基地的超级保密工作弱小的、还处在萌芽阶段的火箭导弹事业,要求一切都保密:保密的工作,保密的地名,保密的各级领导人;至于工作人员的姓名,不但保密,而且是绝密。
  部队制定了严格的纪律: 不得向任何人告诉关于部队的一切情况,包括住地、工作、任务、领导人姓名;不得随意乱串办公室;不得向无关人员,包括同事、战友、老乡、爱人谈论工作;不得在工作场合以外的场合谈论工作;不得打听与己无关的工作;不得在私人信件中涉及工作;不得向除去父母兄弟妻子儿女之外的非直系亲属和朋友写信;写信不得封口,必须经过保卫部门的检查。
  不但如此,信到了兰州,还要经过省公安厅专门部门的抽查。
  对女兵还有一条苛刻的纪律:不得在基地外边找对象。
  对男兵们也不宽容,爱人亲属不得到基地探亲,而是在两千多里外的兰州会面。70年代撤到清水,离基地仍然有300多公里。
  通迅地址也做了保密的处理,变为兰州某某支局某某栋。
  这些近乎苛刻得不近人情的纪律,对于五万平方公里的基地内数万人都有效,不管是看护铁路的、维护通讯线路的,还是炊事员…… 基地保卫部门的同志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下,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稍有疏忽,绝不是处理几个人的问题,将给党的事业以及还在襁褓中的中国航天事业带来巨大的灾难。
  保卫干部没日没夜地检查每天由基地发出的数以千计的信件,一封一封仔细阅读。为发现隐患、堵塞漏洞,还时常进行保密大检查,查材料、查文件、处理一切违反保密纪律的人和事。尤其对那些因在事业上、恋爱上、家庭有困难、心胸狭窄有思想情绪的干部战士,要谈心,要化解矛盾。同时,还要防止他们因一念之差而可能给发射试验带来的不可估量的灾难。
  当时规定,凡调进基地的人员,必须审查三代,要正苗红。今天不惟成分了,但在选人时,自身的品德仍然是重要的。同时,对调进的人员,凡是敢于违犯保密纪律的人,都要毫不留情地给于严厉的处分。
  在同一个基地里,恋人通信,竟不知对方在同一片沙漠里。生下一个孩子,一律送出基地,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朋;儿子长到十几岁,竟不能到父母的单位来,也不知父母干什么工作。结婚十几年,丈夫年年从基地奔向兰州,妻子从内地奔向兰州,在兰州鹊桥相会. 现在已离休的一位老保卫,不无遗憾地说,基地里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通常为12:1。也就是说,每12个男兵中,必须有11个要在外边找对象。有些人找对象本来就相当困难,找到30多岁时,竟提出看似荒唐而实则充满自卑的“五不要”:长得好的不要、有文化的不要、有工作的不要、个子高的不要、不支持本人工作的不要。
  在外边找上了,又受到政治条件的制约,保卫部要审查,不但要调查,而且要派人去外调。审查通过,方可正式确立恋爱关系,否则…… “火箭火箭,让多少有情人离散;导弹导弹,捣得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正是当时基地流行的一句口头禅。
  国际间谍战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一诞生,就引起了美国和台湾特工的注意。几十年来,他们几乎动用了所有天上的地上的技术、古老的现代的手段.,围绕酒景卫星发射基地发动了一场又一场至今仍鲜为人知的间谍之成、渗透之版、窃密之战。
  美国的U—2型飞机,从1957年起,即开始对我西北进行空中间谍活动。这种有人驾驶的飞机,先后被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试验成功的导弹打下了5架。美国方面认为损失太大,改为U—2型无人驾驶机侦察,先后又被打掉3架!直到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北京,才承认停止长达13年在中国的内陆侦察飞行。
  除去空中侦察、电子技术侦察,他们还派遣间谍,千方百计地剌探基地及西北的核武器研制情报。1966年,周恩来总理批准给兰州化学工业公司进口一套化肥生产设备。英国“维克斯一吉玛公司”中标,与兰州化肥厂签定安装设备合同,该公司经理杰伊(原英国海军情报部门负责人)将间谍乔治瓦特以工程师身份派遣来兰州。此人利用这个机会多次向各方人员秘密探问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氢弹研制生产基地的情况,并搜集河西走廊、兰州一带的浮尘。1967年8月23日,他借和妻子一起返回英国之际,将包括以上情报在内的经济、军事情报带出,在北京机场被当场查获。此案是由公安部指挥甘肃省公安厅侦破的。
  1965年10月至1967年11月,联邦德国人许林德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收买充当间谍,以鲁奇公司出口设备开箱检验员、现场秘书身份为掩护,先后5次到兰州炼油厂,在美国驻联邦德国情报机关头目戈贝尔指挥下搜集尘埃物,与其他外来人员相互交谈观察到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及原子能情报,并探讨如何发现我原子生产工厂及刺探我军飞机、机场数量、炮兵阵地等情况。他在北京机场上飞机前,被我公安人员当场查获密写复写纸、显影药以及带有兰州,地区灰尘的手绢和记有西北军用机场跑道长度等情报的笔记本。
  1962年,中苏关系严重恶化,苏方策动伊犁联城事件,裹胁两万多人到苏联。1964年,克格勃又操纵发动了霍尔果斯骚乱,苏方派出汽车、直升机运送三昼夜。有的县跑得仅剩几百人。苏方从出境人员中物色一些人加以训练后交付搜集情报的任务,又以探亲、偷越国境等形式潜伏回来。
  台湾间谍无孔不入1953年至1965年,甘肃省破获国民党撤退时秘密潜伏的特务组织80余起,抓捕100名特务。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解放后与台湾重新取得联系的。接受的任务就是搜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及其他核4、核工厂的情况。
  1953年,台湾军情局委任的“华中区联络员”亦亚东潜入国内发展组织,美中央情报局驻香港间谍机关也给卬布置搜集西北核武器工厂情报的任务。当时,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尚未建立,但河西走廊在苏联帮助下已着手在甘肃南部开采油矿。亦以经商为名到了兰州,并在兰州发展特务两名,物色发展对象5名。1955年6月被破获O1958年1月31日,特务分子刘天一受台湾国民党情报局派遣,从香港入境到兰州,专门搜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情报,同时还负有联络潜伏特务的任务。2月26日被甘肃省公安机关查获。1959年,台湾军事情报局及大陆工作会共同培训数百名特务,先后三次在青海空投,负责搜集军事、政治情报,多数被我当场击毙。5月,马耀邦、马相庆、马培良等5人在青海玉树草原降落,被当场击毙两名,马培良被俘。马耀邦,马相庆两人着陆后伪装成藏民,昼伏夜出,身背特工器材及电台,步行穿越柴达木盆地及祁连山,于5月19日来到目的地酒泉,意欲搜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情报,9月21日被酒泉公安机关捕获。这些特务,全是国民党军阀马步芳的残余势力,解放后一直在甘川草原与我抗衡。国民党空投了电台、衣物、枪支,委以所谓“反共救国军”职务。1958年被解放军赶出西藏,他们在台湾重新接受两年训练,又被空投回来。
  1960年,基地和核工业单位由于生活因难,少数职工思想混乱,省公安厅军工处会同各单位,处理了31起泄密事故,3名出卖国家机密、投敌叛国分子被判刑。
  1983年,台湾派出50名经过训练的特工人员,以经商、观光、探亲为名,潜入内地进行情报活动,他们就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作为主要目标O1984年秋季的一天,酒泉卫星基地在进行一项重大的战略导弹试验任务。基地公安处、保卫部全力以赴为这次试验扫清障碍,昼夜巡视在五万平方公里的场区。就在这时,发现某国特务机关派遣来的“观光客”,在距基地不远的河西走廊某城市,用三台录音机将线头搭在我中央通往基地的一级国防线路上窃听。在80年代中后期,台湾情报局仍然不死心,多次明确指令在香港的情报单位,不惜一切代价要在酒泉卫星基地范围内的鼎新、额济纳旗等地及附近的玉门、酒泉、肃南等县建立情报工作站组。
  热核实验和百万人口大疏散1966年10月27日,在甘肃西部发生了 —系列足以让世人猜测的大事件: 横贯整个河西走廊的西北铁路大动脉兰新铁路停运;进出新疆、兰州、酒泉的所有客运货运、军用飞机一律停航。
  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至以西数千公里范围内的酒泉、世界风库安西、艺术宝库敦煌的所有公路上,没有一辆汽车、拖拉机行驶;在上述几十万平方公里的乡村田野上,没有一个人影在晃动,而导弹飞越区的城市、乡村都成了空城、空村、空户。
  原来,热核试验的核弹将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弹头将落在敦煌以西的罗布泊! 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这种实战性热核打击试验,最大的问题是导弹飞越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966年3月11日到10月8日,周恩来总理连续主持了五次会议,专门研究这次热核试验安全问题。周恩来说,这次试验关系重大,绝对不能出问题,冷试时要严格检查,都要记录下来,热试要一点差错也没有,即使在途中核弹头落地撞击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爆炸。他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试验方针。
  保卫部门担负疏散百万居民的任务。保卫部从上到下的系统紧急行动起来,最忙的当属甘肃省公安厅的同志和酒泉地区公安处及所属县局。他们一起展开了疏散工作,向企事业单位动员,向城市居民动员,向散居在大大小小的绿洲上的所有人民群众动员。如今的基地政委王金有,当时是保卫股长,几个月里,尤其在即将发射的前半个月里,他没有睡过一个囱囹觉,做梦都怕自己负责的区段发生意外。
  10月27日9时,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时间到了,王金有和他的同事及友邻公安战友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上…… 成功了! 他们得到护送所有疏散人员从数百公里外安全撤回的命令。
  导弹核试验的成功,引起了世界的极大震惊酒泉张爱萍南凭雪山万年莽,北去弱水秋草黄。
  昔时重镇定西域,今日边陲向东阳。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内容分为世纪回眸、人物春秋、往事钩沉、区域访古、文化撷粹、地方民俗六部分

阅读

相关人物

高耀华
责任者